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从痰论治四法

I导读:多数医家认为湿为带下病主因。殊不知,湿邪久留,亦必凝聚而成痰。若痰浊流注下焦,伤及任带两脉,致使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带下病发矣。本文作者又将痰细分为四类:湿痰、寒痰、热痰、痰瘀,并对应性的采用燥化湿痰、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化痰逐瘀四法,可收到满意疗效。

带下病治痰四法

作者/程运文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治痰四法治疗带下病,获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燥化湿痰法

适用于湿痰下注,任带失固之带下病。证见带下量多,质粘如痰,色白,有秽气,胸闷不舒,纳谷不香,嗜卧倦怠,或头晕头重,心慌心悸,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方用《症因脉治》之平胃导痰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橘红、茯苓、半夏、枳壳)加椿根皮、炒苡仁等。

例1:方某,38岁。工人。1981年8月3日初诊。患带下病4月,经治效果不佳。带下量多,质粘稠,色白,有秽气,腰酸,纳呆,头昏重,舌淡红、苔白腻,脉滑。证属湿痰下注,任带失固。治拟燥湿化痰。

茯苓30克,炒苡仁、椿根皮、苍术、厚朴、陈皮、姜半夏、枳壳各10克,橘红、制南星各5克,炙甘草3克。5剂后,带下减少,诸症缓解,腰仍酸。上方加川断、白术各10克,又服10剂,带下正常,诸症消失。

(二)温化寒痰法

适用于寒痰下注,任带失固之带下病。证见带下量多,质粘稠如稀痰,色白,畏寒,四肢不温;或伴小腹疼痛,喜按,得温痛减;或伴溲清便溏;或经行愆期,色暗红,舌质淡或暗红、苔白腻,脉沉滑。

方用理中汤合二陈汤加减。

例2:张某某,45岁,农民。1978年5月21日初诊。患带下病半年,经治效不明显。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如稀痰,少腹冷痛,得温痛减,四肢不温,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证属寒痰下注,冲任失固。治拟温化寒痰。

茯苓30克,干姜、制附片、法半夏各20克,桂枝、苍术、白术各10克,制南星、橘红各5克。5剂后,带下已少,少腹冷痛止。药症相符,又服14剂,诸症消失。继用肾气丸善后调理,随访1年未发。

(三)清化热痰法

适用于热痰下注,任带失固之带下病。证见带下量多,质粘稠,色黄,甚则黄绿如脓,有腥臭气,小腹胀痛,伴心烦口苦粘腻,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用芩连温胆汤加山栀、椿根皮、瓜蒌皮。

例3:朱某某,42岁。营业员。1983年9月6日初诊。患带下病2年,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带下量多,质粘稠,色黄,气味腥臭,小腹胀痛,大便干结,心烦失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热痰下注,冲任失固。治拟清化热痰。

全瓜蒌、茯苓各20克,椿根皮、黄芩、姜半夏、枳壳、浙贝各10克,黄连、竹茹、胆星、生甘草、橘红各5克。7剂后,带下减少,诸症缓解。药已中病,再予7剂,带下正常,诸症悉除。用参苓白术丸,善后调理1月。随访1年,带下病未发。

(四)化痰逐瘀法

适用于痰瘀互结,损及任带之带下病。证见带下量多,质粘稠,夹有血丝,色或白或黄,下腹胀痛或刺痛,拒按,或可触及癥瘕包块,舌质暗红、或边有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或滑或涩。

偏寒者,用二陈汤或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偏热者,用芩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加减。

例4:王某,39岁,农民。1983年7月13日初诊。人工流产后而致带下量多,质粘稠,色黄,夹有血丝,少腹刺痛,舌边有瘀斑,苔黄腻,脉滑。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证属热痰与瘀血互结,损伤任带。治拟清化热痰,活血化瘀。

黄连、竹茹、胆星各5克,浙贝、姜半夏、黄芩、三棱、莪术、丹参、郁金、川牛膝、枳实各10克,瓜蒌皮20克,生牡蛎30克(先煎)。10剂后,带下量减,诸症缓解。上方加白术10克,又服15剂,诸症消失。后服健脾丸1月,善后调理。随访1年,身体健康。

