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父医案

案一、 月经先期

    金×,37岁。

一诊:1972年8月22日。月经超前,甚至月行两度,瘀量多,经期长,病已1年多。脉细弦,苔薄白。气阴两虚,热迫冲任,防其暴崩,亟宜益气阴而凉血摄血。

北沙参9g,生地9g,炒白芍6g,蒲黄12g,槐花12g,侧柏叶12g,地榆12g,炒黄芩6g,地骨皮12g。5剂。

二诊:1972年8月28日。服上药后,经净4天,自觉软弱无力,口舌生糜,心悸纳呆,舌苔薄腻尖红,治以益气阴而清心火。

北沙参12g,生地15g,淡竹叶9g,木通6g,地骨皮12g,山栀9g,淮小麦30g,甘草梢5g,紫石英12g,山楂六曲各9g。4剂。另:固经丸180g,早晚各服6g。

三诊:1972年9月1日。服8月22日处方后,流血已止,但体弱未复,自觉神疲乏力,口有溃疡,又服28日方而瘥。现仍觉气急心慌,乃正气不足之故,拟扶正而养心液,佐以摄血之品,以资巩固。

西党参9g,炙黄芪9g,炒白芍6g,丹参9g,炒白术6g,朱茯苓9g,蒲黄12g,仙鹤草12g,平地木12g,  木花12g。7剂。

案二、月经后期

    张×,28岁。

1972年9月8日诊。月经经常延期或闭而不行,前次经用西药“黄体酮”而来潮,此次(9月7日)经水自行,但经量甚少,小腹觉坠,腰脊酸楚,脉细软,舌苔薄白质淡而胖。肾阳不足,营血亦虚。治以温养冲任。

菟丝子9g、覆盆子9g,枸杞子9g,石楠叶9g。苁蓉9g、紫石英12g、当归9g、炒白芍6g,熟地9g、川芎4.5g。10剂。

案三、 月经先后无定期

    周×,26岁。

1972年9月2日。周期推迟或超前而无定期,经前先有嗳气,甚至呕恶泛漾,卧床不能起,经来则腹部剧痛。此次经讯已届未行。今年春节结婚即出现此类症状,脉细,舌苔少尖有红刺。肝气横逆,胃失和降,拟以和胃调肝,理气降逆。

旋覆花6g,代赭石18g,姜半夏6g,炒苏子6g,青皮陈皮各6g,煅瓦楞12g,炒白芍6g,川郁金6g,制香附6g,刀豆子9g。7剂。

案四、 经前期紧张症(兴奋型)

    何某,女,36岁,已婚。

初诊  1976年1月6日。末次月经:1975年11月30日。月经一向推迟,每届经前2~3天即开始精神失常,情绪抑郁,不悲自泣,烦躁易怒,不能自制,甚则大吵大闹,与人殴斗,打砸家具,至经净后恢复如常。月经来潮时则四肢浮肿,腰骶酸楚,少腹作痛,大便干结,夜多惊梦。如此反复,已经八年。脉细弦,舌苔薄黄质胖有齿印。此系气阴两虚之体,肝郁气滞,郁久化火,心肝之火挟同痰热,上蒙清窍,以致语无伦次,不避亲疏。在经行期间,正值肾阴不足,肝阳更旺之时,至此病邪乘虚而作,冲任之气因而失调,导致月经后期。故拟疏肝开郁,寒苦泄热,升清降浊,涤痰宣窍治之,仿大柴胡汤意加减之。

柴胡9g  夏枯草12g  黄连3g  黄芩6g  制大黄6g  菖蒲9g  郁金6g  天竹黄9g  制南星9g  姜半夏6g  朱茯苓9g  白金丸9g(分吞)14剂

二诊  1月20日。末次月经,1月17日。前方仿大柴胡汤意,此次经行,瘀下甚多,少腹胀痛,且有血块排出,达到气调瘀下之功,虽经前仍感精神紧张,烦躁易怒,夜寐梦多,大便干结,但较前次发作为轻。脉仍细弦,舌苔薄白质胖大有齿印。心火略轻,肝火仍炽,处方当仍宗前意加入镇肝泄热之品。

