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电影导演都有一个上海梦……
应小杰 画
快到年末,今年的最后一批电影也开始陆陆续续登陆院线,回过头看看2019年最难忘的电影,由上海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攀登者》绝对在小克勒心里名列前茅。
把上海精神融入镜头,诉说中国风骨的故事,这是从上影制片厂的黑白年代起,就一以贯之的坚持,而上海这座城市本身也在无数电影导演的心里埋下了一个个无可代替的向往和梦想。
来跟着小克勒一起看一看那些电影里的上海风情吧!
1
罗曼蒂克的上海味道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有这样一句台词:“那个年代的上海,大概是所有人心中的罗曼蒂克。”
其中闫妮饰演的王妈或许是最有上海标志的罗曼蒂克,一口吴侬软语,刻薄起来妙语连珠,偏又让人生气不起来,调笑时则变得字字熨帖,收放自如。
一挑眉一张嘴,自有风情流转,一如那个时代的上海女人,就那么一方天地,也能用七巧玲珑心过得别有味道。
这种独特的上海味道,不仅仅是漫步外滩的旗袍,也不只是幽暗楼梯间摇曳的腰身,还有和弄堂晨间的雾混合在一起的脂粉味,是烟火气的,也是无比精致的。
2
繁华摩登的上海风月
台湾导演侯孝贤把自己眼里的上海拍成一部《海上花》,名字一倒过来便是“花上海”,也是他心生憧憬的时髦都市。
电影里演的,是梁朝伟饰演的王莲生、刘嘉玲饰演的周双珠,还有许多人缠绵悱恻的爱恨纠葛,电影外的布景陈设,则满足了侯孝贤心底向往已久的上海印象。
“长三书寓”里,晶莹的灯具、玲珑的花瓶,都摆设在一片香艳的红色之下,满桌满台,吆三喝五,有昆腔曲笛,又有皮黄胡琴,花花上海的繁华,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乡。
不论镜头内外的上海滩,都弥漫着动人的海派气息,成为了连接世界的窗口,也编织了摩登时代下的城市生活。
3
永不过时的上海情怀
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虽然讲的是港人港地的故事,但他想传达的情绪,却是十足的上海风范,那是王家卫童年时的上海记忆。
他把对上海石库门这片故土的怀念,化为了镜头里带有弄堂色彩的街巷,摊贩上的菜饭馄饨,还有对白中的上海话。
如今的石库门,是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地,但居住其中的人们心里也清楚,尽管建筑有些局促,这里依然存在着淳朴亲切的市井、近距离的人情味。
同样是对于上海情怀的执着,北京人娄烨则选择用苏州河两岸的城市风景来诉说,浑浊的河水、河上的驳船、岸边陈旧的厂房与烟囱……
这是九十年代初的上海,一座正在改建、翻修、重新成长起来的城市。
现在的苏州河,已经成为景观水道,两岸陆续建造起一个个大型居住社区,更是成为了这座城市与时代同行的崭新名片。
应小杰 画
小克勒曾经看过李安谈到当年在上海拍摄《色戒》的回忆,他说:“我拍那个电影是怀着很多的情怀来到上海,想重建上海的风情……希望还有机会再来这边拍片,这里像一个中国的梦境一样。”
原来,上海的城市文化早已从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里流出,跨越了岁月和地域,让包括电影导演在内的每个中国人心里,都埋下了一个美丽的上海梦。
回顾着这些电影里的上海,大家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款款旗袍的动人倩影,我们“克勒门”的女主人阎华明天就会在静安区做一场关于旗袍的讲座“透过旗袍看上海”,那些真实的故事都像电影一样精彩哦,等着小克勒的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