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时代,升级“以人为中心”的增长策略
本文整理自,资深互联网研究学者、企业战略转型专家顾问福君上周六(9月23日)在数据巡展·厦门站上的分享《数据运营的用户价值》。数据巡展是诸葛io以实现数据的真正价值,让数据驱动决策为主题的线下沙龙活动,本次厦门站的主题为“让数据说话:精细化运营与用户增长之道”。
-诸葛io高级数据驱动顾问王叶鑫《洞察并解锁数据增长的隐藏线索》(点我回顾)
本次厦门站的特邀嘉宾:AWS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高寅敬《云上大数据解决方案》、ASO114联合创始人&总工程师ENN《ASO如何提升积分墙的推广效果》也将于本周内整理推送。
资深互联网研究学者、企业战略转型专家顾问福君在现场分享
如何理解数据运营
拉新、留存、促活,是企业中最基础的、技术层面的考量指标,而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关心的不是基础数据,而是数据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但只是将一堆数据导出来,汇报给领导:今天的数据质量不错,销售额、转化率都提升了是远远不够的,而通常老板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决策也不一定是按照增长来决定的。因为这只是单方面运营部门的行为,老板要兼顾很多方面,比如:财务方面资金的调配,比如:电商企业的爆款产品卖到爆,但老板会考虑,库存和资金周转。企业讲究平衡,任何企业都不是资源无限大的,而数据是驱动决策的关键点,尤其是对数据临界值的关注,即,边际。
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除了运营指标外,其实很多时候老板最重视是整个资金损耗、成本、用户周期,从获取用户到流失用户,或者从用户消费开始在产品和服务上能够消费多久?
母婴市场,典型的用户生命周期是40个月,在这个周期内,企业可占用用户的时间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企业实现盈利势必在这40个月中获取,那么如何实现最大变现目标呢?数据将帮助企业定位市场,从而确定盈利区间是贯穿整个用户全周期?还是仅服务某一个模块(比如:孕前、产后、育婴),因此,数据对于决策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在竞争趋势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运营越来越艰难,因为竞争对手不管是技术、资金还是数据挖掘层面都走得更快,所以竞争越来越激烈。
普通用户的一个手机通常会下载30个APP,大概只有5个常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能用到其他APP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因此,需要强大的运营策略和技术支持尽快占领有限的市场份额,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否则很快会出局。很多APP坚持不到18个月,因为从产品研发上线到生存下来再到获得投资是大概是18个月,即,天使黑暗期,18个月后便进入运作安全期。
在如今新零售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博弈中,通常把传统企业理解为红军,传统策略就是衡量有多大市场覆盖面,动销率,生产销售的SKU,这是一种商业算法/商业逻辑,以此逻辑为基础的企业大多如此衡量,所以广告、营销、代销、分发是传统企业盈利的手段并且不断复制。
近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爆款/网红,逻辑完全跟传统的淘宝店模式不同,网红逻辑即粉丝转化。不断制造内容,基本也不会上淘宝的直通车,全部是通过社交平台上粉丝的沟通,通过粉丝运营进行转化,转化效果比一般淘宝店硬投广告还要好,所以,这种盈利模式更适合于工作室,比如:某服装品牌,一个季度需要开发120款服装,如果有6个单元的规格量,即600+SKU,按传统商业逻辑,600+SKU,假如100元的定价,一件衣服的成本可能为15-20元,加上一定的物流成本,那么600+SKU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这个门槛很高,传统企业之所以困难重重,就是因为投入产出比高很多。
但是,粉丝经济策略是蓝军策略,同样是服装品牌,今天出国看中一件衣服的销售潜力,那么,交给代工厂商随便生产一两百件,尺码都不需要,以卖家身材为依据,只销售给跟我身材一样的顾客,用户看到卖家直播穿得好看立刻就会下单。以卖家个人定位的店铺,在与客户进行沟通时即可节约很多成本,也许一个季度上新10-20款,但一件衣服可以出售千件甚至上万件,月营业额就是500万到1000万,商品总量很少,那么从运营商角度来讲,成本一定比传统企业低得多,而且不是一个级数,甚至是指数级的,所以是暴利。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化营销体系
1、移动化
在移动化互联网的趋势下,信息极度碎片化,人们的时间成本也大量分散,运营商首先要获取用户时间,如果是一个品牌的忠实用户,今天能得到多少用户的时间,代表这个用户对你的忠诚度有多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价值指标。很多企业一直在做运营,但始终留不住用户的时间,自然就没有后续让用户变现的可能。此外,两种商业模式在人效上也有很大不同,一个网红或者一间工作室可能就干过一个小型的企业工厂。
2、场景化
现在有大量的技术为场景化做更深入的挖掘,包括场景中的用户粘性、留存、复存等,甚至需要达到一个边际线。
京东在与淘宝天猫的市场占有率争夺中,一直处于下风,到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一个数据:京东突破了30%的市场比例,按照常规对企业市占率30%以上的预测,未来京东很可能将与天猫两分天下,要么市占率可能变成六四,或是三七,总之,这是一个变数很大的商业格局。
3、数据化
数据需要精准高效且精细化,长久来看,用户行为基本上是没有隐私的,所有行为都会被监测。在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化营销体系中,移动端的崛起完全改变了企业获取用户的方式。