柴胡梢9g  夏枯草12g  龙胆草6g  黄芩6g  制大黄9g  郁金6g  当归9g  苏噜子9g  礞石12g(先煎) 珍珠母30g(先煎) 钩藤12g(后下) 磁石18g(先煎) 日服1剂

三诊  3月30日。末次月经:3月20日。叠进苦寒泄热而清痰火,月经周期较准。此次经前既不大发雷霆,也未大吵大闹,仅有心烦懊  及不悲而自泣,面部浮肿,中脘作胀,夜寐梦扰,心神不定等轻微现象,既经见效,不必更章。

柴胡9g  香附6g  郁金9g  菖蒲9g  制南星9g  天竹黄9g  姜半夏6g  朱茯苓9g  枳实9g  制大黄6g  礞石12g(先煎) 磁石18g(先煎) 珍珠母30g(先煎)日服1剂。

四诊  6月8日,最近数月,叠进疏肝解郁,涤痰清热,镇肝宣窍之品,经前及经行期间,精神症状未见发作,但经后肢体浮肿,全身乏力,此为肝病传脾,时令之湿乘虚而入,脾之运化失职,水湿为之滞留,脉细苔腻质胖大,拟标本兼治,上下分消治之。

桂枝6g  防己9g  生黄芪12g  白术6g  带皮茯苓12g  猪苓9g  泽泻6g  陈皮6g  姜半夏6g  菖蒲9g  郁金6g  枳实9g  7剂

服上方后,伏湿化而浮肿退,以后又以逍遥散合四苓散疏理肝脾,分运利水巩固之,停药后随访一年余,未见复发。

案五、 经前期紧张症(抑制型)

    龚××,女,20岁,未婚。

初诊  1972年5月27日。末次月经:2月7日。患者月经周期不规则,甚至闭而不行。据述先有精神分裂症,继而影响月经失调,目前闭经三月余,曾用黄体酮促使月经来潮,瘀下甚少而色紫黑。在闭经期间,牙龈及鼻孔常有少量衄血,精神忧郁,静默寡言,神情淡漠,夜梦纷纭,且多梦呓。诊脉弦滑而数,舌苔薄而微胖,中有裂纹,边有齿印,尖有红刺。阴虚内热,炼液成痰,痰蒙心窍,以致精神忧郁,影响冲任之气,月经失调。先以涤痰宣窍,佐以清心宁神之品。

制南星9g  姜半夏6g  菖蒲9g  丹参9g  橘红6g  磁石18g(先煎) 礞石12g(先煎) 玄精石12g  朱茯苓9g  白金丸9g(分吞)  14剂

二诊  6月10日  经用涤痰宣窍,佐以宁心安神,平肝和胃,神志尚清,夜寐较安,梦呓也少,脉细弦,舌苔薄质胖大,边尖红刺,痰热较清,痰蒙清窍未解,续服前方再进。

菖蒲12g  玄精石12g  礞石12g(先煎)  橘红6g  制南星9g  姜半夏6g  磁石18g(先煎) 川贝母9g  竹叶6g  白金丸9g(分吞)14剂

经用涤痰宣窍,清心宁神之剂,患者精神逐渐恢复正常,随访三年,精神分裂症一直未见发作。

案六、 痛经、经期发热(子宫内膜异位症)

    忻×,女,35岁,已婚。

初诊  1976年7月13日。末次月经6月29日。每届经前3~5天,先感头晕头痛,肢节酸楚,脘闷纳减,继而形寒发热,体温升高,达38℃甚至上升到39℃,持续两天不能起床,伴有腹部作痛、逐渐增剧如刀割,同时伴有呕恶,直至经净以后则发热、腹痛逐渐消失,病程已历一年又四月。妇科检查:宫颈中糜、充血,宫体正常大小,宫骶韧带正中水平处扪及0.5cm之结节,触痛明显,质硬,右侧附件增厚,扪及3×3×2cm块物,压痛,左侧附件尚软。诊脉细软,舌苔薄白质胖大。此为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气滞瘀阻,不通则痛之症,治拟温养气血,和营祛瘀。仿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加减,佐以祛瘀行血之品,取其甘温能除大热。

