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游走性疼痛,后背僵硬,关节风湿痹症,大多是这种疾病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后背经常性的出现疼痛,肌肉僵硬紧绷。和我们常说的风湿病的症状很像,去医院检查内风湿因子,化验结果数值正常不是我们当心的风湿病。其实这样的疼痛在检查过后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下,通常考虑为躯体障碍,是我们的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这样的一个现象。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结合案例给大家简单的分析讲解:

吴女士50多岁,退休三年了,子女都在外地,经济上也没什么压力,按道理应该是日子过得很舒服,但这三年的全身疼痛却让她痛苦不堪,先是第一年经常感到头顶、后脑勺发胀、脖子酸,冷风一吹就全身痛,说不出的难受,第二年又出现持续地腰酸背痛和胸痛,最近一年变成肚子里钻痛、坠胀,两条腿没力气,皮肤经常发麻、刺痛。先后到几家大医院的消化科、神经内科、骨科、皮肤科等就诊,做过很多躯体检查和辅助检查,但没有发现明显异常,西药、中药吃了不少,就是不见好,觉得自己治不好了,心情很差,听了多个医生的建议,才不情愿地来去医院临床心理科咨询,竟然很快被心理科医生诊断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持续时间比较长,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反复的就医,反复的检查,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甚至有些患者,会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自杀的倾向。抑郁障碍常常伴有躯体不适的症状,而躯体形式障碍伴也伴有一些抑郁情绪,鉴别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症状发生的先后,另一方面还要分析症状的特征。但是四十岁以后发病的多种躯体症状为主诉的这种患者,他的躯体症状很有可能是原发性抑郁障碍的一个早期的表现,应该特别的谨慎。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临床治疗方式有哪些?

躯体形式障碍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有中医和西医治疗之分。西医治疗的常见药物是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中医治疗则是采取辨证治疗的方式来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中医将此病归为“痹症”,认为是风寒湿邪入侵导致的!

当患者出现腰腿疼痛、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等主诉症状,在中医看来统称为痹症。根据患者不同病况,痹症还分为风痹、寒痹、湿痹。引起痹症的主要外因为机体受到“风、寒、湿、热”等邪气入侵,亦或因为外伤后遗症、慢性劳损等;内因是患者或者素体禀赋不足,先天体质较差;或者患有慢性疾病,迁延不愈;或者年龄渐长,机体发生退行性变化。

痹症是一种症候群,也是慢性疾病之一。由于痹症给患者带来慢性疼痛的折磨,不少患者觉得毛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产生焦虑、厌治、失望等负面情绪,心理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痹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中医中药可以治疗痹症,但是痹症的治疗是不能“断根”的,而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患有慢性腰腿疼痛的病人往往病史较长,迁延不愈,反反复复。在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下,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是不同的,有的接受治疗的时间较短,症状就慢慢缓解!

中医辨证主症: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1.行痹(风痹)

特点为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2.痛痹(寒痹)

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湿痹)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医师在治疗痹症病的整个过程中,针对不同时期所出现的各种不同虚证,及时补先天、调后天,补益正气,以增强机体抗邪能力,同时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对于伤科病患者整个疾病过程中的身心调养对于治疗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意义。

好了,本期文章讲解就到这里了,觉得有帮助可以转发,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我们下期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