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九)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06.19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02
释 解
孔老师说:“已经喜好上了'仁之为人’的仁德君子,通过自己的持续的学修提升,自会达到中人的境界。达到中人境界的君子,只有继续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克己复礼,修炼与己之心浑而为一贤者之境。对于这些人,方可谈论境界之上的仁德之境的快乐,唯有这些人方可领悟那些潜藏于内心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深奥的生命境界的愉悦。而对于达于中人境界的君子,如果只满足于当下的成就,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这些人是不可以谈论境界之上的仁德境界的快乐,这些人是无心领悟深奥的生命境界的愉悦的。”
03
释 字
以
《说文》:以: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巳,意巳实也。象形。羊止切。
《广韵》:以:用也,与也,为也。古作“㠯”。
汉字“以”,甲骨文字形是母亲的脐带和头朝下的胎儿相连,表示胎儿已经成形,要降生了。本义是已成形的胎儿。因胎儿借母体而成,由母体而生,故用作动词凭借。引申为用、使用。本章“中人以上(下)”不是“从中人往上(下)”,而是中人通过自身努力而向上,或者中人自身放弃努力而向下,上、下是动词不是方位词。定州汉简中“可”后无“以”字。
语
《说文》:语:论也。从言吾声。鱼举切。
《释名》: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汉字“语”字从言,吾声。本义是忹人谈论、议论、辩论。注意言与语的异同,古代语侧重回答别人的问话或与人交谈,言侧重指主动跟人说话。张舜徽在约注中说,语者,论议谈说之谓也。言己事也,为人说为语,语与言异者,直言曰言,辞较简约,论难曰语,斯为繁富矣。
04
素 说
前一章老师通过修行求道的三种境界的次第的分辨,期望弟子能达于自强不息、欲罢不能的君子境界,让仁德之道通过知、好、乐的修行,从而达成与己之心浑而为一的快乐之境。本章继续教导已达中人境界的好知者的弟子,当以继续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参透仁德大道真谛,直达欲罢不能的君子贤人境界。否则一旦松懈,放弃仁德大道的追求,自会坠落向下,将重回普通人之列。老师说:“已经喜好上了'仁之为人’的仁德君子,通过自己的持续的学修提升,自会达到中人的境界。达到中人境界的君子,只有继续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克己复礼,修炼与己之心浑而为一贤者之境。对于这些人,方可谈论境界之上的仁德之境的快乐,唯有这些人方可领悟那些潜藏于内心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深奥的生命境界的愉悦。而对于达于中人境界的君子,如果只满足于当下的成就,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这些人是不可以谈论境界之上的仁德境界的快乐,这些人是无心领悟深奥的生命境界的愉悦的。”本章是承接前章的教导,告诫弟子仁德境界的达成是由已不由人的,继续和放弃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对于进者,老师将继续以教悔以上进,对于放弃者,老师仍将以教导,只不过是维持中人的教导,让其不坠落退步。从中反映了老师的理性。从弟子的实际水平和动机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本章需要注意对“以上”、“以下”的解读。本章中的“以上”、“以下”,通常都是解读成“自中人以上”和“自中人以下”,将中人理解成“天生之性”,因而本章释解为:“中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在这种释读中,“中人以上的人”是否包含“中人”?这就涉及到“以上”、“以下”的“以”是否含有“中人”自身的问题。如果含自身,那对于“中人”是该语上还是语下?如果不含自身,那对于“中人”该如何教导?(通常人们认为“以上”的“以”含自身,“之上”的“之”不含自身。)结合前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孔子言说教导之义。因此我将“中人”释解为“已经达成君子境界”的“好之者”,“上”释解成“向上之上”,而不是方位之上。我的释解可以合乎孔子的循循善诱,对弟子知、好、乐、贤的不同,而因其材而施以教的一贯。唐文治《论语大义》中言:“语上、语下,自教者而言。以上、以下,指学者之质而言。上知、下愚不数覯。两举中人,见其可上可下,惟在于自奋耳。黄氏曰:'中人以上,是中人而能上进者。中人以下,是中人而下流者。以之训而,详见王氏《经传释词》。’愚案:此说就学力言,尤足警起学者。”亦暗合于我的释读。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