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炉顶不甘做配角(中古篇)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对玉器的描述有这么一段话:“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笛、管、凤钗…… 炉顶、帽顶……梳背、玉冠、珥、绦环、刀把、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种玩物,碾法如刻,细如发丝,无毫末踰距,极尽工致”。这里提到了唐宋后玉炉顶制作技艺精湛、精致有加。

弦雪居重订《遵生八笺》 卷十四

但关于玉炉顶历来争议颇多,有认为为宋明之物,有认为是元代帽顶,尚无定论。这类器物清宫旧藏不少,有些是缀在铜炉、玉炉等香炉炉盖上的,有些炉已丢失,只留一炉盖,上连着这种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玉炉顶

白玉秋山图炉顶  辽金  台北故宫博物院

但从所有带炉顶的炉本身来看,多为明清时炉,为后配之炉。

俏色獬豸纹炉顶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代玉炉仅见故宫博物院藏海水云龙纹玉炉,此器造型仿青铜器,而朵云、水波、升龙和墙格纹锦地等皆为宋代的典型风格,故又是一式宋代玉器中形仿古而纹图为时风的代表作。

海水云龙纹玉炉  宋   故宫博物院

高7.9cm、口径12.8cm。玉料经火烧后略呈灰青色。体圆形,鼓腹,圆撇口,圈足,腹两面以浮雕和阴线各饰一组海水云龙纹,皆以墙格纹为锦地,两侧各镂雕一兽首吞流耳。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同类型的玉炉顶数百个,但未安放在炉盖上。

辽 青白玉攀石鹿纹炉顶
元 白玉透雕荷叶鹭鸶纹炉顶
宋 白玉透雕云龙纹炉顶
元 螭虎伏丘玉炉顶

遍观传世的中古玉炉顶,无论是宋代的还是元代的,人们对这一物件的审美完全不仅仅追求工精技巧,还追求其题材所展现出的源于大自然的勃勃生气。

白玉透雕花鸟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辽、金、元民族的审美喜好深受北方特有的草原、山林的影响,蓝天、白云、飞鸟、狩猎这样的阔野生活,浓郁的民族特色、淳朴的自然情怀在玉炉顶上充分体现了出来。表现北方民族山野生活的“春水”和“秋山”题材,在元代依然被广泛使用。春水纹主要是表现海东青捕捉天鹅或大雁的场面。辽金时的春水纹炉顶充分使用浅浮雕和镂空等技法,雕出天鹅、海东青和荷叶、水草等纹饰,动植物刻画准确,故事情节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

青玉透雕鹘啄天鹅纹炉顶  金  故宫博物院

白玉春水图炉顶 宋-金  宋代玉器艺术馆

长4.5cm、宽3cm、高5cm。白玉,局部受沁。主题镂雕莲池中一只海东青从天而降,两只天鹅择路奔命,头已扎入莲池底部,场面紧张,扣人心弦。天鹅羽翅写实,刻画精细,线条一丝不苟。顶部有一朵盛开的莲花。下部有四孔以供固定。

白玉透雕春水玉炉顶  元  广东省博物馆

通高4.5cm,底宽5.6cm

“秋山玉”表现的是女真族秋季射虎哨鹿狩猎活动的情景,称为秋捺钵,也称伏虎林,皇帝每到深秋季节,要率众官侍从进行射虎哨鹿活动。“秋山玉”多为山林题材,图案为山石、柞树,有的虎鹿并存,有的双鹿伴游,有的双鹿挡虎,还有的柞树藏虎,最为常见的还是山林群鹿图。在雕琢技法上,常留赭色玉皮巧作秋色。

