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香文化(明清)
一、明清简史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1644年,李自成大顺灭明,清军入关。
1840年,鸦片战争。
1911年,辛亥革命,清亡。
二、明清用香
明清用香进一步民间化,对香料的总体需求量更大,但明清两朝的国策是闭关锁国,特别是明代开始的禁海令,禁绝海外贸易,导致海外的香料输入十分有限,国内的香料种植则繁荣起来。
香料大多产于热带地区,两广、海南是主产区。例如国产沉香,即白木香(土沉香),在东莞[ guǎn ]大量种植,故又称为“莞[ guǎn ]香”,其中的极品称“女儿香”。冒襄《影梅庵忆语》中说:“又东莞以女儿香为绝品,盖土人拣香,皆用少女。女子先藏最佳大块,暗易油粉。”
莞香转运集散于香港岛的一个港口,香港因此而得名。
其他的香料也在南方大量种植,由于沉香、檀香、麝香等贵重难得,所以香方中更多使用日常香料,成本低而适合日常生活。
旺盛的用香需求使海外香料不可能完全禁绝。郑和下西洋,足迹达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部,因为要传达皇帝的“怀柔远人”,在贸易上是“厚往薄来”,带动了许多小国来中国朝贡,贡品主要是香料。
胡椒是当时海外贸易的大宗商品,十五世纪前,胡椒在中国仍是珍品,郑和下西洋后大量输入,且国内开始种植,物多则贱,明中期胡椒已经变成普通物品了。
明人周嘉胄[zhòu]所著《香乘》,集明代以前香文化的大成。
三、明清用香方式
元代时线香已出现,明代时因其方便易用,只需点燃插入香炉中即可,成为最主要的用香方式。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除了记载了许多香药的使用方法,还记载了如何制作线香:把白芷[zhǐ]、 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黄、黄芩[qín]、柏木等制成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这是现存最早的线香制法。
宋代就盛行的“印香”(篆香),在清代有了更方便的器具,丁月湖设计的香具,分数层放置香具,能方便的制作印香,现多藏于南通博物苑。
四、明清香炉
明清香炉材质多样,有铜、瓷、玉、珐琅等,式样以仿古为主。
原来的狮子形香炉,到明清最常见的变成了甪端[lù duān](同“角端”,一种瑞兽)。
鸭形熏炉在明清仍有实物,明代陈洪绶所画《斜倚熏笼图》,女子慵懒地靠着的熏笼里,放着一具凤形香炉。
明代最出名的香炉是“宣德炉”,是我国商周青铜器之后又一傲人的铜器精品。史载宣德三年,明宣宗下令用暹[xiān]罗国(今泰国)进贡的风磨铜 , 铸造一批式样仿五大官窑的铜器。
宣德炉最主要特点是材质精美,成分是铜与锌、锡的合金,铜料经过了最多达十二炼的精炼。铜液到五、六炼时,已经色如良金,十二炼时一斤铜液只剩下四两精铜,可见材质之美。
宣德炉铸造的数量有争议,一般认为总数约18000件,其中香炉5000件,但传之后世,身份确凿的一件也没有,因其雍容典雅,官民皆仿,仿品中亦精品辈出。
从香炉上还可以看到中国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故宫所藏青花波斯文三足炉,是明代天顺年间造,腹部以青花料书写波斯文,取自波斯诗人萨迪的诗集《果园》。
译文为:“年轻人啊,要敬主就应在今天,明朝人老青春一去不还。只自己守斋还不算真主的穆斯林,还应分出食物周济贫人。如今你心无烦扰,身体有力,身在宽广球场应把马球猛击。为政万万不可刺伤平民百姓的心,欺压百姓就是在掘自家的根。谦逊的智者宛如果树一棵,挂果越多枝头越加弯曲。”
有趣的是还有一件双胞胎波斯文瓷炉,现藏于山西博物院,款识为“天顺七年(1463年)大同马氏造”。
清代佛事昌盛,香炉是佛前五供之首,仿制宣德炉成风。
关于清代香的使用,《红楼梦》中有大量描写,与清宫档案文献和实物可相互印证。
《红楼梦》第五三回:“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炉瓶三事”也称“炉瓶盒三事”,它是由炉、瓶、盒组成的一整套焚香用具,瓶中插着香钥、香著、香铲等,在明代已经是文房中的清供,因为线香的兴起,人们只需点燃线香,再插入香炉即可,所以后世炉瓶三事就仅有陈设功能,实用的只剩下香炉了。
结语:因山西博物院做“香魂——中国古代香文化展”,激起兴趣,查阅了些资料,并拿手工材料包,动手做了些弯弯曲曲,不甚像样的线香,东摘西录地写就此文,不值一哂[shěn],就用一首朱熹的诗结尾吧。
香界
〔宋代〕朱熹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曛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