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论死刑的语言与方法 | 李子·早茶夜读

文  |  李子
在线教育实践者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李子。

本月的阅读,一下进入了我的阅读盲区——我的确在阅读中国通史时,曾注意到刑罚的变迁;我的确在阅读诸如二战材料时,注意到某些极刑——但我的确没有想过要阅读一本和死刑相关的法律书,而且,我也并没有慎重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开始阅读《死刑的温度》,开始了解具有律师、法官和法律学者多重身份的作者,他是如何探讨这个问题的——他的目的非常明确,死刑应该废除,中国应该往前走更远,而中国当下已经落后很多。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接触这个话题时,第一反应也是自问立场。我是赞同死刑亦或赞同废除死刑?此时往往马上就会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新闻上所知案例和舆论),以及我们被社会文化和个性所影响的思维模式,会展开若干理由,逼近自己要主张的点。

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当我想稍稍正式了解一下这个领域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我作为个体原生的感觉也可能很重要——但远远地不够,如果要谈论死刑。

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非常审慎的了解它,理解它,才能更好地谈论它。

我们谈论死刑时,应该主动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方法。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应该怎样来认识死刑这个课题呢?我画了一个自己可以作为认知和阅读抓手的概念图——用它作为我的起点:

虽然我们常常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死刑个案案件带入,然后对司法过程和结果有了一个感受,于是就会说死刑的法律制定哪里有问题,执法过程中哪里有问题——甚至直接给出自己的情感倾向:判轻了,不公!亦或:判重了,不公!亦或:舆论胜利了,正义得到了声张!

但是,当我们由一个个具体案件带来的认知或感受,直接介入评价死刑法律的制定或执行时,我们还是应该审慎的审视自己使用的语言和方法基础。至少我们应该自省:我们的立场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辨,我们的建议没有经过系统的了解、理解的专业支撑,我们进入了一个专业领域,但没有经过专业的准备——我们自己的路径,是不成熟的。

我们拿《死刑的温度》这本书中提出几个典型案例来看。

第一个案例是2000年在南京居住的德国人普方一家四口惨遭灭门的惨案,凶手是四个来自苏北的无业青年。他们本来是潜入住宅盗窃的,但由于言语不通,惊惧之中,他们杀害了这一家人。案件的审理,以中国的法律当然是要判以死刑:杀人“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但普方德国的母亲(一说是普方妻子的母亲)给法官写信,要求不要给四位年轻的凶手判死刑。一方面德国没有死刑,另一方面,他们注意到这四位年轻人来自贫困的农村,普普通通并不穷凶极恶,而且没有接受好的教育。虽然如此——但案件发生在中国,肯定最后是以我国法律为准。四个年轻人判了死刑。可是普方的一些朋友和同乡并没有终止行动,他们建立了一个基金,用于帮助苏北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这让我们看到了悲剧被超越的一面。

第二个案例是中国河北的一个案件。2008年河北青年宋晓明因为债务纠纷刺死了马某一案,马某的母亲梁建红最终谅解了凶手,向法官求情的前提下,法官轻判宋晓明12年有期徒刑。梁建红超越了自己失去儿子的痛苦,在家人都不同意的情况下,她坚持“我生的我养的,我来拍板”,而最终对凶手做出了谅解。而谅解的基础,就是梁建红朴素的观念:人死不能复生,(凶手)他还年轻,枪毙了又有什么用?不如救他,就当做行好了。

第三个案例来自作者亲自辩护的案件。作者在十余年的文字或演说中经常提到,这个案件是他湖南同乡刘某2004年求助他的一个刑事案件。刘某丈夫的弟弟周某,因为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批捕,最后因为是“假释期间再犯罪,而且伤害死了人”,被判处死刑。中间曲折无比,让我们从一个律师视角,看到了在地方,死刑从案发、审理到中间拉锯,以至于最后还是事与愿违的被判处了死刑的复杂的、也充满偶然因素的过程。就犯罪本身而言,周某和死者双方都有过错,周某是激愤下用水果刀捅伤了死者,而死者死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伤后在医院就医时,医护处理有问题(没有发现和处理腹部脏器受伤)而最终死亡;周某之前曾因跟随盗窃而入狱,此次处理矛盾问题时因为在假释期间还曾主动寻求警察出警的帮助(因为警察没有出警而街道上偶遇死者出现了后续纠纷)。中间最为可叹的是双方的人情,乃至法官都知道这个案件的来由轻重,但还是戏剧性的经历了亲属和解的错位与死刑复核的错位。这种错位和详细的过程白描,让我们理解“死刑”不都是穷凶极恶板上钉钉——而确实有着一系列现实的复杂和偶然。

第四个,我们再看一个荷兰的案例,一位穆斯林移民因为宗教亵渎的理由,谋杀了一位荷兰的著名导演。而且在法庭上,凶手没有任何悔改,对死者母亲还说“我一点都感受不到你的痛苦”。最后,凶手被判终身监禁——这已经是荷兰最重的判罚了。在荷兰当地,凶手的确激起了民愤,但民众并没有对判罚有异议,而是在其它各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每一个案例,都有非常大的不同。诚然,因为作者的观点与价值立场,我们注意到各个维度的分析,作者都会导向对死刑的慎重并要走向废除;但我们至少看到了,死刑案件是非常复杂的。

作为个案,我们普通人并不能介入,也不应该介入。我们会通过公告,通过新闻,通过舆论进行观察,进行讨论——但我们不应该基于一个个案来谈一项基本法律的废兴。

如果我们来谈论死刑是否需要废除时,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条目,具体的执行环节,来看看不同罪名的大量案例。我们可以用大量的案例,来拆解具体而微的点,并用系统的分析、探讨,来理解这个微小的点。有了具体而微小的认知,才能够展开大概念的、宏观的感受和建议。

这期间,还有众多不同层次的维度需要展开——就如《死刑的温度》中所探讨的,它有着各个专业的维度,哪怕如死刑的执行,是枪毙还是注射,注射是用死刑车还是固定处所,哪怕是死刑执行前,罪犯还有没有生育权,有没有基本的人权关怀,哪怕是在案件的审理和判罚过程中,亲属谅解甚至经济赔偿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需要进入相应的专业领域。

这其中,我相信有相当的法律学术研究,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法律人也应该做更多的普及性工作。

如果我们进入的角度是情绪的、文艺的,我们讨论的是悲惨世界冉阿让的宽容,我们讨论的是亲属对悲剧的超越,我们讨论的是人性的闪光点——但我们应该适当把这种情绪,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剥离,和立法剥离。

这个时候,我们讨论的社会和文化层面,或者说,讨论的是民意的影响。就如法学家所说的,可能一场专业演讲,一个专业活动,远不如一部讲死刑复杂性的电影,来对民众动员的好——但讨论这些话题时,我们可以讨论社会的方方面面,却不要裹挟立法司法的立场。

《死刑的温度》,从题目来看,这是一本普及性的书籍,我不会轻易的赞同它,但很多年后我会说,是它帮我打开了思考的缝隙。而这一刹那,是我进入一个新世界的起点。

杨早新书

绿茶新书

邱小石新书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
本期编辑:白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