青玉透雕山林群鹿人物纹炉顶  金  故宫博物院

秋山玉炉顶  金 上海博物馆

长3.9cm,宽2.3cm,高4.2cm

在表现手法上场面不像春水玉残酷无情,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

秋山图玉炉顶   元  武汉博物馆

群鹿纹玉炉顶  辽金  中国国家博物馆

白玉柞树群鹿图炉顶  辽金  故宫博物院

青白玉秋山纹炉顶  宋-金  宋代玉器艺术馆

长5.5cm、宽2.5cm、高5cm。玉青色,局部有黄色玉皮。立体镂雕三只形态各异的鹿在柞树林中,柞树叶利用了玉皮的黄褐色,表现出山林秋色。背面有一颗山楂树,枝头果实数颗。一侧有两朵灵芝,底部有三对牛鼻穿孔。

而除了海东青捕鹅、秋林双鹿等经典纹样外,宋元玉炉顶对这一类题材进行了大量补充,野趣也更加浓烈。比如荷塘鹭鸶玉炉顶,其主题图案往往为夏日池塘中,荷叶迎风翻卷,水草枝梗蔓延茂密,鹭鸶则藏身荷花与菰草丛中,或伫足抬头巡视天际,或躬身低头觅食,或回首注视四周环境,姿态各异其趣。

白玉透雕荷叶鹭鸶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荷鹭纹玉炉顶 辽或金  故宫博物院

高5cm,底径4.3×4.7cm。白玉,局部有黑斑。器立体镂空出荷花、荷叶及芦苇丛中的一龟和五只鹭鸶纹。五鹭鸶形态各异,或昂首挺立,或侧目而视,或曲颈缩脖,或伸头窥探。黑色的乌龟于一片肥大的荷叶上趴着,口吐两朵黑色的云气飘飘升起。此期玉器惯用玉材原有的外皮、色斑或玉本质的色差,雕出色彩变化的形象。此器中龟吐乌云即一例,“有巧夺天功”之妙。

透雕莲鹭纹玉炉顶  元  上海博物馆

高4.6cm,底径3.8-4.6cm。出土于上海市青浦区,座下有四对穿孔。采用多层次镂空技法雕琢而成,以莲叶作顶饰,下部雕鹭鸶两只穿行于芦叶水草中,一只仰头伸颈,回首张望,另一只低头饮水。莲鹭纹不仅具有装饰意义,同时寓意着“一路连科”的期望,为古代读书人的文房装饰所好。

玉莲鹭纹炉顶  元  海宁市博物馆

炉顶通高3.4cm、底座呈长方形,长3.5cm,宽2.5cm,厚0.4cm。2003年硖石东山智标塔地宫发掘出土。底面近中部有两个用作穿系的透孔,直径0.4cm。

莲鹭纹玉炉顶  元  元大都遗址出土

多层透雕,荷叶宽大,一只鹭鸶衔莲,寓意一鹭连科,科场得意。

莲荷鹭鸶纹玉器纽  元  北京艺术博物馆

长4.2cm、宽3.4cm、高3.8cm

白玉荷叶鹭鸶纹炉顶  金  故宫博物院

玉镂雕五伦纹炉顶  元  清宫旧藏

高5cm、底径3.7×4.6cm。玉料灰白色,似经火烧所致。器圆形,镂空雕刻立于花叶丛中的五种禽鸟。玉鸟中有占据显著位置的孔雀,有曲颈弓身的鸳鸯,有鹤立鸡群的仙鹤,有口衔花草的鹡鸰及高站枝头的黄莺。

白玉鹭鸶纹炉顶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此外,还有鸳鸯卧莲、五禽秋葵、仙草灵芝、山林群鹿等等,不仅仅具有北方民族特色,也同样融合了中原文化中传统的山林雅趣。

白玉鸳鸯衔莲炉顶   宋  故宫博物院

高5.2cm、长5.2cm、厚3.4cm

鸳鸯荷花玉炉顶 元 浙江省博物馆

纵3.4cm、横5.3cm、高3.8cm

甚至原本是帝王之属的龙,也不再是堂堂威严,而是被设计成了穿花、抱石这样的姿态。

白玉龙纹炉顶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长3.7cm、宽2.7cm、高3.9cm。白玉,局部留皮。多层镂雕行龙穿行于果林之中。龙首回望,吻部上翘,鬃毛飞扬,龙尾上卷,整体作行走状。龙前爪下有一枝利用原皮巧雕的灵芝。底部有两对可供穿缀固定的孔。

