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东垣之升阳散火汤案例的特点

这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患者,二十多岁的女性,刚就诊时自己也没说得了什么病,有什么不舒服,就让我赶紧看看吧。

我一看患者虽然年纪轻轻,但是面色很不好,整个面部中轴线上发青发能,用那句俗话说“印堂发黑啊”,再看患者眼睛略突,神色外露,似有惊悉状,我说:“你最近是不是受到惊吓吧。”

她一听顿时觉得很神秘,然后点头说:“最近老家邻居去世了,心里害怕。已经有一周不能睡觉了,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睁着眼睛的,这两天也还是睡不着。”

我打断地问了一下:“是多梦吗,白天犯困吗?”

“不是,根本就没睡着,哪有什么梦不梦的,白天倒还精神,不耽误干活,就是稍微有点头晕,你快给看看吧!”

我接着打量了一下她全身上下,面色除了中轴线发青发暗外,整个面色也是蜡黄蜡黄的,没有太多光泽,鼻头比起印堂来说更青暗,再看舌象是淡淡的,略微有一点偏淡红,舌上也没有什么苔,一搭脉略微有点沉弦。再问一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症状,什么饮食、二便、出汗啊都还好,月经平时偏少一点,有痛经史,没有什么白带。

我正心里捉摸不定的时候,旁边一患者说:“要不你先看看我手心热怎么回事?”

“我手心也热,脚也热,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更热”,这患者也插上话来,一边说一边还让我摸手心,我一摸还真是很烫。

于是我迅速从我脑库里搜索到了“升阳散火汤”,原本东垣不就是用来治疗手足心热的嘛!而且我记得东垣说因血虚的问题,当时无法理解,既然是血虚的问题,又用了一堆发散药(传统意义上的风药),不是更伤津耗血嘛!所以一直暗记在心,遇着这种病人一定要尝试尝试看看效果怎样。这下终于有机会尝试一下这个名方了。三剂,配方颗粒,水冲服,日一剂。

我很期待这三剂药下去的功效,回家后还特意打开了《脾胃论》复习了一下原文,“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虽然当时还是搞不太懂这个“阴火”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补脾胃,或者滋津血来治,而选择这样一种发散的方法,还是等等这个药效看看吧。

三天后,患者神采奕奕地过来告诉我,“我的失眠好了,现在都睡不醒了,吃了一剂半药以后就这样了,还真神!”

我也觉得挺神的,再看患者面部中轴线上,印堂处青暗已经不明显了,但是鼻头部还是青暗的,手足心还是偏热,但是已经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起居了。

这个时候我一方面叹服东垣的道行高深,另一方面开始反思,从这个患者来看,血虚的问题是很明显的。诸如面色蜡黄,月经量少,失眠啊,都无一不支持血虚,但是如果从常规意义来说手足心热,我们很容易把它理解为阴虚。但不管是阴虚、血虚,使用风药发散总感觉是不合规的,风药胜湿,阴血类似于湿的液体,风药自然能伤阴耗血。对于阴虚来说,我们肯定是会慎用风药的,因为阴虚火易旺,阳易亢,亢阳雷火都在上浮着,哪还能用风药去升阳,耗散啊,如果那样不得风火相煽了嘛!血虚这个问题,似乎也是这样,好像也应该摒弃风药。但是细想一番,道理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分析一下这个血是怎么回事。《灵枢·决气》“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以推知这个血的形成关乎中焦,存在一个“受气”与“取汁”,以及“变化”的过程,总得来说是血离开气是不能生成的。但是如果只有气,而没有中焦这个“汁”也是无法生成的。至于后面的“变化而赤”的问题是否仅仅关乎脾胃的问题,可能答案是不对的。至少我们目前现代医学知道血的生成离不了肾,我想这个变化而赤的问题是关乎肾的气化问题,或者说是元阳的蒸腾变化的问题。所以现代医学一些疾病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有些学者主张从肾治疗,我想是很有必要的。

话说回来,这个血关乎上面三个步骤的问题,不是简简单单的就是滋阴补血,我想这也是唐朝以前的本草,对于“当归”这样一个我们现代认为很平常的一个补血药,却只字未提补血,而《神农本草经》首提的却是其“主咳逆上气”的功效,实际上是关乎气逆的问题;《别录》说其“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实际上就是活血的作用。而后来唐宋的四物汤一出,后世就逐渐归类于滋阴养血了,以至于让后人渐渐淡忘了血因气生的问题。

四物汤能养血补血,难道四君子汤就不养血补血了吗?

四君子汤原来用于“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这个治疗里面除了卫气虚,别忘了说的还有荣气虚不是!再说如果回想那些用四君子汤的病人,气虚都已经那种程度了,难道真的没有血虚的问题吗?当然是有的!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上八珍汤,那个多好,又益气又养血。这个先得问问人家脾胃功能,人家脾胃虚成那样子了,自己中焦那点津液都难以化了,如果这时还用点四物汤帮人家增加的津液,那一用准得壅在胃脘中焦。受气都少了,取汁谈何容易,也就是说这个取汁是在受气的前提下完成的,这点从当归补血汤来看,更能明白受气比取汁重要。

再来看这个因血虚而生的升阳散火汤证,这个汤方如其名,除了参、芍、草之外,都是风药,干嘛使呢?自然是升阳散火哕!东垣认为是阳气郁于脾土,那么是因为血虚导致阳气郁于脾土,还是阳气郁于脾土导致血虚的呢?

