萧宸捷的七律《早朝》之谜
萧宸捷的七律《早朝》之谜
芙蓉书阁|邓旺林
清初著名诗人、诗词理论家王士祯在其《律诗定体》中引八首律诗以说明式律诗的平仄格式,但未说明所引八首律诗的诗题与作者。得网络之便,我们通过“搜韵网”很快便查到了其中七首诗的作者与诗题,唯独第七首,即用作“七言仄起入韵式”范例的那一首的诗题与作者姓名没能查到。
我在写作《王士祯的“孤平说”浅议——兼谈吴丈蜀、王步高对王士祯”凡平不可令单”的误解》一文[注1]时没有想到通过“百度搜索”来弄清楚那首七律的诗题与作者。昨日才在中华诗词论坛之“百家论坛”上,从“律诗专栏”的“一鹗飞”版主所发表的“《律诗定体》八首律诗的出处——弥补王力先生书的不足”帖子[注2]中得知这首“七言仄起入韵式”律诗的作者是萧宸捷,诗题为“早朝”。
我们县(广东大埔)清代有一位进士、翰林萧宸捷。除了他以外,全国明清进士中没有第二个叫萧宸捷的。后来我们在其族人萧济川先生编辑的《椒遠堂詩鈔》[注3]第三辑中也查到萧宸捷确有这首七律,只不过有个别字不同而已(详见附录)。
至此,王士祯《律诗定体》中所引八首律诗的所有诗题与作者姓名都有了。然而,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因为关于《早朝》这首七律的作者是否萧宸捷,尚有不小的疑问。
萧宸捷(1661—1725)是大埔百侯侯北人,字俞聘,号筠洲,是大埔入清第二位翰林官。萧宸捷为诸生“每试取冠其曹”,而乡试屡屡不顺。二十岁起到程乡(大致相当于今梅县)、雷州、粤北等处任教。直至五十一岁,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注4]间才中举(以书经考取广东辛卯科第二名举人)。后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四月,考取戊戌科二甲第24名进士,入选庶吉士。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四月散馆授编修,充《省方盛典》纂修官。距中举时正好过了十年。雍正二三年间(1724—1725)有旨擢部郎候补,命未下,以疾卒于京邸。
王士祯是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出生于开封,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进士,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授翰林院侍读,入直南书房;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五月卒于里第。由此看来,萧宸捷是在王士祯卒后三个月左右才中举。从能被王士祯引用于《律诗定体》一文来看,这首诗如果真是萧宸捷所作,就只能是写于其未中举之时。其时王士祯与萧宸捷之间,不但年龄相差不少,而且身份地位更是大为悬殊。这就难免让人产生一大疑问:萧宸捷的这首诗,在信息传播远不及如今之便捷、广泛的当年是通过什么渠道让王士祯得知并赏识的呢?
七律《早朝》写的是朝臣上早朝的情景。若只从诗的内容看,如果说《早朝》是纪实之作,就只能是萧宸捷当了翰林官后所作。然而,其时王士祯早已作古,这首诗也就不可能被王士祯引用到《律诗定体》之中。可见这首《早朝》写的只能是作者的所闻、所思而非亲历。
人们当然可以在诗中写自己只是所闻、所思而非亲历之事,我们也可以认为这首七律是萧宸捷在写自己预期之事。问题还是前面所说的,他的这首诗是凭什么样的机缘能为王士祯所知并激赏呢?但愿其不会是一个无解的诗坛之谜。
【注】
1. 2020.12.21发本人在新浪网的“芙蓉书阁的博客”
2. 见http://www.zhsc.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9242&extra=page=1&filter=typeid&typeid=1190
3.《椒遠堂詩鈔》:于民国二十年春编成。共3辑。
4. 本文中所说月份均属农历的。
2021.05.15
【附录】
早 朝
待旦金門漏未稀,鸡鸣月淡露霏霏。珠玑灿列星文动,剑佩森严彩仗飞。
十二楼头开瑞色,三千凫舄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旒日,万国风云护紫微。
【说明】此诗录自萧济川《椒遠堂詩鈔》第三辑(仅将繁体汉字改为简化汉字)。与王士祯《律诗定体》中所录不同的是,在《律诗定体》中,第二句的“月淡”作“月落”,第五句的“楼头”作“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