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为政篇(01)
【试译】孔老师说:“为政依据于明德,就象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因为他自己能安居其位,同时为众星留下各自安居的位置,使众星和自己都能有所安,有所得。这样众星才会安心地守在各自的位置上,不僭越,不添乱。自觉地,心有目标地守护着他,拱绕着他。”
政
《说文》: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
《正字通》:政:以正理立典当法则也。《释名》下所取正也。又政之所行,曰事。杜预曰:“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汉字“政”的本意是:凭借强硬的外力引导、施行、管理,有使其为“正”的强制“有为”的含义。
以
《广韵》:以:用也,与也,为也。古作“㠯”。
《正字通》:以:用也。实也。又为也。又因也。
汉字“以”,甲骨文字形是母亲的脐带和孩子相连,音同“衣胞”的“衣”,在盐城方言中还保留着,百姓称胎盘为“以”。意为孩子凭借胎盘和母亲相连,从母亲那里获得自己生存所必需的营养。
譬
《说文》:譬:谕也。从言辟声。
《正字通》:譬:比类以喻曰譬。
汉字“譬”是用比类类推的方式打比方,使对方明白其中的道理。
拱
《广韵》:拱:手抱也。又斂手也。
《正字通》:《說文》斂手也。又兩手合持曰拱。
汉字“拱”本意是:两手在胸前合抱,略向上举或上下摇动,表示敬意。引申有环绕,围绕的含义,扩大有肩膀向上耸或身体弯曲成弧形的含义。
素说《论语》为政篇(01)
在老师的循循教导下,弟子们已经学有所得,具有了“君子”的就有基础。老师开始和弟子们讨论“为政”的要点和常识了。为政当以明德为前提,老师说:“为政依据于明德,就象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因为他自己能安居其位,同时为众星留下各自安居的位置,使众星和自己都能有所安,有所得。这样众星才会安心地守在各自的位置上,不僭越,不添乱。自觉地,心有目标地守护着他,拱绕着他。”老师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比方。打比方在中国的思维中是常见的,属于取象类比思维。由于这种思维的或然性较大,使得结论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被重抽象分析的西方人所摈弃。但是取象类比思维能把需要仔细分析才能明白的复杂的道理,通过生动的、简单的类比清楚地明白地给予解释。简单易懂,直观形象,通情达理的类比思维让我们具有了西方人所没有的人文关怀和仁学视角。孔子当然是得心应手地应用了这种类比思维的方式进行了言教。“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简单的十二这,就让“为政以德”的道理清楚明白地表达了,这比西方抽象逻辑分析简要得多,深刻透彻得多。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在孔子时代“德”所包含的“道德品质”部分没有现在人所说的多,那时“德”更多含有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把握,这种了解和把握使得人我双方都能获得利益,没有那种现在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损己的、盲目的、无知的含义在内。因此在传统中“德”是顺从于“道”的法则,内存于人的内心当中。“得”、“德”同源同义。
本章需要辨析的是“为政以德”和“以德为政”的区别:“为政以德”的重点在为政,“以德为政”的重点在以德。孔子之意只是说“为政以德”要比“为政不以德”好是多,因为“为政以德”可以让人们各得其所,能让众人心安,能让社会和谐。孔子并没有否认其他的方式的“为政”,比如现代人所说的“为政以法”。我们读《论语》,当细心体悟,不要妄说孔子反对“为政不以德”,说孔子只主张“以德治国”,因为孔子只说“为政以德”,而没有说“以德为政”。
已发《素说<论语>》查阅,请在本公众号中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