从东垣原文来看说是“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看来是因血虚阳气郁于脾土,既然可以用风药升散,自然中焦的津汁不是太亏,否则还是那个风胜湿的理论,血更无以生。那么津汁够用,却不能生血,是不能变化的问题吗?如果是的话,那得补肾助阳,显然不是这样子的。

如此说来只剩下一个受气的问题了。这个气是不足吗?如果是,怎么不用四君子或者是党参、黄芪等药直接补气不就得了,怎么还用一堆风药。这样来看,这个气并不是特别不足。

那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关键是这个“郁”字,郁于脾土中的阳气是到不了中焦的,自然不能去受气取汁的,郁于土中,自然得升举出来。这个升举过程中难免会消耗津血的,所以适当佐治了一些参、芍、草来固护阴液。这个过程只是解决了阳气郁于脾土不能生血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血虚为何阳气会郁于脾土的问题。

那么血虚为何阳气会郁于脾土呢?我们知道“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血本来是用来濡润脏腑肢体百骸的,血中自然是载着气的,血多自然载的气就多,血少载的气就少。所以血虚的情况下是阳气浮在外面,这个时候如果外形受寒,内体饮冷,阳气就很容易被郁,轻者郁于脾土,重者郁于筋节骨髓而为病。郁于脾土当升散,郁于筋节骨髓当然也应该升,所以张仲景用于治疗“诸肢节疼痛,身体尴羸,脚肿如脱”的桂芍知母汤,也用了防风不是!只是郁得更深,更容易化热,所以还用了知母清热。这样来看,东垣原来也是传承于仲景啊!

(0)

相关推荐

  • 第五十二章 再论脏腑经络五行

    原创 一气流通 一气流通 今天 江仙彤这几日缠着江子渊讲中医医学给她听,江子渊把跟齐绾绾说的那些医学知识也给江仙彤说了一遍,并又强调了医门心法: 水病寒则水不生木而生风: 木病风则木不生火而生热: 火 ...

  • 医籍名言《汇编》

    医籍名言一<汇编> 1.<内经浅解>:"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里俱实,表里俱虚,必须考虑邪正消长程度,决定缓急轻重措施. 2.<类证治裁>云:" ...

  •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为什么会引起发热?

    气与血均由脏腑所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阴与阳的含义甚广,概括了人体脏腑器官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两个方面.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了气.血.阴.阳的虚衰或失去平衡,那么,就会引起发热. ① 气虚发 ...

  • 以中气为本

    ​​ 清代大医黄元御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医家,他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非常高明.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四圣心源>可谓其巅峰之作.本文以黄元御的三个药方讲解他的治病思路. 一.黄芽汤 在<四 ...

  • 升阳散火汤功效和作用

    升阳散火汤功效和作用

  • 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

    [转载]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缘何屡被忽视+李东垣升清阳理论与风药的运用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缘何屡被忽视导读:升阳散火汤是治疗内伤发热的名方,为李东垣"深达'火郁之发'之义"的杰作, ...

  • 升阳散火汤

    目录 3.7 摘录 4 <伤寒六书·杀车槌法>方之升阳散火汤 4.1 组成 4.2 功能主治 4.3 升阳散火汤的用法用量 4.4 运用 4.5 升阳散火汤的临床应用 5 <医宗金鉴 ...

  • 默默无闻的“除热”剂——升阳散火汤

    导读:升阳散火汤 出自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龚廷贤曾对"发热"做过这样的辨证分析:一论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宜小柴胡汤.方见伤寒.依本方加栀子黄连. ...

  •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抑阳气于脾 ...

  • 中医方药经典——升阳散火汤(泻火之剂)《...

    中医方药经典--升阳散火汤(泻火之剂)<脾胃论>方. [组成]: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 [煎服法]: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主治: 1.治肌热表热 ...

  • 仝小林以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仝小林教授说,"穷"和"富"所患之脾胃病,皆可生阴火.脾胃气虚,是阴火之源.东垣时代,"穷"阴火较多见,而现代过食,"富" ...

  • 蠲痹汤 加味升阳散火汤 蠲痹冷痹身...

    蠲痹汤 加味升阳散火汤 蠲痹冷痹身寒厥,附归芪草桂羌防,肌热如火名热痹,羚犀升阳散火汤. [注]蠲痹汤,即附子.当归.黄芪.炙草.官桂.羌活.防风,治痹病而身寒无热,四肢厥冷,名曰冷痹也.加味升阳散火 ...

  • 治疗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口腔溃疡,神经性头痛等效方------升阳散火汤

    导读:升阳散火汤,来源<脾胃论>.具有补气升阳,发散火郁的功效:主治饮食劳倦,脾胃损伤,阳气下陷,血虚发热证.症见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火燎,扪之烙手,烦渴喜热饮,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