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经验 | 理科生跨考上岸华中师大小教 | 398分
(全文共计3000+字,预计10分钟看完)
情况介绍
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专业:小学教育
分数:398分
关键词:理科生、二战、二本
考研情况:一战时差4分未进入复试,二战华师。初试总分398,总排名7,政治74分;英语二77分;333/128分,815/119分。
本科情况:安徽省内二本(理科生)。四级525分,六级478分,获得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证。
政治
资料推荐、课程推荐、复习建议
资料推荐:徐涛的《核心考案》;肖秀荣的《1000》题;徐涛的《优题库》;肖秀荣4套卷、8套卷;徐涛8套卷;腿姐4套卷;徐涛小黄书背诵笔记(或者腿姐的冲刺背诵笔记)。
必听课:徐涛的强化版(尤其是理科生);腿姐的冲刺班。
选择题方面:
一战的时候轻视政治,导致政治和别人差距太大,惨败。政治得选择题者得天下。二战的时候,政治的学习分为3个阶段:
① 7~9月每天一个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主要是刷徐涛的强化版的视频,2倍速(这个看你个人感觉,但是不要一倍速,你会听不完),(马原一定要听!!!!思修可不听,其他科目尽量听,尤其对于理科生)一个章节结束,对应刷1000题,在这期间关注的徐涛的微信公众号,每天跟着徐涛刷真题(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并且关注小白考研公众号购买小程序,中午吃饭的时候刷题(很便宜)。
②9~11月,每天大概一个半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1000题刷了一遍后,换徐涛的优题库,跟着视频,注意总结(徐涛的优题库更新较迟)(不论是二刷,三刷1000题,还是换老师(腿姐/徐涛)都没关系,关键弄清楚知识,错题要注意总结)。我个人觉得1000题的问法太死板了,可能是理科生看不懂。这期间会每天读大概20分钟的背诵笔记,巩固知识点,以及腿姐的微信公众号会推送史纲的总结(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去听)。
③11月下旬~12月考研前,刷上面推荐的真题,题不在多,在精(每套卷子的选择题我都二刷了),明白错题的坑在哪里(知识点不明确的就看徐涛的《背诵笔记》上对应的内容)最后肖4留两套模拟。
时政方面:
我就直接跟着腿姐的冲刺班(这个必须听!!!!),跟着腿姐梳理(这个时候我会把看背诵笔记的时间用来看腿姐冲刺班的讲义)。
大题方面:
跟的肖4(肖爷爷永远的神),(腿姐的冲刺班也会压题,并会给一些套话)推荐跟着b站空卡去背,你会觉得世界不一样了。
总的来说:政治的学习,刷题+错题总结,跟好徐涛哥哥的课,学好漂亮腿姐的技巧,背好睿智爷爷的题,旺仔女孩(腿毛的你)不会输!(这些老师的课的资源很容易弄到,不过还是推荐大家用正版哈~)
英语二
资料推荐、阅读方法
资料推荐:张剑的《黄皮书》,《红宝书》,墨墨记单词,唐迟的阅读视频,刘晓艳长难句,潘赟的作文课(强化班),程思斐的小作文(谭剑波老师团队的)。
阅读:
英语学习主要分成三个时间段。
3~4月,单词每天背诵,墨墨复习,长难句的视频课,自己尝试断句。
5~7月,我接触真题比较早,先从英一的真题2000年的刷(这个阶段不做题,只看阅读A),主要就是积累单词,读懂长难句,不建议每句都笔译,比较浪费时间,可以挑那种一看就不明白的句子进行笔译(这个阶段强调积累)。不懂的单词,直接借助文中背诵,不用单独摘抄。
7~12月刷真题,这个阶段每篇阅读都要掐表完成(15min),就算是猜都要写完。订正时要找到答案来源句(这个阶段的订正可以跟着唐迟的刷真题),暑假的时候阅读技巧班也会更新(我自己英语做题技巧还可以,就没听,直接看的别人的总结,这个课因人而异,最好都听一听)。刷真题的顺序先刷英一的真题,进入9月后换英二的真题(记住掐表),从第一遍订正时,就要明确他的错误类型以及答案来源句,以及其中的词汇(真题单词重复率很高),二刷时,建议把PDF打印出来,对着PDF二刷,还是注意总结和错题(多次错题,可以进行比较,看看自己错的是否是同一类型)(是否需要三刷,看个人了),真题大概留2套,用来考前模拟。
完形,新题型:
大家一直都说完形是性价比低的题型,直接随意选,我个人认为这对于考数学的同学可能适用,但是对于我们教育类,感觉不太行,你必须全面发展,对于完形可以开始的较迟,大概一个星期2篇。
完形主要考察的就是上下文的关系,前期的阅读积累其实让你已经可以读懂完形了,关键就在于训练,掌握感觉(没办法,英语学习就是很玄)新题型是整个试卷做好得分的,性质类似于我们高中的七选五(选标题),这个就要求你有概括能力(对于这两个板块,听课也是个人感觉,一定要自己先做再订正),完形和新题型的开始时间9月中旬。
翻译:大家尽力而为(大家都是平均分)
作文:
我不推荐大家作文开始的太晚,不然任务堆积一起,可以8月下旬~9月初把小作文看了,并总结出模版,大作文跟这潘赟的强化版的课总结出自己的模版(不太建议用王江涛的,不是说不好,东西太多了,性价比不高)(用刘晓燕的也可,但是她的课比较受众很广,会造成拿不到高分的情况,纯粹个人意见,别喷),可以听潘赟的押题班的课,不求压中,给个思路也可。
11月中旬后每周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模拟(用真题就可以了,看看自己总结的模版怎么套)
总的来说:英语的单词背诵一直需要持续到考前(后期可着重背真题里的单词),阅读是重点,不论几刷,总结与复习是关键,作文不要开始的太迟,模版总结后,就可以背诵。
专业课333
复习方法介绍
333的学习分为3个阶段:
4月中旬前:看强化班的课,建议看教原,和教心就可以了(直接强化!!!!),用A4纸画或者平板记笔记,可以及时补充。
4月中旬~考前:背诵,大致的进度是7月份前,4本笔记背完一遍半,等到背第三遍可以两本书一起背,建议教原+中教,教心+外教(这个地方的确没有什么技巧,你只有先会背,才会用)。考频高的知识点一定要熟,低的也不要有盲区,比如今年法案的考察。大概到考前4本书背了有12遍,不过这些都是表面,关键是记忆质量。
9月中旬左右:每天需要抽20~30分钟用来自测真题,时间控制:名词解释5min,简答题10min,论述题20min ,最后留2年真题,用于3个小时的模拟。我觉得平时模拟3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了。(名词解释大概答4~5行,简答a4纸一半,论述a4一面,大致这样)
总结:排除背诵和你谈技巧的都是耍流氓。
核心精神
复习经验分享
资料推荐:陈佑清教授的《有效教学》,罗祖兵教授的《初等课程与教学论》。
一战的时候因为复习有盲区,所以分数不高。815复习尽早,最迟不要超过6月。两次的复习,总结出了一些对于华中815命题的经验:
815共4种题型:名词解释(5分);简答题(10分);辨析题(15分);论述题(20分)。名词解释,简答大部分(大部分,别杠!)出自罗老师的书,出自陈佑清老师书的名词解释课本中通常都没有现现成的答案,且都比较隐蔽,需要学会自己总结。辨析题的考察通常是以对于书中批判的某种观点作为题目,问你的看法,只需要将相应的知识点答上(错误观点+正确观点),论述题通常是一道热点,一道考察两本书的总结(或者其中的一个章节,比如去年考察作业),论述题的答题需要你自己总结一套模版(可以根据书的目录来总结,在目标、内容...因人而异)。
对于两本书的复习,一本求深,一本求全。不论哪本,重点你都需要熟背。比如陈佑清老师的有关有效教学的观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以及罗祖兵老师的生成性教学等等
进入10月就可以接触真题,和333不同的是:关键是弄懂论述题,与辨析题。大概是一个礼拜2套,第一遍搜索相关的资料,并总结出答案,一定要写出来,第二遍的时候从其中脱离出关键词,以及框架。当然,这个阶段有个靠谱的学姐效率,会高很多,自己也可以,加油。对于名词解释和简单题,知道考察的是什么,背诵的时候有意识的多背几遍就可以了。考前一个礼拜,进行一整套的试题模拟,答题时注意排版。理科生不懂这个很吃亏,可以平时多看看那些漂亮的文科小姐姐们怎么排版的。
总结:和333的复习一样,815的复习也强调背诵,不过它更加强调会用,毕竟复试还会用到。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才是重点,这个学妹(学弟)可以找上岸学姐帮忙辅导,或者买他们的笔记(不论是哪种方式,课本是重点,背诵必须要以课本为主,加入自己的理解),大概最后815可以背诵12遍左右。
华中的小学教育这几年来二战率越来越高,尤其到了我们这届,所以能尽早复习就尽量早点开始。考研复习切勿自我感动,比如把笔记做的多么的漂亮,来回的抄写。对于所有的网课,选择自己能接受的就好,要学会取舍,有舍有得。对于文科类的科目,字和思路都很重要,要学会自己总结并且不断的调整自己。研友可以有,一个最好,不用刻意,图书馆里总有人和你一起奋斗!
学习时间分享
ABOUT TIME
暑假前:
7.00~8.00背单词
9.00~11.30专业课333
2.00~4.00长难句/真题
4.10~5.30专业课333
6.30~8.00专业课333
8.00~10.30专业课815
暑假:
6.20~7.10背单词
7.10~12.00背333(教原/教心)
2.30~3.30 真题
3.30~5.30背815
6.30~9.00背333(中教史,外教史)
9.00~10.00背815
10.00~11.00看政治(一天最开心的时候)
9月份~考前:
6.20~7.10背单词,政治
7.10~12.00背333(教原/教心)
2.30~3.30 真题
3.30~5.30背815
6.00~8.00背333(中教史,外教史)
8.00~10.20背815
10.20~11.40看政治(一天最开心的时候)
(时间表因人而定,华中竞争压力很大)
✨送大家一句话: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与欲望,埋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