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压制的张艺谋,正站在《悬崖之上》?

五一档的电影非常拥挤,比长城、故宫还要挤,但好片不多,于是张艺谋携众多老戏骨推出的《悬崖之上》备受期待,只消瞄一眼张译、倪大红、朱亚文、于和伟等名字,大家就会觉得影片有看头。再加上,谍战题材向来需要气氛渲染、表情动作来代替大段独白,显然,这些都是老谋子和老戏骨们的强项。当然,张艺谋是大师级的导演,他始终要面对“深邃表达”和普通观众理解力偏浅的矛盾:《英雄》、《三枪》等大片,很多人直呼看不懂,比《你好,李焕英》之类的娱乐片差远了。而实际的票房状况也有点儿尴尬,同期上映的青春片《你的婚礼》在票房上碾压之。好在,大家依旧相信老谋子和老戏骨们的能力,依旧相信依靠“五一档最佳口碑”,《悬崖之上》终会逆袭。

作为殿堂级的大导演,张艺谋可谓已经功成名就,谈钱、谈名、谈票房似乎都很难刺激到他,而且老谋子一直是时代的宠儿,奥运会、春晚都是他的舞台,这回《悬崖之上》也是的献礼影片,实在也是莫大的荣誉。基于此,张艺谋现在有底气拍点儿自己喜欢的作品,如《一秒钟》,也可以任性地转型玩票,拍点儿“非张氏”电影。

谍战风云,夹杂着美丽的惨烈人生

张艺谋拍谍战片算是比较新鲜的事儿,但谍战片本身并不新鲜,有很多套路可以借鉴。显然,张艺谋也不敢推翻重来,大致遵循着谍战风云的规则,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惯用的表达路线。谍战片里的元素都不缺,有一连串的密码,不仅观众搞不懂,连导演、编辑都糊涂;有酷烈的严刑拷打,张译坐在电椅上,欲崩欲死演得很到位,让人见识到影帝的实力;还有一大批的智商超群者,看到一些烟头、灰尘之类的蛛丝马迹,就能牵扯出莫大的阴谋;同时,敌方阵营里一定会有大Boss,比如倪大红饰演的终极反派,智商和意志力都不输给主角,而且他也是有坚定信仰的人,这倒是让人想起《潜伏》里面的李崖队长:虽然身为反派,却令人无法讨厌,甚至觉得时代亏欠了他们。

正因谍战片有如此众多的套路,张艺谋才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压制自己的风格。此前,我们看张氏电影,总会有非常宏大的场面,而且会有大段的留白,以供观众思考。但《悬崖之上》的节奏非常明快,衔接紧凑,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场面和对情绪的直接表达。

相信大家在观影时,会有一些特定的镜头难以下咽,比如前文提到张译在电椅的表演,有一种受尽人间蹂躏的悲怆感,好像真地要走了;还有筷子直插入眼球,汩汩冒血的画面。这些镜头换了其他导演,估计早就列入限制级了,但经大师一拍,顺利上映。当然,张艺谋在强烈地自我压制之时,依旧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本性,在少量的镜头上体现出强烈的艺术性,把暴力、沉默、美丽融合到谍战风云之中。在一开场的短暂镜头中,观众就能欣赏到漫天大雪的美景。主人公从空中降落,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镜头无缝切换,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相信在这几分钟的镜头内,熟悉张艺谋的人会误以为《悬崖之上》就是一部典型的张氏电影,但随后的观影体验,却令人惊讶:大师是要转型吗?

大师转型,是迎合市场还是悠哉玩票?

九十年代,盗版碟VCD盛行,中国电影市场非常萎靡,大家统一的认知就是:安安静静地在家里看碟就行了。但就是如此艰苦的环境,依旧没能阻挡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艺术追求,经典影片层出不穷:老谋子的《红高粱》充满着强烈的荷尔蒙气息和暴虐之美感,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也是极具想象力的作品。大概是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中国电影市场越发地火爆,观众再不想局限于一个19英寸的VCD屏幕,转而追求更高级的视听享受,再加上媒体助推,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中国电影市场再也不缺钱了,越来越多的演员改行做导演,比如贾玲、陈思诚、常远等,处女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这两年大家反复提及的一个电影概念:工业化水准。

电影的制作流程正在被极致化分工,包括编剧、摄像、道具、特效、宣传等等,都有非常标准的操作流程。如此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平均水准,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规划出票房,但在工业化早期,势必要牺牲掉一些“艺术创造性”。

笔者相信,作为大师级的导演,张艺谋肯定早已觉察到这些变化,也能看到资本力量在电影市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自己做一些转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当然,鉴于老谋子的江湖地位,他早已无意和后辈们争夺五一档票房冠军之类的头衔,而是更看重思想、情感的表达。张艺谋的前一部电影《一秒钟》,讲述的就是电影人的故事,是张艺谋想拍的题材,而这部《悬崖之上》是作为的献礼影片。事实上,有了这些时代背景做备注,张艺谋绝对算得上中国电影的有功之臣,即便他在票房上干不过《你的婚礼》,《你好,李焕英》,也丝毫不会影响其江湖地位,老谋子这一辈子值了。

况且,真要谈论拍摄手法、艺术追求,张艺谋还是非常老辣的:开场的落雪就是一场视听盛宴,摄像机飞速旋转、加速,而后戛然而止,手法干净且恰如其分。此外,谍战片向来不会喋喋不休,正如余则成听闻左蓝去世,只有漫长、惨烈的呕吐动作,比之大段的独白,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显然,张艺谋也深谙此道,他在《悬崖之上》才要求演员们靠表情、动作、沉默来表达,可谓高明。

或许,正是这些艺术元素保留着张氏电影的轮廓。毫无疑问,《悬崖之上》不是典型的张氏电影,我们可以把其解读为老谋子的转型之作,是对资本力量的一种迎合与屈服,同时,我们也能将其视作悠哉玩票,正如金庸写烦了英雄和大侠,最后创作了韦小宝。(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