(五)结语

《妇科玉尺》谓:“带下之因有四……一因胃中湿热及痰,流注于带脉,溢于膀胱,故下浊液也。”证之临床,诚如斯言。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或外感六淫及饮食损伤脾胃,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得正常运化,或水湿内停,凝聚而为痰。带下病主症为带下量多,带为阴湿之物,故多数医家认为湿为带下病主因。殊不知,湿邪久留,亦必凝聚而成痰。其随气升降,流动不测,无处不到,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内而脏腑,外而皮毛,变幻百端,产生各式各样病症。

若痰浊流注下焦,伤及任带两脉,致使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带下病发矣。故《女科撮要》认为,带下乃“湿痰下注,蕴积而成”。对于痰浊下注而致带下病的治疗,固当以化痰为主。然人体脏腑有阴阳盛衰之别,痰亦有湿痰、寒痰、热痰之异;痰停下焦,阻滞血运,而致痰瘀互结。故其相应治法则有燥化湿痰、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化痰逐瘀等治疗法则。

本文摘自《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第3期,作者/程运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医案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有名的经典方剂,出自于<医学心悟>,具有熄风化痰.健脾祛湿的作用,治疗风痰上扰所导致的头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等症状.现在医学中的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 ...

  • 梅尼埃病效验良方

    梅尼埃病即膜迷路积水综合征,其病因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导致前庭感觉器官功能障碍,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晕眼花等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发病年龄以中年人多见,男女 ...

  • 主任医师整理奉献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病300例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使人体肝肾阴阳失调,形成了下虚上实的病理改变. 临床上根据其发病特点将本病分为: ...

  • 脑脱髓鞘、脑梗后遗症诊治

    老年女性,脑脱髓鞘.脑梗,一诊时自述记忆力减退,头脑昏沉.晕.前额沉重感. 吴老师处方: 炙黄芪45 白术9 川芎20 当归6 升麻6 柴胡6 天麻10 制半夏15 炙甘草3 泽泻20 盐杜仲20 远 ...

  • 人间痴狂,皆因痰!治精神分裂的专方,泻火、平肝、祛痰,渡众生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 ...

  • 常山理痰结治温疟,木贼去目翳疗崩漏 | 本草江湖第1527期

    常山 性味归经:性寒,有毒:味苦辛:归肝.脾经.功效:除痰,截疟:治疟疾,瘰疬. 猫儿刺 八角金盘 木贼 别名:千峰草.锉草.笔头草.笔筒草.接骨草.马人参等.味甘.苦,性平.具有疏风散热,解肌,退 ...

  • 浅析“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痰由多种原因而致,但总责之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治痰以治气为先,从补气.化气.理气.降气四着手,常可获较好的疗效,临证中诸多验案都说明了此理. <丹溪心法>云:"善治痰 ...

  • 张仲景钟爱的“刷痰”药治多痰、胸闷、胃胀,乃药中奇葩

    本文理论依据:<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中华药海>.<中华临床中药学>.<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实用中药辞典>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

  • 从气痰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气痰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靳天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具有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餐后腹 ...

  • 真正的实战:肝硬化腹水中医论治四法!

    论文写于十六年前. 本人在当时医院领导和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并报请卫生局批准,开设了中医肝病专科门诊. 这篇论文就是将那几年个人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点滴经验作一个初步总结.此次公开发出,愿为中医临床治疗危 ...

  • 痰堵经络, 所以半身不遂! 讲一张方子, 除经络痰湿, 治中风, 请你体会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

  • “百病皆生于气”,从气痰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具有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餐后腹胀及早饱等.本病虽不属危急重症,但发病率高.病情顽固,严重影响患者 ...

  • 中风病从痰论治

    第一条,中风的关键是痰浊闭塞.刚才讲了病因病机:有风.有火.有痰,这三个证里面关键就是痰,这个痰不清,病人好不了,抢救成功率很低,所以中风的治疗原则一定要改过来,改成豁痰开窍.这是一个新的思路,豁痰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