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子罕篇(十六)

01

   原  文     

子罕第九

09.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02

   释  解      

孔老师站在川水北岸的河边,望着顺流而去而又往来不止的川水,赞叹地说:“逝者所往就如同这河水顺着河道,不分白天黑夜不停息地朝着我流来,同时又不停息地顺着河道下游的目标离我而去。胸怀仁德的君子当以日用人伦为抓手,向着仁德道义的方向像川水一样踏实用功,昼夜而不停息地顺道而行。”

03

   释  字      

《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浚く巜,距川。”言深く巜之水会为川也。凡川之属皆从川。昌缘切。

《广韵》:川:山川也。蔡邕《月令章句》曰:“众流注海曰川。”《释名》曰:“川者,穿也,穿地而流也。”

汉字“川”甲骨文像大河流水形,左右两边是岸,中间是流水。金文与篆文线条化,中间流水形相连。本义指小水流汇成的大水流,即河流,水道,或指河流的源头。引申指山间或高原间平坦的陆地,因地势低,像河水在两岸间一样。

《说文》:舍:市居曰舍。从亼、屮,象屋也。口象筑也。始夜切。

《释名》:舍:于中舍息也。库,舍也,物所在之舍也,故齐鲁谓库曰“舍”也。

汉字“舍”从口余声,《说文》:“市居日舍。从亼,中象屋也,囗象筑也。”解之有误。古文字从口舌之“口”,本义是口头发布,引申为发出、释放、施予、给予。再引申为离开、罢止、放弃。由罢止之义引申为止息、止宿。进一步引申指住宿休息的处所、住所。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君子在日常应对之事上的“应为”和“当为”,到君子通过修行内化而达成的行事之“实为”,再到达成君子行事“必为”的从心而不逾矩的过程,让弟子把握君子“始于言义,终于至善”的内化超越的躬行实践之路。本章承接前章君子行事“实为”的“何有于我哉”,通过“不舍昼夜”的川流之象,让弟子体悟君子顺道“实为”的自觉不息和内心的平静安泰,把握孔门之道的日用人伦的平实至简,彰显其罕言命利仁的内蕴仁德精神之境界。老师站在川水北岸的河边,望着顺流而去而又往来不止的川水,赞叹地说:“逝者所往就如同这河水顺着河道,不分白天黑夜不停息地朝着我流来,同时又不停息地顺着河道下游的目标离我而去。胸怀仁德的君子当以日用人伦为抓手,向着仁德道义的方向像川水一样踏实用功,昼夜而不停息地顺道而行。”本章通过川水的不舍昼夜之象让弟子察识“仁之为人”的生生不息,把握仁德君子的自强不息地进学修德。

本章需要注意辨析清楚“逝者”之意。由于一些释解者误解了“逝者”之意,从而将本章解读成“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此。向我非今我,故云逝者如斯夫者也。”甚至一些文人雅士临川观水,也多发悲情、哀情、伤逝之情。如此解读,和前面几章彰显的孔子之境界明显割裂而不连贯。因此这种解读不是《论语》编者所要表达显现之意。当我们站在一条大河边,面对不舍昼夜而流动的河水时,你自然会发现河水是朝我而来,然后离我远行逝去,逝去的当是空间之前方,或是时间之未来,无论如何解读不出过去。为了厘清“逝者”的本意,我们可以从《诗经·秦风·车邻》中“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的“逝者”入手。俞樾在《群经平议》中说:“逝者对今者言,今者谓此日,逝者谓他日也。逝,往也,犹言过此以往也。”高亨在《诗经今注》中注道:“逝者,指将来的时期。”可见“逝者”是一个表示在前面的空间或未来的时间概念。因而“逝者如斯夫”所关注的不是过去已流逝的时光,而是着眼于未来的将来,孔子在川上所怀的自然是未来,是顺道而行的自信和坚守,是岁不我待的紧迫从容,这种心态和“不知老之将至”一致,彰显了得道者自觉不息的仁德修养境界。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