碎片化是有负担的,人们对于商品的喜好,既疏离又同好,疏离是为了区别群体的存在,同好是寻找共识的冒险。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群体的标签,但同时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其他维度的需求。其实我们一直与这个世界相爱相杀,这是很典型的现象,既不愿意被归类,又愿意不归类。从数据分析角度看,这是非常麻烦的,因为对用户的了解不是靠历史数据所呈现的维度来衡量用户是否是VIP客户,可能有多个维度。比如:今天喜欢这个牌子便下单了,但不会产生复购,如果该品牌迭代了可能又会召回流失客户,而背后的原因无从而知,这是非常尴尬的,个体维度和群体维度之间往往是存在抗衡的。
1、获取数据
通过获取数据理解用户,站在企业决策的角度,获取数据是为了探索一个规律;
2、探索规律
2014年,“面膜”微商大火,到现在这个生意没法做了。归类是什么?归类是有周期的,并不是说生意好就会一直好下去,一定会回流。所以这就是企业所要探索的,通过数据的敏感性指导决策随“机”而动。
3、确定边际
获取数据信息后确定边际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市占率30%是一个关键节点,平均转化率很少超过10%,良性运营数据在6-8%之间。
4、参与博弈
如果企业的增长速度快得停不下来时,后续的增长力往往不足,此时企业需要学会跟人博弈,用户始终无法接受碎片化负荷,因为懒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在理解洞察用户层面就需要一系列工具来提升效率。
类聚客群
讲到客群,可根据年龄、性别来划分,但是现在通常是反向的,在碎片化时代,已经完全无法精准定位产品的准确对象或者受众,所以需要通过数据工具来解决企业如何绑定客群的问题,借助工具不断细分用户,包括:一是基于文化背景,文化是基于时间的共识;二是基于场景,经常出入的场所,是酒店?是酒吧?是运动场?可以理解为通过不同维度加深对用户画像和身份的了解;三是、资源,这是一个很宽泛的维度,以资本或阶层为主力的关系链在社会中仍是主流,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洞察,增加对用户体验的交流,这是数据运营的根本。现在很多大品牌在做市场推广时是无效的,即使使用了大量炫酷技术,但逻辑不对的话也很难达到推广效果,因为决策依据偏离了目标用户,而寄希望于明星代言,结果代言明星又不了解消费者,这样的错位是很尴尬的。
新生意经
1、通过动态的数据权重判断规律的有效性
刚才说到定位,传统的品牌定位仅往往是被动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现在则需要通过数据明确定位,数据驱动决策,我们是谁,是用户来回答的。从这个维度继续深入分析,数据定量结构化,定价是非常关键的逻辑,但定价不只是购买力,很多传统企业都忽视了这一点,比方:淘宝平均客单价是100-200元,如果做到2000-3000元时转化率会骤降。但是定价是身份识别的关键指标之一,其实价格不一定是购买力的问题,通过价格可以衡量用户身份,有时即使是低成本的产品定价也很高,如果定价低了反而卖不动。以前是成本核算法,利润占比的权重,而现在定价受用户群互相认知的影响,只有通过动态数据的洞察,才能判断规律有效性。
2、变化意味着机会来临
千人千面,就是解决个体差异的问题,在数据出现“意外”波动时,表明之前的认知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尽快建构新认知,因此通过销售数据、转化数据的波动等数据中找到突然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不仅需要维护运营的常态化,而且需要找到运营的突破点,如果抓住某个“bug”,引发反省迭代改进,那么很可能带来指数级增长。
3、对流量分析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对交易波动的边际判断
确定性更像“套路”,通过技术套路、产品套路就可以实现商业变现,但是没有太大的惊喜,所以,今天对流量分析的态度取决于企业对于交易波动的边际判断,如果出现“意外”,是理解为套路中的一种完善,还是套路之外的不确定?生意,在很大情况下是抢占先机,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如果对“不确定性”缺乏敏感度,缺乏对细节变化的洞察,到底是属于过去的勃发意外?还是未来象征性的标志,那么在这个时代很难获得成功。
4、确定一个用户的有效边际价值是数据运营的终极目标
核心是明确提高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让客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更多的付费;高效的获取客户(CAC),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有效客户 。数据运营核心是确定一个可用于不断被检测的目标,不断修正运营策略。
5、数据的无序与均化,将导致用户“被曲解”
大数据往往“不靠谱”,容易被曲解、被均化。因为人的变数很大,经常出现数据之外的黑天鹅事件。大数据能否预测潮流?不一定,比较模糊,准确度不高,哪怕预测股市,即使是量子投资其中也还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在交易之外。因此企业对于用户的理解也应是动态的,一切都是在变化中。
通过数据不断挖掘新的商业机会,并且反向推动用户体验的升级,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才是行业突破的关键,因此,数据已逐渐成为商业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撑,业务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但是如果将数据价值、应用能力独立开来,就没有任何意义。
迅速获取数据价值,在挖掘数据价值的过程中,将价值变成可执行的策略才是企业对于数据的核心需求,即数据应用,诸葛io正是践行数据应用的数据服务平台,让数据分析真正实现从后台走向前台,更注重场景化的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