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生活手札——远方即故乡
《南方周末》去年的新年贺词这样说:始终有两种力量,在我们一生中激荡。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故乡。
有趣的是,我们在远方,找到了故乡。
过去,很多庙堂中人心中都有采菊东篱下的南山梦;现在,不少都市人也有隐居山野的田园梦。
这很正常,和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明文化有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农耕文化凝聚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血,代代相传。
别不信。
看我国人就知道了。只要有地就不能让它闲着,别墅小院能种瓜,公寓阳台可爬藤,海外陪读爸妈维和部队官兵种遍全球。
我爸妈去纽约看我的时候,对着我公寓外的荒地叹息(其实不荒,只是没有种菜),他俩就是在美国时间短,要是时间长,肯定要在那块地上种点啥。
连我们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都弄了个罐子模拟月面微型生物圈,在月球背面种土豆芥蓝养蚕宝宝。
当我的家人和邻居来到乐东这片沃土,看到那无尽的田野,茂密的果树林,深深扎根在他们血液中的农耕因子沸腾了,爆发了。
良田美景奈何天,浇水锄地谁家院。我那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一把的爹,在种菜这件事上展示了惊人的耐心与细致。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在我爹勤勤恳恳的照料下,我家院子里的菜长得极好,大家吃了一茬又一茬。
你问住高层的邻居们怎么办?
开荒啊。当然不能辜负乐东这广袤的土地了。别说住高层的邻居去开垦田地,有的住一楼有院子的邻居也不满足自家田地去广阔天地大展身手。我跟着邻居阿姨去看过他们的开垦的荒地。每家地里种的蔬菜不同,但每畦菜都打理的非常好。
传承了农耕文化的人们有一种朴素的认知:那么大块地空着,不种点啥怪可惜的。我见到的拓荒者们和我父母年龄相仿,有的比他们年纪大,还有认识我爷爷的。我邻居一位80多岁的奶奶,经常去捡毛豆、摘豆角。年龄大怕什么,能种地就棒棒哒。
爸爸的故乡在渤海湾,他一直忘不了海滩捉螃蟹菜园吃嫩黄瓜的美好童年。在乐东,每天照料菜地,去水库江边钓鱼,更像是回到了他小时候的故乡。
妈妈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大家住在平房里,家家户户都开着门,邻里间有好吃的好玩的都相互分享。乐东邻里间的亲切往来,让她找到了小时候的温馨淳朴。
时间与距离让故乡离我们越来越远,可是在海岛这个小城里,在田园耕作间,与邻里相处时,竟然回到了美好的旧时光。
前两天看一位邻居在业主群里说,他被乐东教育局推荐为支教乒乓球老师。他和两位业主在寒假期间,义务给孩子们培训乒乓球。
这位邻居是国家级乒乓球健将,他填补了当地少儿乒乓球的历史空白。
妈妈去年被乐东团委请去给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们教手工,她很高兴并坚决不要讲课费。她说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教会大家做手工,感觉特别骄傲。
介绍妈妈去教手工的李江兰姑娘,家在乐东,经常做志愿者。她为了故乡各种努力,满满都是正能量。
很多人住在这里,觉得它像曾经的故乡;很多人爱这里,就像爱自己的故乡。
当你觉得一个地方亲切宜居,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吃得香,睡得甜。
乐东的负氧离子含量在全国居首位,睡眠质量多差的人在这里也能酣然入睡。这里水好光足,果蔬自然成熟,做出来的饭菜喷香可口。在这里的生活,会让你想起小时候,无忧无虑,吃什么都香,一觉睡到天亮。
青山见白头,流云涉大江。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