桂枝6g  升麻6g  柴胡9g  白芍9g  党参12g  炙黄芪12g  白术6g  血竭末3g  蒲黄12g(包煎) 五灵脂12g  延胡索9g  制川乌草乌(各)3g  14剂

二诊  7月27日。末次月经7月24日。服药后,经期尚准,经来体温未见上升,腹痛明显好转,诊脉细软,舌苔薄质胖,显然病机虽已就范,但病根未除,当乘胜追击,冀获全功。

桂枝6g  党参9g  炙黄芪9g  当归9g  赤芍白芍各6g  山羊血9g  血竭末3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刘寄奴12g  制乳香没药各6g  制川乌草乌(各)6g  7剂

三诊  8月3日,前方用温通和营,理气化瘀,气血同治,攻补兼施,此次经行热减未清,在37.5℃左右,无明显上升趋势,但虚象尚未全复,积瘀也未清彻,经期腹痛虽有明显减轻,但经后则隐约作痛,故再以攻补兼施。

党参9g  炙黄芪9g  桂枝6g  赤芍白芍各6g  山羊血12g  三棱9g  莪术9g  血竭末3g  五灵脂12g  延胡索9g  地鳖虫9g  制川乌草乌各6g  14剂

本病例经用以上方法连续服药两周,症状逐渐缓解,前后服药两月,完全痊愈,嗣后随访半年,均属正常,未见反复。

案七、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陈×,女,25岁,未婚。

初诊  1978年8月8日。末次月经:7月13日。15岁月经初潮,月经一向落后,每届经行腹痛非常剧烈,有时甚至昏厥,并有进行性加剧之趋势。过去曾用调气祛瘀及黄体酮、乙  酚等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此次经行少腹膨胀疼痛如旧,伴有恶心呕吐,同时大便不实,次数增多,肛坠后重,形寒畏冷,汗出面白,甚而昏厥,痛处喜按喜温,持续一天以后才得以缓解。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宫体后壁扪及小结节,有触痛,两侧附件阴性。脉细软,舌苔薄白。此为中焦虚寒,寒凝瘀阻,治拟温经散寒,调气祛瘀。

炮姜3g  桂枝3g  川椒3g  淡吴茱萸3g  白术9g  茯苓9g  当归9g  赤芍9g  乌药9g  香附9g  五灵脂9g  延胡9g  7剂

二诊  8月15日,末次月经:8月15日。昨夜经行,腹痛明显减轻,仅隐痛而已,时间也短,持续仅两小时即觉缓解,恶心、便溏、形寒畏冷虽未尽彻,但汗出昏厥已完全消失,症情大为好转,再宗原意更进之。

熟附子6g  炮姜3g  党参9g  炙甘草3g  白术9g  木香3g  小茴香9g  陈皮6g  艾叶6g  香附9g  五灵脂9g  延胡9g  7剂

病员继续服用以上方药,第二周期经来腹痛已除,但仍有阴坠后垂感,经后继续用益气升阳,温化和营之品巩固之,已连续观察三个月经周期,经来腹痛未见发作,情况甚好,在继续随访中。

案八、带下(脾虚不固)

    李××,39岁。

1972年9月4日诊:经行三日而净,经后白带甚多,色赤如赭,腰酸乏力,少腹左侧隐隐作痛。脉细弦,舌苔薄腻,质淡而胖。拟扶脾土而固束带脉。

党参9g,生白术6g,淮山药12g,芡实12g,碎米荠12g,椿根皮12g,乌贼骨12g,煅牡蛎18g,棕榈子12g,赤石脂12g,柴胡9g,制香附9g。7剂。

案九、带下(肝火经热)

