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陈仲甡三子。祖父名有恒,字绍基。痒生,早卒。叔祖名有本,字道生。痒生。陈有恒中年不幸溺亡于洞庭湖,仲甡以及胞弟季甡遂改从叔父有本学拳。“我先大人命我先兄讳垚习武,命愚习文。习武者武有可观,习文者文无所就。”(见陈鑫<自序>)所谓“文无所就”,指陈鑫科举不顺,未能显达,只能蜗居于家乡开设蒙馆教书为生。“夫所可幸者,少小侍侧,耳闻目见,熏蒸日久,窃于是艺(即指家传武艺)管窥一斑。”晚年目睹太极拳风靡于世,更有感于杨禄禅曾学拳于陈家沟,故而发奋著述。陈鑫在“课读余暇,急力显微阐幽,纤悉毕陈。自光绪戊申(即1908年)以至民国乙未(1919年),十有二年,其书始成。”(见<自序>)所撰手稿名为《太极拳图画讲义》。另外,陈鑫还写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等。膝下无子,便过继胞兄之子椿元为嗣。
(陈鑫画像)
二、《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介
陈子明在《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一书中曾写道:其师陈鑫《太极拳图画讲义》手稿已经“流落他处”,不知所踪。岂料在陈师逝世后的第五年,也就是陈子明著作出版的次年—1933年,开封开明书局便将陈鑫书稿印刷出版,发行时易名《陈氏太极拳图说》,意指“陈氏、陈鑫所写太极拳图说”。书后署“原著者 温县陈鑫品三”,“编辑者 胞侄雪元 胞侄春员(亦写作'椿元’)”,“参订者 孙女淑贞 孙男金鳌 孙男 绍栋”,“订补者 沁阳杜元化育万 南阳王谛枢园白”,“校阅者 西华陈泮岭峻峰 巩县刘焕东瀛仙 开封关百益以字行”。其中,陈泮岭是河南省国术馆馆长,师从许宠厚、杨少侯等学杨家太极拳;关百益为河南省博物馆馆长,习杨家太极拳。杜元化是开封国术馆下属职员,刘焕东为赴日留学生,王谛枢是陈鑫手稿和出版此书的主要捐资人之一。“开明版”共印刷一千余部,每部线装四册,现已极为少见。其后,再版重印时,将四卷合为一册,笔者便是依据“重印本”进行评析。
(该书'重印本’封面照和内页照)
三、《陈氏太极拳图说》评析
《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陈鑫提出了“陈卜创太极拳说”
著者在《自序》中写道:“明洪武七年,始祖讳陈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传十三世至我曾祖讳公兆,文兼武备……”很明显,此说和陈子明书中的创太极拳说迥然有异。由此可见,陈家沟对于太极拳是何人所创认识不一或认识不足。此其一;所谓的“陈王廷造拳说”并非陈子明、陈鑫主张,实为陈子明随声附和唐豪之说。此其二;这两种创拳说,无论正确与否,均为杨、郝、吴、孙等各派太极拳风靡全国二十多年后才产生的。此其三。
同样是在民国,同样去陈家沟实地考察,1917年吴图南的陈沟之行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不同于唐豪的发现与结果。吴氏在温县教育科领导陪同下采访了陈鑫。谈及陈家沟拳术,陈鑫说道:每年秋收,忙完农活,就在村里场院举办少林会,这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他们陈家世代练习“炮锤”,属于少林拳,相传有几百年的历史,人称“炮捶陈家”。他是读书人,并不练拳。当问到他不练习武艺,为什么能够写《太极拳图画讲义》,他这样解释道:“我把<易经>里卦的变象等等写出来,插上图,再把家里人练的炮捶往一起一凑,就是一趟太极拳。”如此这般,就有了《太极拳图画讲义》。因而,就陈鑫而言,他对自己的手稿并不满意,也不以为然,觉得“拿出来不一定适合太极拳,因为我的目的不在这里。”“只求能以<易经>解说通了就成了。”(陈鑫语)故吴图南才一针见血的指出:“他(指陈鑫)的目的在于解释<易经>,而不在于解释太极拳”。
吴图南的考察结果记录于此,供读者参考。更多详情,不妨查阅由吴氏口述、马有清编著出版的《太极拳之研究》一书。
(二)陈家沟“太极拳”理法的独特性
