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史料:1951年,​126团1营向西藏察隅进军记忆

总第318-4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苏国柱 1932年出生于广东,1949年参军,1950年进军西藏察隅边防。历任战士、放映队长、团俱乐部主任、组织股长、军分区宣传科长。1980年转业到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任研究室副主任,《四川检察》杂志主编,四川省检察官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检察报》驻川记者站站长。曾在全国报刊发表作品600余篇,编辑出版了《阳光照察隅》、《耕耘集》等。

向西藏察隅进军记忆

——把五星红旗插到祖国的边防

苏国柱

今年的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70周年纪念日。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下,这片土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业兴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雪域高原一片欣欣向荣!
其他方面暂且不提,仅是交通,全区县具已开通公路,市市通铁路,秩序井然,四通八达。然而,当年42师126团部队从云南方向进军西藏察隅,前后就走了一个多月。如今,从云南省丽江市驾车走滇藏公路到察隅只要3天,从四川省成都市驾车走川藏线到察隅也只要3天。当年,我所在的部队,126团1营驻在西藏桑昂曲宗察瓦龙区进军察隅时,不到五百里的路程,却走了28天,正如“诗仙”所说: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目前,丙察察公路修通了,这段路程,仅需8个小时。为使年青一代了解当年解放军进藏的艰辛,我便讲一讲这段故事。
察隅约有600公里的边防线,是中缅、中印交界的三角地带,是西藏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缅甸、印度进入我西藏地区一条重要通道,是战略要地。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后,西南军区即命令42师126团机关一部、民族工作队和1营挺进察隅守卫边防。时间必须在1951年10月1日前抵达察隅。
126团团长高建兴接到命令后,即着手抓三件事:一是抓部队的行军、露营、雪山上做饭以及山地作战的训练;二是按照“十七条协议”的精神开始筹建“桑昂曲宗解放委员会筹委会”的工作。经过半个月时间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决定筹委会的人选,通过选举,团政治处副主任被选为“筹委会主任,进步人士及头人,阿比、白马二人为副主任。”“筹委会”一成立,即在当地村庄群众开展“十七条协议”的宣传,动员藏族民工、骡马支援部队进军察隅;第三,从民族工作队派出几个小组,深入各村对行军路线,沿途风土人情,社会治安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并经上报批准,于6月初派出由1营副教导员张达德率领1连1排、后勤人员、翻译人员、医务人员等,并配带电台先行抵达竹瓦根村,一面筹粮,一面向群众宣传,接应大部队挺进察隅的工作。
在当地的藏族群众中,流传着一首民谣:“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滑道,七八九最好走,十、十一、十二学狗爬。”这就是说,七八九的三个月,路是最好走的。
经过各方面的准备。1951年8月22日,高建兴高团长率领驻扎在察瓦龙区的126团团直机关部分人员,民族工作队及1营部队从驻地扎那出发,浩浩荡荡向察隅进军。
出发当天,察瓦龙地区的藏族群众,成群结队赶来欢送,有的藏胞端着酥油茶、青稞酒给战士们喝,有的老阿妈拿着煮熟的鸡蛋往战士的口袋装。有的小青年、小姑娘边唱歌边跳舞欢送,真像当年老解放区的群众送子弟兵上战场打仗一样。这种场面深深感动着我们,增强我们进军察隅的决心和信心。