    蒋某某,30岁。

1972年10月8日诊:白带多而色黄,阴道内刺而作痛。脉细数,舌苔薄黄腻,恐系阴道内有炎症。肝经湿热下注,治以泻肝经之火,而清下焦湿热。

龙胆草6g,木通6g,细生地9g,黑山栀6g,炒黄芩6g,川黄柏6g,泽泻6g,车前子18g,赤芍6g,苦参9g。7剂。

案十、带下(热毒壅滞)

    张××,27岁。

1972年9月9日诊:周期尚准,经行三日而净,惟经后白带较多,色黄,少腹两侧作痛,显然有“附件炎”,尚在发作之中。脉细数,舌苔微黄,舌质红,尖有刺。拟以清解败毒之剂。

蒲公英12g,紫地丁12g,败酱草12g,红藤12g,野菊花9g,蚤休12g,夏枯草12g,赤芍6g,川楝子6g,延胡索9g。7剂。

案十一、带下(瘀滞化热)

    陈××,38岁。

1972年9月10日诊:经讯将届,白带中杂有赭色,少腹两侧隐隐作痛,自觉按之有条索状物。每次经行,色黑成块并少腹胀痛。平时口渴味苦,脉细弦,舌苔薄而质红有瘀点。瘀滞化热,当去瘀清热,理气消滞。

当归9g,赤芍6g,生地9g,丹皮6g,丹参9g,蒲黄9g,五灵脂9g,山楂肉9g,玄胡6g,制香附6g。7剂。

案十二、早孕反应

    刘××,25岁。

1972年9月18日。一诊:经讯逾期,近40天未行。自觉胸闷纳减,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脊酸楚,白带甚多,以往月经准,当防早孕。脉细,舌苔薄腻。拟先以平肝和胃观察之。

佩兰6g,苏梗6g,荆芥6g,陈皮6g,茯苓9g,制香附6g,狗脊6g,菟丝子9g,炒竹茹5g,生姜5片。7剂。

二诊:9月29日。经停近50天未行,腰脊酸楚,少腹阵痛。头晕目眩,纳呆泛恶,怕风。脉细,舌苔薄质略胖乳胶试验阳性。拟抑肝和胃固肾为治。

炒白芍9g,炙甘草5g,佩兰6g,苏梗6g,荆芥6g,陈皮6g,炒竹茹5g,生姜3片,川断9g,狗脊12g,桑寄生9g。

案十三、妊娠出血

    郑××,26岁。

1972年9月2日一诊:妊娠三个月,据述一个多月时曾有一次阴道流血。此次因腹泻又复见红,脉细滑,舌苔薄腻质淡。当防阴道流血增多,自殉而堕。

孩儿参9g,党参9g,炒白术6g,淮山药12g,艾叶6g,阿胶珠9g,炒黄芩6g,菟丝子9g,狗脊6g,陈苎根30g,南瓜蒂6枚。7剂。

二诊:1972年9月8日。药后阴道流血见少,但尚未尽净,腹泻已止,大便见结,脉滑数少力,舌苔正常。仍当益气止漏,保胎。

孩儿参9g,党参9g,炒白术6g,阿胶珠9g,炒黄芩6g,菟丝子9g,陈苎根30g,南瓜蒂6枚,大生地9g,丝瓜络9g。7剂。

案十四、产后恶露不净(气不摄血)

    徐××,26岁。

1972年9月6日诊:今年6月8日分娩后,恶露未尽,至8月21日服中药后停止7天,又复流血,而且越来越多,色鲜无块,无腹痛,腰脊酸楚,哺乳不缀。脉细数而软,舌苔少而质淡不华,边沿不整。显然为产后冲任不固,气虚不能摄血所致。拟益气摄血。

党参9g,黄芪9g,炒白术6g,炙升麻9g,柴胡9g,蒲黄12g,地榆12g,侧柏12g,  木花12g,狗脊9g,川续断9g。7剂。

复诊时流血已少,余症亦为好转,乃以原法巩固治疗。

案十五、产后恶露不净(积瘀未清)

