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燕燕》/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554期)
凡人者,朝夕相处,纵然深情厚意,皆不以为然也,也许只有在生离死别后,方可想到他(她)的种种的好处来。诗曲尽离情莫不如此。行行重行行,今天与汝别,往后的时日,相聚不知何日了,这一程山,一程水,又怎么道尽我心中的哀怨与离别之情?曾经试着,用微笑与你离别,无奈到最后,泪却随微笑流出眼眶……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红
编辑/清慧
闻天语讲诗经: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在周朝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是可以分别贵贱的称呼,因为在当时,只有贵者有氏,贱者只有名而无氏。
这是一个仲春的早晨,燕子双双呢呢喃喃,比翼而飞.一辆豪华的马车缓缓而行,穿过繁华的城街,走出那城门,顺着郊外的大路前行。紧跟在车后的是位骑马的锦衣男子。
郊外的丛林边,莲池深处,莲荷轻轻举着素净的骨朵在摇曳着。那男子回着凝望着荷花,陷入沉思:想着当年拉着你年幼的双手,一起在池边采莲,那时你总是低头闻着淡淡的荷香,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你低头含羞的样子。而今你竟然长大了,要嫁人了,我的心中是多么的不舍。
车上的盛妆女子,双目盈盈若秋水,而跟车而行的,骑在马上的那个锦衣男子,却是满眼的忧伤和不舍。今年的春光依然明亮,你却要离开我嫁为他人妇,我一步一步送你离去,我应该用怎么样的目光来留住对你的不舍?我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诉说我对你的难分?我该用怎么样的笔墨来描写我心中的落寞?我应该用怎么样的温度护你今世的安然?可你,终将要嫁作他人妇了。我不敢想象没有你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的。车上的女子从车窗探出头来,千叮万嘱地那男子。马停下了脚步,而车子还在继续前行,也许千里的路程终将一别。你已远去,我眼中忧伤的目光化作牵绊的绳子,留住你远去的脚印。男子终于在那渐行渐小的背影中,放声高歌了:燕子展翅飞翔天上,挥动着参差舒展的翅膀。我的妹子今日远嫁,我却只能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纷如雨降……
我们的行人正好行至此处,听到这催人泪下的歌声,立刻用笔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的这首《邶风.燕燕》。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cī)池( chí)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yǔ)。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xié)之颃(háng)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jiānɡ)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nín)。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sè)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勗(xù)寡人。
注释:
(1)燕燕:鸟名,单称燕。燕燕,即燕子燕子。
(2)差池(cī chí):参差不齐。羽:指翅。诗人所见不止一燕,飞时有先后,或不同方向,其翅不相平行。
(3)之子:指被送的女子。于归:指女子出嫁。
(4)野:古读如“宇(yǔ)”指郊外。
(5)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6)将(jiānɡ):送。
(7)伫: 站着等候。
(8)下上其音:言鸟声或上或下。
(9)南(古音您nín):指卫国的南边。一说“南” 和“林”声近字通。林指野外。
(10)劳:忧伤,愁苦。
(11)仲:排行第二。氏:姓氏。仲氏:弟。诗中于归远行的女子是作者的女弟,所以称之为仲氏。任:可以信托的意思。一说任是姓,此女嫁往任姓之国。只:语助词。
(12)塞(sè):诚实。渊:深厚。塞渊:诚实厚道,考虑事情、问题深刻。
(13)终:既,已经。惠:和顺。
(14)淑:善良。慎:谨慎。
(15)先君:已故的国君。
(16)勗(xù):勉励。寡人:国君自谦之词。以上二句是说仲氏劝我时时以先君为念。
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
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
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
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天语赏析:
《邶风·燕燕》作为诗经中重要的诗篇之一,深为后世学者关注。 这是一首极为抒情的卫君(兄长)送妹妹出嫁的送别诗。此诗历来争议颇多,共有四种说法:一为卫庄姜作,二为卫定姜作,三为卫君作,四为薛君作。笔者经过多方考证,觉得是卫君送妹妹出嫁更为人适宜。因其深情的送别,被后人视为万古送别伤离诗之祖。
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
首章以双燕齐飞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同胞别离的愁苦哀伤。表达出送的离别之情,燕燕在诗中多次出现,寄寓了昔日如双燕般相亲相随,而今就要天各一方的不舍之情。在古诗中,燕燕,春去秋来以比离别,燕燕有爱情意;也有双飞意;有思念意;也有难分难舍之意。兴中带比,以乐景反衬哀情,故而“深婉可诵”。
前三章是兄妹送别时的情景,妹妹又要远嫁,同胞手足今日分离,此情此境,依依难别。“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相送一程又一程,更见离情别绪之黯然。然而,千里相送,总有一别。远嫁的妹妹终于遽然而去,深情的兄长仍依依难舍。于是出现了最感人的情境:“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先是登高瞻望,虽车马不见,却行尘时起;后是瞻望弗及,唯伫立以泣,伤心思念。真是兄妹情深,依依惜别,缠绵悱恻,鬼神可泣。
末章写妹妹的美德和别时共相勉励的话。在内容上,前三章节的存在确立了此诗的环境,为末章提供了基础。吟诵诗章,体会诗意,临歧惜别,情深意长,实令人怅然欲涕。
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这三章重章复唱,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
为何兄长对妹妹如此依依难舍?四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由虚而实,转写被送者。原来二妹非同一般,她思虑切实而深长,性情温和而恭顺,为人谨慎又善良,正是自己治国安邦的好帮手。你看,她执手临别,还不忘赠言勉励:莫忘先王的嘱托,成为百姓的好国君。这一章写人,体现了上古先民对女性美德的极高评价。
在写法上,先概括描述,再写人物语言;静中有动,形象鲜活。而四章在全篇的结构上也有讲究,前三章虚笔渲染惜别气氛,后一章实笔刻画被送对象,采用了倒装之法。
天语小诗:
送别
/闻天语
含泪的送别
在古道的长亭边
一步一步的脚印
轻采着时光的船
柳枝上的双燕呢喃
清脆的吟唱
打湿了我心底的
诗篇
我用目光绳索
将你的脚印扯牵
你可知
我的心已成为你
行李的负担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附1、作者简介:闻天语,原名薛鹏飞,美丽的原创生活特邀作家。
生于70年代,曾在《女友》、西安门户网站《古城热线》做过编辑。在《西安日报》,《女友》《劳动者》《大红鹰》等相关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若干。
闻天语自语:余自出校门后,匆匆只为生计奔忙,不知日月为几何,忽惊两鬓萧疏,方感已然不惑,今凉风飒至,年关将至,可叹虚度岁月,甚慕草鞋芒杖,蒲团袈裟,对长松修竹,听鸟鸣溪流,阅两行《金刚》 ,吟数句《心经》岂不快哉!
附2、诵读者简介:薛红:网名:百灵、佰聆,《美丽的原创生活》朗诵者团队成员。
陕西西安人,喜欢音乐和文学,尤其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痴迷于朗诵艺术。在《美丽的原创生活》平台上,与诗人闻天语共同开办有周日学诗经专栏。在“喜马拉雅FM”上有《薛红读诗经》、《薛红读论语》、《中国古典美文诵读》、《个人朗诵》等9个专辑,有朗诵作品三百多个。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陕西赛区(成人组)二等奖;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成人朗诵组优秀奖。
美 丽 的 原 创 生 活
专 注 原 创 文 学 | 分 享 生 活 美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