青玉透雕蟠龙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高3.7cm、长3.7cm、厚3.5cm

白玉龙穿牡丹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龙穿牡丹纹玉器纽  元末  北京艺术博物馆

长5.7cm、宽3.9cm、高5.3cm。青白玉质,局部有黄色斑。器底部椭圆形,嵌于一木座之中。

白玉镂雕龙穿牡丹炉顶   元   广东省博物馆

高8.4cm,宽6.8cm。青白玉。立体圆雕。长方椭圆柱形,玉钮通体深层镂通雕,留玉皮巧做花卉,枝叶茂盛,五爪双角苍龙,凤眼怒珠,细颈,发向后散披,身粗壮有力,贯穿于花草丛中;器平底,中部有四眼,直径约为0.4cm的小孔,可为穿绳作附它物之上起加固之用。

白玉云龙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高4.7cm、底径4.5cm。器立体镂空,形如圆柱,在一环形托上,透雕一整体蟠龙,形作圆凸眼,长眉,双角,两绺长发后披,每爪四趾,躯体盘绕,背饰火纹,并有灵芝形云朵环绕。托底部等距对穿四对隧孔,用以穿缀。

其他螭龙、神鸟、神兽更是运用广泛、刻画细致。于缈缈烟云中,螭龙、神兽若隐若现、矫首蜿蜒,似乎穿行于层云叠嶂之中,煞为瑰奇。

白玉双螭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青玉灵螭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白玉透雕神兽纹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双獬豸玉炉顶 宋-金 宋代玉器艺术馆

长3.9cm、宽2.6cm、高4.2cm。青花玉,两只头尾相接的獬豸巧雕而成。獬豸鬃发后扬,肩部有火焰纹,如意形尾巴上卷。其中黑色獬豸口衔灵芝,白色獬豸口衔仙草。

玉神鸟纹炉顶 辽-金 故宫博物院

高4.6cm、底径3.6×4.2cm。器立体镂雕三层纹饰,外两层为仙草灵芝纹;里面一层为站立且神态威严的“迦楼罗神鸟”,作两前爪置于尖喙下,头露出于灵芝纹外,面廓似猴脸,锁眉,目视前方。器底边隐起莲瓣纹一周。中心琢有相通的圆孔,孔两侧又各钻一对穿孔。此炉顶在原清宫时结有一黄布条,上墨书“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七日收热河带来白玉玲珑炉顶一件。”是知此器原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存放,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转入清宫。并知最晚在清代已正式定名为炉顶。

白玉狮炉顶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长3.3cm、宽1cm、高3.2cm。白玉质地,圆雕。狮昂首挺胸立于踏板上,双目圆瞪,呲牙咧嘴,鬃发后扬,脑后一对招风耳。身上以细密短线刻出皮毛,尾巴细长卷曲。这种踏板制式在唐宋时期多见,用以保护凌空的四足,使之不易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玉炉顶上表现的自然界的动物、花草元素,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更加注重场景和故事性,这一点与辽金时玉器的风格明显不同。比如松下高士饲鹤这样的题材,通景立体镂刻竹枝、松树,高士、侍童等穿行其间。整体构图描绘了一个仲夏午后,一位高士持盘喂食一鹤,侍童持葫芦施水。鹤旁有一鹿立于树丛芝草之中,垂首微嗅,温顺中夹有一丝警觉性。这样的构图一气呵成,意境优雅自然。

青玉鹤鹿人物炉顶  宋  故宫博物院

此外,宋元玉雕中普遍呈现的吉祥题材,也为玉炉顶增添了不少情趣。如童子、松树、鹤鹿无不呈现其中,全方位、立体式的雕工,情景交融的题材纹样,充满自然情趣的审美意象,将这些完美地组合在小小的玉炉顶上,也就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玉图画。