    汤××,28岁。

1972年10月9日诊:产后10天,恶露未清,瘀下甚少而色淡如带,少腹中见阵痛,咽喉蒂丁下坠,妨于吞咽,大便欠通,脉细弦,舌苔薄尖有红刺。积瘀未清,内有蕴热,拟祛瘀化浊,清润六腑。

当归9g,赤芍6g,丹参9g,桃仁6g,山楂肉9g,制香附9g,延胡索9g,射干6g,桔梗4.5g,制大黄6g。7剂。

案十六、产后阴虚发热

    曹××,26岁。(住院病人)

1972年9月8日一诊:产后身热起伏不尽,口燥,脉细数,舌苔薄糙,表里之热未清,胃热伤液,亟宜清胃热而养阴液。

北沙参9g,细生地18g,赤芍6g,天花粉9g,生石膏15g,知母6g,川石斛9g,玄参9g,六一散12g,炒竹茹4.5g。3剂。

二诊(1972年9月11日):用清肺胃之热,而养其阴之剂,表热已退,舌苔由糙转润,再与前法为治。

北沙参9g,细生地12g,天花粉9g,知母6g,川石斛6g,麦冬9g,桔梗3g,生甘草3g,活芦根30g,玄参9g。3剂。

三诊(1972年9月13日):迭用清肺胃之热,甘寒存阴之法,表热退而未起,脉仍细弦,舌苔薄而质尚红,再拟廓清肺胃余热,而养其阴。

北沙参9g,细生地9g,天花粉12g,川石斛9g,天冬麦冬各6g,知母6g,玄参9g,黑山栀6g,生甘草3g,活芦根30g。5剂。

案十七、产后暑湿内蕴

    竺××,25岁。(住院病人)。

1972年8月11日一诊:产后20天,恶露已净,身热起伏,少腹作痛,大便欠通,口泛甜味,渴喜热饮。脉细数,舌苔黄糙边腻。拟疏理渗湿,解肌表之热。

藿香佩兰各6g,清豆卷12g,川厚朴4.5g,炒黄芩6g,白蔻仁1.8g,鸡苏散12g,米仁

12g,赤苓12g,瓜蒌仁9g,甘露消毒丹15g。3剂。

二诊(1972年8月14日):前方用化湿分利,清解暑热之剂,表热已退,大便得通,但粪下不多,腹痛已缓,小溲仍赤。脉细濡,舌苔白腻。伏湿尚未尽除,再予化湿分利。

藿香佩兰各9g,生白术6g,川厚朴4.5g,蔻仁1.8g,米仁12g,半夏6g,赤芍9g,泽泻6g,车前子9g,瓜蒌仁9g。5剂。

案十八、原发性不孕

    陈×,女,35岁,已婚

初诊  1972年7月15日。月经周期尚准,偶然推迟五天,瘀下不多,开始形如豆沙,继而鲜红,每届经前一周先有头部作痛,乳房作胀也随之而起,直至经行后而渐缓解,脉细数,苔薄黄而质甚红。肝失疏泄,气机不宣,郁而化火,冲任不调。治拟疏理肝经积郁之火,佐以通调冲任之气,拟仿逍遥散加减。

柴胡9g,夏枯草12g,刘寄奴12g,蜂房9g,留行子9g,苏噜子9g,川郁金6g,当归9g,炒白芍9g,菟丝子12g。7剂。

二诊  7月21日。末次月经7月21日。服前方后,今日经行,经前乳房及头痛均减轻,腹痛未作,既经见效,再宗原意进之,以疏调冲脉为治。

柴胡9g,夏枯草12g,苏噜子9g,川郁金9g,刘寄奴12g,蜂房9g,留行子12g,菟丝子12g,当归9g,炒白芍9g。日服1剂。

三诊  8月21日。末次月经8月19日。经期已调,经前期紧张症有明显好转,继服上方以巩固之。

四诊  9月11日。经前乳胀头痛未作,虽肝气得以舒展,但肾气尚未充实,拟前方中佐以温补肾元为治。

柴胡9g,夏枯草12g,鹿角霜12g,枸杞子9g,菟丝子12g,覆盆子12g,金樱子9g,楮实子9g,熟地9g,炒白芍9g。14剂。

本病例素有经前期紧张症,月经尚准,基础体温虽双相,但黄体功能不健。结婚十年,夫妇同居,爱人精液检查正常,从未孕育。经中药治疗三月余,不但经前紧张症消失,而且基础体温也显示黄体功能转健全,并于1972年9月23日末次月经后即妊娠,足月顺产分娩一女婴。

