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八佾篇(19)

一原文八佾第三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试解】鲁定公请教孔老师:“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事奉君主,双方都应该怎样做呢?”孔老师回答说:“如果君主能按礼的要求来使用臣子,那么臣子就会用忠诚的态度来奉事君主。”二释字使《说文》:使:伶也。从人吏声。《广韵》:使:役也,令也。甲骨文中“事、吏、使”为一字,“事”是奉命办理事务,“使”是使人为事,《说文》伶也,是摆布,命令之义。对(對)《说文》:對:譍(应)无方也。从丵从口从寸。對或从士。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广韵》:對:荅也,当也,配也,扬也,应也。古作“𡭊”。汉文责𡭊而面言,多谓非诚𡭊,故去其口以从土也。汉字“对”,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高脚烛灯,右边是手,表示手举烛灯,正对着照亮什么,金文将烛灯变成了丵和土。本义为对着,引申为面对、朝向和对手、对策等义。《说文》释“应无方也”,意思是说“有问有答,非一方也”。三素说前一章老师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表达了礼仪制度是用来调和君臣、父子、上下间关系的,以便于人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秩序。作为臣就必须尽臣之礼,这本来就是一个的臣子的尽职尽责。是臣子的应为和该为,不是谄媚、讨好、拍马屁。本章承接前章的臣子的应为和该为,对君主的应为和该为作了诉说。鲁定公问老师:“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事奉君主,双方都应该怎样做呢?”老师告诉鲁定公:“如果君主能按礼的要求来使用臣子,那么臣子就会用忠诚的态度来奉事君主。”这里可以看到老师所讲的君礼臣忠是礼对君臣双方的要求,不是单方仅仅是对臣子的要求。在使臣事君问题上,老师要求的是双方尽己之责职,求诸己,而不是求诸人。对于君主来说,首先要修得仁德之心,其次是要按礼的要求来使臣子,这样臣子才会对你忠诚,才会为你尽力。后世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正是理解老师教导较好的一个脚注,不过老师的言说之中并没有孟子的那种仇愤之偏激,而是一种平和的不倦。仁之为人是人的本分,人所修的是定分之心,学的是尽分而为,人尽其本分,不僭越不失职,这些就是礼的核心和实质的具体外在表现。因此做君的就应该以礼待臣,做臣的就应该以忠事君,这是尽本分。如果人人都能依本分行事,待人就合乎礼,人人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工作,则天下自然会回归于安定和谐。本章需要注意后世对孔子“君礼臣忠”思想的曲解。孔子强调君礼臣忠是双方的,并且君礼在先,臣忠在后,并没有单方面对臣子忠的要求。孔子思想之中包含有先民的智慧和自觉,彰显的是先民早熟的人文取向的关怀。但是由于封建族群体制解体之时,天下动乱,一方面下层百姓人民,对三代体制所形成的邦安民乐局面的追念,一方面上层君主在仁德丧失之后,期望以霸力征服天下的野心,从而形成了向皇权体制集中的力量,最终促成了集权体制的出现,最后由秦实现了动乱之后的统一。此后的秦汉体制是以牺牲臣民、百姓之权利为前提的,这一体制没有一个有效制约皇权的力量,从而使得臣民百姓之权利被全面削弱,并逐步向皇权方向倾斜,发展成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在具体实践中提倡臣民愚忠愚孝,在制度上要求人们盲目服从、盲目信仰皇权的谬误。其实这些都和孔子无关,孔子倡导的是君主有其仁德,因此要求其在外在形式上有礼之制约,臣子的仁德没有君主的崇高,因此要求在内心彰显其忠,以便先王倡导的仁德弘于天下。我在这里为了强调了“君礼臣忠“的思想,使用了因果判断用词。这应该正是孔子言说之中原本之意吧。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