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期/王艳锋散文《爸,抱抱》梁剑清读
梁剑说:石岗老师有篇名文《艳旗飘飘》,介绍著名的书法家王艳旗老师,无独有偶,我也有个老同学,王艳锋,并且他俩哪里还真有点像,不会是几十年前失散的兄弟吧。上中学时,我也有好奇,一个男人,叫这么个名字,别人都是先锋、俊峰什么的,你个艳锋......中学毕业后,与艳锋少有联系,只知道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干得很不错,一堆的高级头衔,后来还知道,在业余,他还是一个文青,写文、摄影、旅游,兴趣广泛,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他一篇描写父子深情的散文。
爸,抱抱
王艳锋
一直以来都想写些东西留住童年的回忆以作纪念,却无奈总是一推再推,临近父亲节实在内心催逼煎熬,强迫自己坐下来静下心,撕开多年尘封的记忆去寻找着……
老爸今年76岁,和老娘一样腰健腿勤,脑聪目明,他们都是陕西师范大学六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善良热心,老实勤奋,有着中华儿女那种无论多大苦难都能抗住并且生存下去的倔强和顽强!我常常诧异他们能在一次次绝望中满怀希望地过下去,这种倔强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深入到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浸入到我行为处事的每一个思想。
(你咋长成这了,一看就是老爸惯的)
去年从老家把父母接到北京,故宫、天安门、雍王府、国家博物馆等等狂遛一遍,烤鸭、炸酱面、豌豆黄、芸豆卷等等齐撸一圈,颇有“游山玩水、吃香喝辣”尽孝报恩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逛完北京回山东,我就陷入开会、考察等紧张地工作中,有一搭没一搭地陪他们吃吃饭转一转,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泰山……,直到有天他们住烦了想家了,于是就给他们报旅行团去胶东旅游一圈然后从大连直接回陕。在济南西客站,看着爸妈花白的头发,突然勾起儿时很多回忆,有些酸楚的味道,就像老北京的豆汁……
我小时候,爸爸在西安工作,妈妈在咸阳工作,爸爸是高校老师,妈妈是中学老师。幼儿园时,有次跟爸爸从西安准备回咸阳,爸爸刚发工资心情很好,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想吃米饭炒菜,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北方大米很少很紧俏,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重大喜事时才能吃到。爸爸带我去了东大街一家我从来没有见过那般高大繁华的餐厅(依稀记得好像是西安饭庄),那里人很多,怎么叫工作人员都不理人,爸爸要了两个菜,我只记得有道“鱼香肉丝”,之所以记得这道菜是因为我翻遍了整个盘子都没有见到一丝儿鱼肉,哪怕是鱼尾巴,我嘴里嘟囔着“骗子”,却美美地享受着我人生第一次下馆子的美味佳肴,并体验着满足的骄傲、自豪。出了餐厅爸爸突然发现钱包没了,他紧张地拉着我跑回餐厅找遍了地面的每一道缝隙,问遍了附近每一个客人,最后,爸爸就像被人抽了脊椎骨一般无精打采、痛苦无助地卷曲佝偻着身躯,仿佛一下老了很多,我又后悔又自责又害怕地抱着爸爸,哭着说“爸,你别急,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挣好多钱给你和我妈,养活你们,天天带你们吃好的”,爸爸抱着我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好,我等着你长大了养我和你妈,带我们去吃好的!”,然后扛起我逗着我回家了,再后来的事情我吓得完全不记得了。每次想起这事儿,我都深深懊悔自责,都怨我嘴馋才害得爸爸丢了钱包,那是爸爸两个月的工资,是我和姐姐的学费还有老太(爸爸的外婆,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药费以及家里的生活费。这个场景直到我38岁时还经常出现在我梦里,着急的我大汗淋漓地醒来帮爸爸找钱包,就是到现在,每次看到“鱼香肉丝”这道菜,我都有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感。
爸爸每周五傍晚从西安回来,周一一大早就回去。那会儿我四岁,姐姐六岁,每周五放学姐姐就带着我到妈妈单位的南大门口等爸爸,印象里我们要走好远的路,路两边都是整齐高大的法国梧桐,秋冬季满地金黄的落叶,风吹卷起漫天黄叶呜呜怪叫,一声接着一声,麻黑的夜色下没有别人了,寂静里偶尔几声乌鸦的叫声,遥远处几点灯火摇曳,忽闪着吓得我死死攥着姐姐的胳膊,姐姐哆嗦着紧紧地搂着我,两双眼睛紧张又期盼地盯着大门外面,眨都不敢眨一下。看到爸爸了就欢呼雀跃地喊着“爸,抱抱”扑到爸爸怀里,抢过提包翻着看有没有好吃的,然后爬到爸爸的肩膀上坐下,得意忘形地大喊大笑着回家;要是没有看到爸爸,我们就一直等到在妈妈反复催促回家的呼唤声中大声哭着,失望又期盼地一步一回头的回家,仿佛会有奇迹从天而降似的,就这样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直到爸爸几年后调到妈妈单位,每天都能跟爸爸在一起我开心极了,尽管有时候他会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