案十九、女阴白斑

    张×,女,35岁,已婚。

初诊  1975年11月6日。外阴搔痒症,延续十年,1972年来我院妇科检查,发现小阴唇、阴蒂及会阴部均有片状色素减退,环绕肛门及会阴周围皮肤粗糙,曾于1972年4月29日在我院病理科活组织检查,报告为“符合女阴白斑”,当时经用地塞米松等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曾考虑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尚年轻,故暂不手术处理,至1974年底开始,白斑范围扩大,搔痒难忍,故改用中药内服外用。诊脉细濡,舌苔薄白,尖端有一大片紫黑色瘀斑,因肾开窍于二阴,肝脉绕阴器,今脉细为阴虚,濡为气弱,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故为搔痒,积久不解,化为郁热,愈热愈痒,势必滋漫难图。《内经?至真要大论》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其病因以火为主,姑以苦寒直折心肝之火,佐以凉血祛瘀,热清则肝肾之阴自复,瘀去则热自解。

龙胆草9g,木通6g,黄柏9g,山栀6g,生地18g,炒丹皮6g,赤芍6g,当归9g,小胡麻6g,苦参9g,牛膝9g,炒车前子12g(包煎)7剂

外洗方:律草30g,土槿皮12g,蛇床子9g,川椒3g,苦参9g,枯矾9g,每日1次。

二诊  11月13日。前方用苦寒直折心肝之火,佐以凉血祛瘀,下焦之湿热得以下趋,白带增多,甚至稠粘成块,腰脊倍觉酸楚,肝肾之气受损,督带攸亏,然而,外阴搔痒有显著减轻,十年病根已见动摇,当师其意挖掘之。

龙胆草9g,木通6g,柴胡9g,当归9g,生地18g,黄柏6g,茅术4.5g,苦参9g。墓头回9g,毕澄茄9g,泽泻9g,炒车前子12g(包煎)7剂。

外洗方:律草30g,黄柏9g,苦参15g,土槿皮30g,花椒9g,明矾9g。每日1次。

三诊  11月20日。叠与内服外洗中药治疗,外阴搔痒大减,白带也有明显减少,外阴白斑色泽由白而逐渐转为红润,此为积热清而瘀浊化,近二、三天经讯将行,搔痒又作,夜寐不安,当乘胜追击。

龙胆草9g,木通6g,知母6g,柴胡9g,当归9g,赤芍6g,桃仁6g,炒丹皮6g,生地18g,牛膝6g,炒车前子12g(包煎)服7剂。

外洗方:律草30g,一见喜9g,鸭跖草30g,土槿皮15g,明矾9g,川椒9g。每日1次。

四诊  11月27日。最近以来,经前尚有搔痒感,此外经后搔痒未作,外阴白斑部分皮肤色泽已见转红润,成为小点状,向正常皮肤发展,十年沉疴已有转机。

龙胆草6g,木通6g,柴胡9g,当归9g,赤芍6g,炒丹皮6g,桃仁6g,红花9g,紫参9g,生地18g,炒车前子12g(包煎),黄柏6g。服7剂。

外洗方:一见喜9g,律草30g,土槿皮9g,鸭跖草30g,明矾9g,花椒9g。每日1次。

五诊  1976年1月22日。叠进寒苦泄热,调气祛瘀之品,外阴搔痒已明显好转,则外阴皮肤及粘膜白斑部分逐渐转红而趋正常,但舌苔大片紫黑瘀斑尚未退尽,积瘀未清,病根未除,当缓图之,但因春节将届,急欲回乡,要求处以长方以便继续治疗。