出发第一天下午,部队抵达怒江边。怒江,从西向东横贯西藏全境,经云南流入缅甸。两岸悬崖绝壁,水流湍急,波浪翻腾,吼声如雷,过江的唯一工具就是用竹篾拧成手腕粗的竹溜索。把竹溜索横挂两岸的大石头上,去一根,回一根。两根溜索,一头高一头低,落差一般在5米左右,过溜索时还得拴上溜板。第一次过溜,看到黑黑的江水波浪翻滚,真令人胆战心惊。为了渡过怒江溜索的安全,所以,以连为单位组织进行,成立了一个由4人组成的栓溜板小组,并雇请两位藏胞栓溜板能手在一旁检查,争取做到万无一失。经过一天奋战,大部队才从溜索上滑过怒江天险。真比登天还难哪!
过了怒江,部队进入藏东大峡谷,两边是高山,中间是大江,根本没有路。人在碎石中行走,战士们的脚都打起血泡。同时,这里气候变化大,时而太阳高照,时而风雨交加,正如战士们编的顺口溜那样:“一日有四季,隔山不同天”。几乎每天,战士们的衣服都被雨雪淋得湿漉漉的。在翻5000米以上的祖秀拉雪山时,由于山势高,空气稀薄,高山反应威胁着每一位官兵,行军中呼吸极度困难,大家一天只能走10至20公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党员带头,干部以身作则,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团长高建兴,系1937年7月1日前参军,是老红军干部,尽管他有乘马,有小灶炊员,而他依然与战士们一起步行,一起吃干粮,把马让给病员骑或给体弱的战士驮背包。有的病员排不上号,高团长就让病员拉着牲口的尾巴往前走。他的行动,鼓舞着部队的士气和信心。
翻越雪山,宿营也是个大问题,往往因营地选择不当,帐篷被突然而来的大风大雪刮跑或被压垮的事情常有发生,战士们只好披着雨衣坐到天明。雪山上缺氧,又无柴火,无法煮饭,战士们只好一口雪,一把糌粑面充饥,体力消耗很大。经过10多天的艰苦行军,翻过了4000多米的牛拉雪山和祖秀拉雪山,部队走到了日东村,日东村位于中缅边界西段的末端,这里东连我国云南省贡山地区,南与缅甸交界,西南边与印度毗邻。日东乡南尼拉山是中缅边界的终端(注:1961年5月立了界碑)。
日东乡雨水很多,全年有一半时间是雨天,太阳一出满天彩虹,素称“彩虹之乡”。虽然这里很美,但我们部队必须于10月1日进驻察隅,不敢停留。当我们部队出发时,正下着雨,过了约半小时,太阳穿破薄雾而出,像弯弓的彩虹横跨天际,迷人极了,似是她以笑脸送我们挺进察隅,守卫边防。
部队经过一天的行军,便到了日秀拉麓。部队宿营后,各班忙着做翻山的准备,有的班烧水烫脚,有的班准备布条梱鞋子(防滑)。体弱的战士还准备了拐棍,仿佛奔赴沙场。
日秀拉雪山,是座5200多米的雪山。与其他雪山不同,它顶部平缓,但小山头一个接一个,似无尽头。部队绕着山头,高一脚低一脚踏雪前行。由于山高缺氧,许多战士都感到呼吸困难,四肢乏力。我们进藏部队是一个集体,有着团结友爱的光荣传统。这时,部队开展了互相帮助活动,有的干部帮战士扛枪、背背包。营团长把马让给病员骑。体力好的战士帮体力弱的战士扛干粮、米袋。病员和体弱的同志,在大家的帮助下,增强了信心,咬紧牙关紧跟部队前进。营部通信班副班长干穆奎同志,在翻雪山时就拉肚子,腹泻得脚酸腿软,可他咬紧牙关,拄着拐棍坚持翻过了雪山。
部队在雪线上风雪搏斗了一整天,才翻过日秀拉雪山。露宿在半山腰的树林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翻过了最后一座雪山,干部战士煞是高兴。他们说:这几天行军翻雪山,累得够呛,今晚要安安稳稳睡个美觉。确实,这时对战士们来说睡觉比什么都重要。休息号刚响,除站岗放哨的战士外,他们全进入帐篷“享受”睡眠的安抚。这些经历劳累行军的战士们很快进入了梦乡。可是天公不作美,后半夜狂风大作、大雪纷飞,一会儿树梢就挂满了银花,压弯了枝头,很快,地上积满了白雪,……不少帐篷被雪压垮了。
这时部队营地嘈杂起来,有的战士在重搭帐篷,有的战士在清理帐篷顶上的积雪,有的战士用绳子把帐篷加固,以防大雪再次压垮。干部战们经过一阵忙碌,不少同志早已没有睡意,坐着听老同志讲战斗故事。这时,营部通信班河南籍战士周长福用河南腔说着顺口溜:“老天老天真糊涂,半夜三更下冰雹,压垮帐篷碰破头,闹得大家没睡头,我要一把抓住你,扒你的皮来拨你的毛……。”大家哈哈大笑,笑声回荡在夜色中的雪山之间……