该书中运用多达四十则易理图文,如“伏羲八卦”、“河图说”、“洛图说”、“先天八卦”、“文王八卦”、“八宫尾卦”、“成男成女方图说”、“天根月窟图说”、“三才图说”等等,以及十二则介绍人身经络穴道的图谱、歌诀来说明拳理,使得太极拳背负上名目繁多的外壳。太极拳附属物过多,从而远离武术的本质,自《陈氏太极拳图说》始。不仅如此,该书中还提出了“缠丝劲”练习法。以上这些论述均最早见于陈鑫手稿,之前杨、郝、吴、孙等所有家派太极拳未见记载或口传。如陈氏在《太极拳缠丝精论》一节中写道:“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四川省流传一种属于峨嵋派的拳种,叫做“缠丝拳”,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荣昌缠丝拳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缠丝拳行拳如蚕之吐丝、人之游水,大圈小圈顺逆缠绕,犹如行云流水般滔滔不绝。两手十字互旋,阴阳相渗,前后刚柔互补。笔者求教:缠丝拳中的“缠丝法”和陈鑫的“缠丝法”是否相同或者有什么关系呢?诚请方家教我。
编著者在《太极拳图解》部分用大量笔墨,且以图解形式讲述太极拳的走架方法,诸如“左手指展开指并住”、“眼神注视左手中指”、“眼看住指肚”、“左足踏实,右足踏实”(见<太极拳图说>)等等。由此形成昂首挺胸,状如牌位;大开大合,刚猛迅疾;窜蹦跳跃,惊弹抖炸的独特演拳风格。
(该书内页照片)
该书中不见《山右王宗岳拳论》的记载,查其中收录的《太极拳经谱》《太极拳经论》等,并非许宠厚所指的《太极拳经》,而是另外的拳经论述。读者如有兴趣,不妨查阅原著,此不赘述。陈鑫对“十三势”的解释与杨家、武家等之说大相径庭。武禹襄指出:“十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这里讲述的是太极拳基本技法或者步法。陈鑫则云:“太极拳分为十三节,俗名十三势,带闰月以象十三月。”他将陈家一套拳架计64个“太极拳势”分成十三小节,取名“十三势”。
“第一势:金刚捣碓。只一势。言太极阴阳之理皆具;第二势:揽擦衣 单鞭 金刚捣碓。共三势。太极生两仪也,继以'金刚捣碓’旨不理宗;……第十三势:摆脚 当头炮。共两势。'摆脚’是倒转身法,上掤下打法。'当头炮’是护脸、护心法。
以上合之共十三势。始以文象起,末以武象终。”
简单而言,陈鑫所指“十三势”实为“十三折”,即一套拳由十三组来回拳式组成。由此可知,陈氏“十三势”和武禹襄所指“十三势”属于两个概念,所谓“名同意不同”。
书中附录部分,有杜元化以“订补者”名义加入的《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一则。全文如下:
“举步轻灵神内敛,举步周身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
左宜右有虚实处,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意上寓下后天还。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则其根自断,必其坏之速而无疑。总之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
很明显,该“歌诀”并非“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实为武禹襄拳论《打手要言》的节选。因为转抄之误,此“歌诀”与“要言”文字不完全相同。比如与原文出入最大之处,即武禹襄《打手要言》中的“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在杜氏“歌诀”中变成了“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在《打手要言》中,武禹襄运用比喻手法,来描述“我方”面对对手的进攻所采取的策略。“物将掀起”,采取的是后发先至的防守反击策略,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武禹襄语录)而杜氏“歌诀”中两字相易,艺理顿反。因为“将物掀起”,选择的是主动出击,以力顶抗,如此则太极拳借力打人、后发先至之妙荡然无存!
《陈氏太极拳图说》公开出版的时间尽管晚于陈子明之书,可陈鑫手稿的完成要远远早于陈子明之著。所以,陈鑫是最早用文字记述、总结陈家沟陈姓族人练武经验者。也正因为如此,《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被当代陈式太极拳传人尊奉为经典论著和奠基之作。但是,在具体继承上又有所取舍,比如陈鑫主张的“陈卜创太极拳说”就被弃用,而唐豪主张的“陈王廷造拳说”则被奉若神明而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