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神奇疗效(2):三剂中药治愈味觉丧失
我的高中同学,现在已经是我们县公安局重要岗位的领导。有一天突然打电话:我可是给你宣传了,你是“神医”,所以有个事你得认真对待。
我顿时一头雾水:咋回事儿?
交流之下才知道,他家老父亲,已八十多岁,突然味觉丧失了。即便直接把盐放在舌头上,也感觉不到咸味,只是有沙拉拉的感觉而已。老先生是我们县粮食局退休干部,子女都很优秀而且孝顺,所以不用说舞阳县、漯河市了,郑州、北京的大医院也跑了很多趟,但就是查不出来什么问题,所以治疗效果也谈不上。求助过中医,效果仍然没有。
连咸味都吃不出来的感觉,其实是很难受的,再好的饭食也不会香甜了,咱们正常人做饭别放盐就能体会得到。所以老人家很痛苦。年虽耄耋,但老先生性格脾气依然暴烈:虽然检查不出来啥病,我也肯定是得了大病绝症,我干脆绝食死了算了,免得受罪。任子女们怎么解劝也听不进去,所以我同学才哄老人家说:别着急!我给你找个“神医”,是我同学,祖传中医,肯定能给你治好!
我一听就笑了:你吹得太大了!你这样说,我治好了老人家倒好,如果治不好,你岂不是自断后路?接下来还怎么和老人家说?
说虽如此,但我觉得中药治疗这个病应该有效。我们平时上火了,就会口淡乏味。湿气重了,就会不辨香甜。这些都是味觉弱化的表现,只不过味觉丧失是极端表现罢了。所以即便没有见到病人,我直觉的判断,此证恐怕也不离火热或湿郁。
第二天,老先生在女儿陪同下来我门诊。除了味觉丧失外,老先生尚有失眠多梦,其它症状不明显,舌质红苔腻,六脉俱大。诊断为热重于湿的湿蒙清窍、热扰心神。处方以清热解毒、化湿燥湿。取汤药三副,以便服用后复诊方便调整药物。
三天后复诊,疗效出乎意料。两副四煎,服后的第三天早上,第三副第一煎已经准备好而未服,老先生女儿从街上买回早餐小笼包。刚吃一口,老先生就兴奋地说:我能吃出来咸味、香味了!三副药吃完,味觉基本恢复如常。
二诊舌苔有所好转,但仍然舌红、脉大,需要继续治疗。但老先生执意不再服药,说这阵子吃药早就吃烦了!没办法哄老先生说,要不开个泻火茶的处方,也不苦,再泡茶喝几天?好说歹说才同意,开了些金银花、连翘、石膏、菊花、半枝莲之类中药,泡服。
这个病例很具有代表性,足以说明中医相对于西医,在一些功能性病变方面是有优势的。
味觉丧失,西医的认识,是味觉感受器、神经传导、味觉中枢这三个环节中的一个出现了问题。但各种检查、检验都没有阳性结果,如何判断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判断不出来哪里的问题又如何处方治疗呢?无从治疗就不用说疗效了。
中医的诊断,看似粗略模糊,但却是对病人身体状况的整体判断,看似没有专门去治疗味觉丧失,针对性不是很强,但是通过调治身体整体表现出来的不协调、不平衡状态,是从根本上入手,恰恰是“不治而治”,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这就是我平时经常说的,中西医体系不一样,认识疾病、研究疾病的方法不一样,是各有所长,可以互补的。去掉门户之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才是患者之福!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