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两笔,写尽一生
有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这幅对联里,藏着的正是一个“人”字。
“人”字好写,一撇一捺,简单两笔,将我们的人生一分为二,一笔前半生,一笔后半生。
前半生忙忙碌碌,为的是追求心中那份英雄梦。
后半生淡定从容,红尘中找回曾经的赤子之心。
撇捺人生,各自精彩。
01
一撇写抬头,一捺写弯腰
麦加在《人生海海》里写:
“有些人骨头太硬,心气太高,由着性子活。这样不好。世间很大,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能太任着性子,该低头时就得低头。”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
子路满心不屑,心想捡这破东西做什么,懒得弯腰的他,便故意装作没听到。
孔子什么也没说,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里换了三文钱,又用这三文钱买了二十多个樱桃。
出了城,两个人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又渴又饿,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掉出一颗。
子路一看,就赶紧捡起来吃。一路上,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八九次腰。
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
“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面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年轻时,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放不下傲慢,收不起傲气,不肯低头,不愿弯腰。
行至中年才懂得,漫漫人生路,能弯下腰,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生活。
02
一撇写追逐,一捺写停泊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以为有名有利才是成功。
尝尽人间百味,看遍世事繁华,终究明白,追名逐利只是生活的手段,不是目的。
人生最幸福的,是摆脱了虚名浮利诱惑后,那种心的宁静和满足。
曾看过一部电视剧,主人公绫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女孩,一心只想追逐更好的物质生活。
二十岁开始,她从小乡村踏入大都市东京,花了足足二十年,终于拥有了想要的荣华富贵。
穿着昂贵华丽的衣物,用着高端奢侈的化妆品,住着这个城市最豪华高档的房子。
可她内心的幸福感,却并没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更加空虚。
一次闲逛的时候 ,绫偶遇了自己曾经抛弃的恋人,看到对方如今有了美满的家庭,过着平淡又幸福的日子。
她突然打心底羡慕。曾经,她觉得这样的幸福太过渺小,所以压根不放在眼里。
如今40岁了,她才恍然发现,这种看似平淡又细微的幸福,其实才是自己一开始就追求的。
周国平说过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
“人们追名逐利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追着追着,早已忘记了本来的目的是什么。
一辈子忙着,没有时间和家人共度快乐时光,没有时间读书,听音乐,这样的人生,其实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生命。”
多少人,终日奔波劳累,忙着觥筹交错,追名逐利。
到最后在灯红酒绿的繁华浮躁里,五光十色的名利诱惑里,迷失了自我。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淡然看待一切虚名浮利,才能过得清净自在,活得舒坦闲适。
03
一撇写拿起,一捺写放下
周国平曾在书里写过一段自己的经历。
曾经有很长的一个时期,他一直忙于应付各种刊物的约稿,媒体的采访,以及一些好事者组织的各种聚会。
他对这种被闲杂事所负累的状态很不喜欢,但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不好拒绝,只好都答应下来。
后来,他去德国的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远离了国内媒体记者,割断了没必要的社交。
那段时间,他回归了一种安静无人打扰的生活,心无挂碍,安然自得。
所以回国后,他决心屏蔽一切杂事,对于无意义的采访、酒局、聚会一律拒绝,顿感耳根和心灵都清静了。
哪怕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地闲暇,也乐得自在。
他说,那个时候他才清晰地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被各种杂事杂物所支配,像工匠一样沉溺其中,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
可是跳出来看一看才发现,世界很大,比其他一切更重要的,是找回自己,与自己坦然相处。
前半生,我们忙于行万里路,阅大千世界,交各色朋友,以为这就是人生不可舍弃的必需。
后半生终究明白,穿梭于灯红酒绿的喧嚣,混迹于无意义的社交,只会不断浪费时间,消耗精力。
人活到一定年纪,要拿得起,也放得下。
人生路上,不同的年龄段,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心境。
前半生,我们以为拥有的越多,就越幸福。
后半生明白,繁华喧闹,不过是一场大梦。
令人烦心的执念,当断;
易招祸患的狂傲,当舍;
炫人耳目的虚名,当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