当归9g,赤芍6g,炒丹皮6g,生地15g,木通6g,苦参9g,三棱9g,莪术9g,红花6g,桃仁6g,刘寄奴12g,紫参9g。

外洗方:律草30g,蛇床子9g,苦参9g,土槿皮9g,白花蛇舌草9g,白矾9g,花椒9g,一见喜12g。

外敷方:烟膏3g,蛤粉12g,冰片1.5g,共研细末,先洗外阴并拭干后将药粉干扑。

本例经用上方,回乡后治疗一段时期,搔痒已治愈,1977年9月出差来沪,因外阴搔痒小发作而来就诊,用上法后又愈。

(0)

相关推荐

  • 【蔡柏春:蔡氏妇科方】

    【蔡柏春:蔡氏妇科方】

  • 漫谈中医丰胸

    提起丰胸,很多女士比较无语,大概用过很多方法奏效不明显.打开百度什么葛根丰胸,木瓜丰胸,基本两个字无效,心情来说"失望".有的按摩,加精油,被一些机构忽悠交钱不少也是无效.以后就死 ...

  • 五)唐吉父医案——经行情志异常

    五)唐吉父医案--经行情志异常 孙某,女,33岁.1972年8月29日初诊. 每届经来(末次8月22日)思想纷纭,情绪烦躁,脘痞泛漾,晨起痰多,腑行不通.脉细数,舌苔薄白而紫黯.心肝之火内炽,痰热蒙蔽 ...

  • 唐吉父验方

    一. 参茜固经冲剂 (组成)升麻9g,党参12g,白术6g,生地黄12g,白芍9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生蒲黄12g,生槐米12g,大蓟.小蓟各12g,生山楂12g,茜草12g.制成颗粒冲剂. ...

  • 唐吉父证治经验

        经前期紧张症的辨证施治 经前期紧张症的表现是在精神意识方面,常在月经来潮前1-2周内发作,始则心情不舒,思想不集中或集中在某一点上不能自释,情绪烦躁或不悲而自泣,头晕头痛,夜寐不安,并多惊梦, ...

  • 唐吉父氏疏解方  主治经前期综合

    唐氏疏解方\n此方出自<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唐吉父>\n\n [功能主治] \n功能疏肝解郁,清泄心肝,健脾分运,涤痰宜窍,调理冲脉.主治经前期综合征.\n\n [一症一论]\n经前期综 ...

  • 唐吉父用清经散加减治疗月经先期

    唐吉父用清经散加减治疗月经先期,其验案如下:张某,18岁.1972年8月28日.自初潮迄今,不仅周期超前,而且经期延长,色鲜红,甚多.脉细数,舌苔剥而质红,尖端有刺.拟清血分之热,而养阴液.处方:生地 ...

  • 唐吉父,经前期综合

    妇科名家唐吉父中医学术造诣颇深,熔众家之长于一炉,形成自己的妇科特长.认为临床上病证多变,诊病绝无一成不变之方.诊治疾病要仔细认真,如实记录病史,见微知著,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创制了 参茜固经冲 ...

  • 唐吉父——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经行泄泻、经行浮肿

    3.唐吉父--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经行泄泻.经行浮肿 党参12g,白术9g,猪苓12g,茯苓12g,扁豆12g,泽泻12g,车前子12g,当归9g,川芎9g,夏枯草12g,柴胡9g.每日1剂,水煎服 ...

  • 唐吉父 月经前期综合征。

    10.唐吉父 唐氏疏解方 方一: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夏枯草12克.娑罗子12克.露蜂房12克.广郁金9克.香附9克.川楝子12克.王不留行12克. 方二: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炒 ...

  • 唐吉父公有治闭经

    沪上妇科大家唐吉父公有治闭经的"取肝取肾"两案,俱言治斯疾要重调理肝脾,滋培肾元的重要, 如治肝郁瘀滞何某案:25岁,1972年9月19日初诊.去年10月经行之后,一年间未再来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