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一个民间传说变成世界知名的大IP,经历了一步步的蜕变。

上回我们说到了第一步:越剧经典的诞生,而让一出戏剧变得家喻户晓,甚至走上世界的舞台,就不得不提“梁祝成长史”的第二步:电影。(看第一步和前传,戳这里 →“梁祝”正年轻!& 你知道的那个“梁祝”其实还有前传!

在“克勒门”现场,这一部分的主讲人是导演桑弧先生之子、电影学者李亦中。

瞧,李老师和屏幕上的桑弧先生还是很像哒

1

为什么是“梁祝”

越剧电影《梁祝》1953年拍摄完成,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如此重要的一部电影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当时的国际政治背景。那个时代,世界风云变幻,各种声音都有。

新中国刚刚成立,该如何在国际上展现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文艺呢?于是,周恩来总理决策,要把中国的文化,通过电影这个载体推向世界。

可是当年国内的电影大多是《白毛女》、《上甘岭》等革命战争题材的片子,在国际上很难推行,需要找一部能够让西方人理解的东方故事,最好能表现民族文化,表现爱情,表现美。

于是脍炙人口的越剧《梁祝》成为了首选。

上影导演桑弧临危受命,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此拉开了序幕。

1954年周总理接见《梁祝》剧组(后排左6为桑弧)

2

如何拍“梁祝”

很多人认为戏剧电影很容易拍,把舞台换一下就行了,甚至都不需要剧本,其实不然。

白纸上画画容易,在精美的图片上进行载体完全不同的再创作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让我们看看桑弧是怎么做的吧。

做减法

上海人都晓得,戏是要听的,当年像《梁祝》这种大戏没有三小时是听下不来的。

而电影国际通行的标准是100分钟左右,可见减法是一定要做的,但故事和唱段又是观众非常熟悉的,就算内容十分减到六分,但是给观众的感受还得要十分,这就是难题所在。

经过深思熟虑,《梁祝》的唱词由800多句改到了500多句,桑弧先生一遍又一遍地完善着剧本,看看这部剧本,上面有一行小字:有“思兄”唱词。

这是一本珍贵的剧本,其中也凝聚着周总理的心血。

原来当年周恩来总理非常关注电影的拍摄,粗剪完以后,亲自来看样片,看完之后认为有个环节剧情有些跳跃,最好加一段祝英台“思兄”的内容来过渡一下。

于是电影中添加了 “思兄”这段唱词,这也成为电影中的经典片段。

画背景

作为一部戏曲艺术片,除了要有歌、舞、剧之外,还要加上美好的画面,而戏剧表演是程式化的表现,舞美背景较为简单。如何把中国的美丽河山、东方的唯美意境通过画面传递出来,是桑弧思考的问题。

于是桑弧脑洞大开,请来了中国著名的美术大师张光宇亲手绘制背景,一幅幅美丽的中国画让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更加唯美浪漫,每一个镜头都真正变成了一幅美好的画。

这在“十八相送”的段落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来看看!

电影《梁祝》片段“十八相送”

既是写意的,又是具象化的,这种表现方式也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美。

借灯光

拍电影要用胶片,但由于当时中国工业相对落后,还不能生产彩色胶片。

于是电影《梁祝》的胶片不得不从东德购进,然而最后发现胶片都是过了期的。这样的胶片拍出来的电影色彩度、饱和度都成问题,给拍摄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关键时刻,陈毅市长一声令下,把吴淞口的防空探照灯拉来为电影的拍摄提供照明。

于是那段时间,军车运着照明设备每天清晨开进电影厂,傍晚又开回吴淞口。正是用部队的防空灯光解决了问题,这部影片才得以拍得唯美精致。


一年后,总理带着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祝》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在国际上展现了中国之美,放映大获成功,引起了外国观众们的强烈共鸣,喜剧大师卓别林也被深深感动。

1954年在瑞士日内瓦范瑞娟和卓别林(右一)夫妇

在放映前,周总理曾询问电影的英文名字叫什么,有人说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英语谐音,周总理摇了摇头,外国人谁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呢?应该翻成“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啊!

这个经典绝妙的释义直到今天还在用。电影《梁祝》成功地向世界展现了美丽的东方文化,也仿佛给世界留下了一笔醇厚的水墨丹青。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