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代人写诗词如何正确使用“宽韵”
《中华辞赋》杂志“论坛”议题
持续征集中......
论
●参选方式
在文后留言,提出你的思路,包括标题和100字左右的议题说明。
●入选奖励
入选者按我刊标准署名、开稿费,并赠阅当期刊物。
现代人写诗词,分为古韵、新韵两派。然而,古韵一派又衍生出“宽韵”潮流,也就是说,仍然依古韵创作,只是押韵时更加宽泛。然而,这个尺度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呢?怎样算是合律,怎样算是出律?能否探讨出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尺子”呢?为此,我们邀请到诗人、居庸诗社社长金水,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曹辛华,日本友人、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早川太基分别作为诗人代表、学者代表和国外研究者代表,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
金水:每个韵部都有自己的性格、味道
首先说,诗不是应用文。应用文必须规范、统一,让所有人读懂;诗是抒情的文体,创作完全是个人行为,用什么韵是个人自由,只要体现自己个性,什么韵都可以。
但是初学者必须从平水韵入手。因为声韵是语言体系,涉及无数的词组、字境、语感,尤其是入声。北方普通话是演化后的汉语,失去了很多声调。只有深入学习平水韵,才能领会传世名篇的妙处;只有体会经典的妙处,才可能自己写好。目前用新声韵写诗的很少有高水平作者,缺乏语感是其主要原因。
至于我个人用韵,开始写诗的时候书籍很少,什么韵书都没有,所以曾经以《新华字典》为韵,后来买到影印的《集韵》,韵部非常窄,但是也因此发现,每个韵部都有自己的性格、味道,越是窄韵越有特点。后来买到《诗韵》,就自然而然地用上它,没有任何理由。当今涌现出大批90后诗人,他们不仅天赋高,而且阅读量大;他们不必听谁说,也都自然而然地用平水韵,说明平水韵和诗这个体裁是最匹配的。
但是这里又有个矛盾,押韵本来是为了声调和谐,北方人普通话与平水韵不协调怎么办?我觉得基础差的北方诗词爱好者,可以学散曲,一则曲用的中原音韵接近普通话,二则散曲有口语化一格,可以诙谐也可以泼辣,不像诗那么要求典雅,便于通俗普及。
或者跟元朝人创造散曲一样,开创新体裁,作彻底创新。
曹辛华:宽严在己,兼顾今声
一方面,诗词用韵的宽严是属于技术问题,如果不重视用韵格式要求,那么写成的诗词算不上合适、合式的格律诗词,其要求当依古人成例。古人创作诗词大多采用同一韵部的文字来做韵脚。但古人用韵亦有宽者,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就四支、十灰混用。词体尤甚。依方言押韵者有不少。既然古人已如此,今人岂可一味以宽、严来衡作品之优劣。当在保证诗词必押韵的基础上,以诗词艺术的高妙与否为目标,用韵宽、严在其次。如用韵严,艺术不妙,无益;用宽韵,艺术上乘,亦是杰作。
另一方面,今人写作诗词,用韵可考虑去除古时同一韵部今已出现发声不合韵者。古人韵书为其当时之声韵的整理。《切韵》《唐韵》为唐宋人作诗所用者。《平水韵》非唐宋人所通用,只是宋元以后人们刻意为诗词所坚持者。今人若用,则尽可能用古今发声变化小的同一韵部的文字来写诗词。古今音韵变化差异大、今日听来已不押韵者,当尽量避之。要摒弃泥古不化、以唯韵书是选、不考虑音韵发声变异的做法。宽韵,今日读来能合辙悦耳者,虽韵部不同,可用。相反,虽古代韵书同一韵部但今日发声不谐和者,写作诗词时最好不用、不宜以古代韵书为今人之戒律。
早川太基:诗词用韵可以“选择”,需要“选择”
现在不少人都对诗词用韵的问题有所误解,有些人认为使用“宽韵”可以减少创作难度,便于普及,甚至令作品更有“新意”,此说实属荒谬之至。诗词用韵是一种选择性的技巧,作者应该懂得为自己的作品“选择”如何押韵。“宽韵”“平水韵”“中华新韵”与“无韵”等都可以视为选项,而如何选择则完全属于个人自由。诗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押韵能够使作品呈现出最佳效果。
其实关于用韵的宽窄,古人也有类似争议,尤其是在古诗用韵的方面。古体用韵甚至因人而异、因诗而异、因地而异,甚至同一诗人的作品都有可能因时而异。韩昌黎《此日足可惜》、吴梅村《吴门遇刘雪舫》等用韵很宽,与他们大多数诗作的用韵方法大相径庭,这就是他们的“选择”。一般来说,用韵越宽越可以表现奇古、飘逸、疏野与雄浑等超越常规的感觉。诗人应当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意境,选择用韵之法。关于古人这种用韵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包括“古韵”“叶韵”之说的《韵学要指》《古今韵略》《叶韵汇集》等各种书籍。
最后,我个人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先例主义者,古人已有先例者则可以如此,若无则不可如此。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诗人所“选择”的一种审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