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钩沉历史
文为心声,诗为心话。
不管凡夫俗子,还是领袖伟人,文字直接或间接地都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
我们先读一首主席的词《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词写于1928年8月以后,当时的创作背景是,8月,赣军得知红军28团、29团进攻湖南,因此他们偷袭井冈山。当时驻守黄洋界上的只有31团一个营的兵力,山上的子弹都打光,敌人快要登顶。能用的武器只有山上的滚木雷石和一门土炮及三发炮弹。
情急之下,战士们抬出最后一门土炮,第一枚炮弹塞进去,是哑炮,第二枚炮弹装膛,还是个哑炮。士兵们剩最后一搏,第三枚炮弹装进去,响了,也不知道打到哪儿。
待硝烟散尽,敌人没有影了。事后得知,那枚炮弹打到敌军的大本营,一下子把敌人打崩溃了。他们以为援军回来,所以就做了鸟兽散。
这首《西江月》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的场景,通过读词也能感受到主席在战后的喜悦心情。
1928年,对于井冈山来说却是是一个可喜的年份,4月份,朱毛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的力量迅速增强。年内击败了当地国民党军队的两次会剿,11月份,毛主席被中央任命为红四军的军事政委。毛主席的心情一定非常愉悦。
我们再读主席另外的一首《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写于1929年10月11日,地点是福建上杭。从这首词可以看出,主席当时的心境是悲苦的。事实上,主席当时的情况也非常糟糕。
这要从1929年1月份的第三次会剿说起,那次战斗,虽然历史书上没有明说,当时,那些南昌起义过来的军官都不太满意主席的指挥。更为重要的是,朱毛之间好像出现了一点摩擦。
先有朱,后有毛?还是反之。
井冈山时期“朱毛”争论的起因很多,争论内容更多,仅就争论的问题,毛主席就列了十四个:“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小团体主义与反小团体主义”“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城市政策与红军军纪问题”“形式主义与需要主义”“分权主义与集权”等等。这些内容后来在1993年版的《毛主席文选》中都做了澄清。
毛主席跟林彪说“难以继续工作,准备赴俄留学”。中央甚至要求朱毛同时离开井冈山,让井冈山的红军分头打游击。尤其让毛主席受不了的是,6月份召开的红四军七大上,通过投票选举,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毛主席的前委书记的职务竟然丢掉了,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
毛主席被安排到上杭做群众工作,以至于后来召开的八大,毛主席以生病为理由没有参加,可一部分红军指战员要求毛主席参加,为此,大会给毛主席一个处分,等毛主席赶到的时候,会议已经结束了,毛主席只好落寞地回到上杭。
《采桑子·重阳》是八大以后重阳节那天写的,当时毛主席背了处分,且身体感染了疟疾,心情估计差到了极点,不然,一个30来岁的人,怎么会在福建看到“万里霜”呢。
顺带说明一下,由于毛主席病重,当时还闹了一个乌龙,江湖传言毛主席病死了,以至于共产国际还发了唁电。
中央意识到井冈山问题严重了,将陈毅叫到上海了解情况,陈毅回来时带回来“九月来信”。让朱、毛、陈等都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11月份召开九大,毛主席重新当上前委书记。
1930年1月,官复原职的毛主席,收到林彪“红旗能打多久”的信,立即给他回信一封,这封信后来有个闪亮的名字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两首词,看似毛主席个人心态的变化,其实,这也是早期中国革命的高低潮变化,历史通过这两首词又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就是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