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8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这一条字数比较多,一共讲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太阳、少阳、阳明,这是三种阳性疾病;太阴、少阴、厥阴,这是三种阴性疾病。一开始说的“二阳并病”,就是指两种阳性疾病一起出现了,具体是哪两种呢?我们接着往下看。体表的太阳层次刚得病的时候,大夫使用了发汗的方法,但是汗出的不彻底,没有把太阳病表证完全去除,邪气由体表深入到体内,影响了阳明,也就是“转属阳明”,到这里可以确定“二阳并病”是太阳、阳明一起出现问题了。因为有阳明病了,所以病家的表现变成了不怕冷、汗出多的情况。此时因为是二阳并病,也就是说太阳病还没彻底痊愈,所以不能使用阳明病攻下的方法,使用的话就是逆治,应该采用微微发汗的方法。治疗的话,因为出现阳明的热象了,所以采用桂枝加石膏汤比较合适。
原文的“二阳并病”是个总结性的话,应该放在“续自微汗出,不恶寒”的后面,说明整体情况,正常语序为“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此为二阳并病,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第二种情况是说“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之后,病人表现为“面色缘缘正赤”,也就是太阳病发汗以后,病人依然是太阳病的表现,但是出现了面色微微发红的情况,这跟前面23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是一致的,那里说的是“面色反有热色”,这里说的是“面色缘缘正赤”,完全是一个含义的,出现这个面色微红的原因是“阳气怫郁在表”,也就是体表有瘀滞,正气、津液不能外达,也就是23条所说的“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治疗上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微微发汗就好了,或者是使用熏蒸的方法使其出汗即可。
第三种情况:也是在“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之后,病家表现出了烦躁不安、一点汗都没有、四肢或者身上疼痛、胸闷憋气、只能坐着或站着、不能平躺,同时病家还是有太阳病的那些表现,也就是脉浮、发热、怕冷、头疼等等,所有的脉证综合一起,这就是38条的大青龙汤证啊。所以原文才说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汗不汗”——应该出汗而没有出汗,治疗的方法是“更发汗则愈”——再次让病家出汗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提到的“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是指大青龙汤证阳气闭塞非常严重,是个重证,不是桂枝麻黄各半汤那种轻证,不能仅仅说是阳气怫郁了。
另外最后的“脉涩”,胡老指出古今所有的解释都说是滞涩不通,但是涩脉都是主虚证,也就是气血不足的,是不能使用大青龙汤这种发汗重剂的,“脉涩”应该是“脉浮”更合适。我认为胡老的解释有些牵强,前面39条也是论述大青龙汤,那里的脉象就是“脉浮缓”,缓更接近于“濡”,也就是脉象有力但黏腻不爽,这可以存在滞涩不通的感觉的。
本条论述了三种情况,都是在“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以后出现的,因为病家体质不同,所以有这么三种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