白玉双童炉顶  元  故宫博物院

高6.3cm、长5cm、厚2.4cm

白玉高士抚琴炉顶  宋  故宫博物院

青玉鹤鹿人物炉顶  宋  故宫博物院

青玉鹤鹿人物炉顶  宋  故宫博物院

将这些炉顶置于香炉的盖子上,炉内焚香,轻烟缓缓溢出盘旋在玉炉顶周围,真是仙境一般的景致。

玉帽顶

元人在面对大量宋代玉炉顶时,不免有出于装饰心理将其改制为帽顶,其后被人误以此类玉炉顶为帽顶。明人文震亨在其所著《长物志》中谈到:“古人彝鼎,具有底盖,今人以木为之……炉顶以宋玉帽顶及角端、海兽诸样,随炉大小配之,玛瑙、水晶之属,旧者亦可用。”

明·文震亨   《长物志》

然而,对于炉顶是由宋玉帽顶改制一说,与文震亨同一时代的沈德符却并不认同,他在《万历野获编》中有言:“近有珍玉帽顶,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者,价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彝盖上嵌饰也。问之,皆曰:'此宋制’。又有云:'宋人尚未辨此,必唐物也’。竟不晓此乃故元时物。元时除朝会后,王公贵人俱载大帽,视其顶之花样为等威,尝见九龙而一龙正面者,则元主所自御也。当时俱西域国手所作,至贵者值数千金。本朝还我华装,此物斥不用,无奈为沽客所昂,一时竟珍之,且不知典故,动云:'宋物’。”

现在看来,沈氏之说更为可信,因为宋代帽子并无以珠玉为顶者,只是到了元代,帽式改变,才出现了帽顶一物。元代的帽子比较独特,与此前各代没有任何传承性。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载:“成宗大德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刺石一块于官,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十四万锭,用嵌帽顶上。”另有“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待,风吹坠石上,击碎御赐玉顶”。可见元人有在帽子顶端装饰宝石、珠玉的习惯,而且其形制与后世的炉顶颇为一致。这一点从元代皇帝的画像中可以得到印证。另外,已经证实的是,目前发现的元代墓葬中出土的炉顶类器物,就是当时的帽顶。”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像

但其实现在要区分是炉顶还是帽顶,可看下面是否为平底、是否有象鼻穿。宋代的这类器物大都平底无隧孔,可知为炉上之用。当然后世如元代也有将宋代玉炉顶改为玉帽顶,也有明代将元之帽顶用作炉顶,但终不离宋代炉顶之大小形态。

白玉鸳鸯帽顶  宋-元  宋代玉器艺术馆

白玉鸳鸯衔莲帽顶 (两件)  宋  故宫博物院

高4.5、长5.5、厚4cm|高3.5、长4、厚2.7cm

无锡元代钱裕墓出土的白玉半圆形纽应为帽顶,高3.5cm,宽5.1cm,厚2.5cm,重80克,白玉质,表皮微有黄土色沁。光素无纹,表面抛光较亮。底部收敛,椭圆形底部上有一对象鼻穿,靠边缘处有一深铊痕。

白玉半圆形帽顶  元  无锡博物馆

此件玉帽顶光素无纹,与常见镂空透雕或浮雕玉图画的帽顶不同,但却与元人画像上相似,是目前唯一一件出土的光素无纹的帽顶,当是反映元代玉制帽顶的另一种类型。

后来这些玉质精美、刻画细致的玉帽顶还漂洋过海,风靡于朝鲜。士人官员头戴的黑笠上即镶有玉帽顶,当与元或明代服饰有所借鉴与参考。

古代朝鲜士人镶玉黑笠及带黑笠官员画像

总之,帽顶、炉顶的区分问题较为复杂,《中国玉器赏鉴》书中李斌芬先生论述说:“至少在元代已出现此类器物。更早的可推至宋、金时期,有些可能是随身的装饰品,包括帽顶,到了明清两代,则大都作为炉顶之用”。在此我们大胆以为,宋金之时盛行焚香雅事,故而香炉使用频繁,这时应皆为炉顶广泛运用于炉盖之上,而到了元朝之后由于文化差异而将香事之炉顶改为帽顶装饰,这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