天亮后,部队继续出发,行进的行列像一条草绿色的带子,蜿蜒在山腰。队列中不断传出歌声、口号声和谈笑声,以及抢着换担子、扛机枪的争吵声。下山时的路,比上山更艰难,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或陷进雪窝。山沟里的气候变化更快,时而风,时而雨,时而冰雹。战士们的雨衣淋湿,雨水渗透了棉衣,背的东西越来越沉。部队从察瓦龙区扎那村出发,边修路边行军,爬山涉水,踩泥泞,走峡谷,经过了28个日日夜夜,终于在9月20日胜利到达了竹瓦根村。
竹瓦根村是连接察瓦龙与察隅的要塞,是察瓦龙到察隅必经之道,距察隅约有100余公里。这段路顺察隅而下,又是地震多发区,特别是1950年和1949年的两次大地震,将河水截断,水位升高20多米,形成“堰塞湖”。滑坡的山体被水浪冲开后,大水呼啸而下,把原来两岸的骡马道冲刷成悬崖绝壁,别说是骡马,连猿猴都无法爬行。
然而,西南军区指示,126团进军察隅的部队必须在10月1日前抵达察隅。那时,满打满算距到达察隅的时间仅有10天。高建兴团长到达竹瓦根两夜未眠,脑子里翻来翻去地想着如何把部队按时带到察隅。看来,大部队按时抵达察隅时间是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带领一支轻装分队,战士们带上十字镐、圆锹、斧头、大刀以及绳索等,边开路边攀登,赶赴察隅。
翌日早晨,高团长与政治处副主任王杰敏碰头交换意见。饭后即召开营连干部会议,研究进驻察隅的具体方案,会上决定:3连是到察隅的先遣分队;2连在察隅河上架桥;1连负责修路。高建兴带领3连到察隅;王杰敏带领留下的连队修路架桥。
9月22日,高团长率领3连从竹瓦根出发。头3天还顺利,尽管沿途无路,但未遇上悬崖绝壁。所过的山丘都是沙石土质,稍微用十字镐、圆锹挖挖铲铲,人就可以行走了。当3连部队行至雄久村以下的山路时,全是悬崖陡壁,连山羊也难通过。可是,此时部队别无他途可走。久经沙场的高建兴团长联想到当年解放军攻打河南省登封县城时,采用搭人梯的方法爬城墙的情况,他便把3连长喊来,立即组织体力壮,个头高大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搭人梯。先把一个人顶上悬崖,然后拴好绳索,让战士拉着绳索一个个爬上去。第一个被顶上悬崖的战士李贵,好奇地往河边的悬崖下观望,头戴的“越南帽”(因为越南领袖胡志明常戴这种帽,大家称为“越南帽”,有点像现在的安全帽)“卜通”一声掉入察隅河里。吓得他伸出舌头,无意喊出“我的妈呀!好险!”为了不发生意外,高建兴团长组织干部站在危险地段指挥战士安全通过。这支曾在两广战役、昌都战役中荣立进军大西南巩固部队模范连称号的连队的指战员们就是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攀悬崖,走绝壁。他们双手磨破了,膝盖磨穿了,脚上打泡了,衣服挂破了,可是没有一人叫苦喊累,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前进!前进!前进!
3连的指战员们,在高建兴团长率领下,经过8天的艰苦行军,终于在9月30日胜利抵达下察隅赤通卡目的地。10月1日把五星红旗升上察隅的上空,永远迎风飘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大庆日子,笔者追记了《向西藏察隅进军》一文,以弘扬老西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啟发后人向“老西藏”学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奋斗!
 注:丙察察公路是从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县经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到察隅县所在地吉公镇的公路,是滇藏公路的一段。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致敬 雪域老兵

热烈庆祝

“雪域老兵吧”负责人之一马玉荣

新书《兵车西行》出版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喜欢一个作家,就读他的书
这是走进一个作家的最好途径

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