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为何以甘草为君药?

关于炙甘草汤之方解,历代医家对其它药均无异议,唯君药炙甘草尚有不同看法。众所周知,甘草乃属味甘补中益气之品,入脾胃经,少治心病。但本方以之为君,且以之名方,而此方又是治心病之方,那么对于本方之炙甘草就有探讨之必要。仲景以之命方究竟是何意呢?

《灵枢·终始》讲得好,即“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甘药建中气,土中生万物,阴阳气血有源,则“脉结代,心动悸”必有恢复之机。可知炙甘草汤中,甘草一药之用的思路,与其他药不同。其他药则属直补,而甘草则是在中医的整体观的前提下而运用的,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整体性。另外,古代本草记载甘草有通利血脉的作用,但验之《伤寒论》似乎唯有炙甘草汤可讲得通,其他方剂用炙甘草均体现补中益气与缓急的作用,故不足为凭。

炙甘草汤作为治心病之方,《伤寒论》原文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关于本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此属太阳病坏病,亦即太阳病误汗伤及心之阴阳,致心阴阳气血俱虚,属转属之病,即原由太阳病转属为少阴病;另一种认为此属直中的少阴病,即素体心之阴阳不足,寒邪从外直中少阴,从而病发少阴。这两种认识均有道理和实际意义。

脉结代,心动悸为本证的辨证要点。结脉、代脉,指脉律不齐,脉来间歇。《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血液的运行,全赖心气的推动,本证由于心之阴阳两虚,故悸动不宁。析而言之,心阳不足,则鼓动无力;心血亏虚,则脉道失充,气血流行艰涩,故脉难连续,而出现结代。炙甘草汤主治心之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之脉结代、心动悸,就其病机而言,可见太阳与少阴心之密切关系,亦体现了由表入里,由阳转阴的病理变化。辨证当抓住脉结代、心动悸之主要脉证,脉之有力、无力,间歇情况,止后有无代偿,是判断促、结、代之关键。

本方适于虚多邪少者,若属邪气阻遏甚者,当行加减,方可取效。177条论述伤寒,兼及杂病,为内外合论之例,犹柯韵伯所言:“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合参之。”故本方临证多用于杂病,心脏疾患,或外感引发心之宿疾者,只要审得心之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不论外感有无,均可运用。

本方以炙甘草为主药而命名,其用量较重,甘温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本经别录》谓其“通经脉,利血气”为复脉之要药。人参、桂枝,补益心气,温通心阳;地、麦、胶、麻,滋阴养血,以充血脉。人参配大枣,补气滋液。本方大剂滋阴,而阴无阳则不能化气,故用桂枝、生姜、清酒之辛通,宣阳化阴,助心行血而利脉道。全方具有通经脉,利血气,益气通阳,滋阴养血,阴阳并调,气血双补之功,遂使气血充,阴阳调,其脉可复,心悸自安。本方功在复脉,故又名复脉汤。

方中炙甘草的运用尤为重要,为通经复脉的主药,用量宜重,以增强通经脉,利血气之功。此外,本方生地用至500g,为仲景群药之冠,考《神农本草经》载地黄“主伤中,逐血痹”。《本经别录》谓“通血脉,利气力”,故大剂生地不仅具滋阴养血之效,且能通行血脉。大枣用至30枚之多,亦为群方之最,《神农本草经》谓大枣“补少气,少津液”,故大枣重用,不仅补益脾胃,又能益气滋液,助其复脉。可见生地、大枣之重用,既可填补真阴,滋养心血,又能补脾益气,通行血脉,助炙甘草以复脉。

现代临床用炙甘草汤确是一张治疗心脏病的常用古方名方,亦常用于心律失常症的治疗,此方还有一特点是用“清酒”煎药,对于此方中有关“清酒”的用法谈一点体会。笔者曾用此方治一人心律失常,并按《伤寒论》之规定,嘱其必用“清酒”与水各半煎药,“清酒”用黄酒代之。患者服用几十剂后,效果非常之好,遂改汤为丸以为巩固。此时患者问云:还用酒否?答曰:丸药不煎,为何用酒?数月后患者复诊,告曰:初服水丸效不显,思之必是缺酒之故,于是每服用黄酒二两送服水丸,结果疗效顿时好转云云。还告曰:以前服汤时,开始水酒各半煎药,后认为黄酒加热时酒精必然挥发,于是自作主张改为服药时,药液与黄酒兑服,或先服药液后喝黄酒,并称效果亦好云云。

该患者当然应受“不遵医嘱”之责,但细思之,为何用酒?心之阴阳之血不足,鼓脉无力,才有“脉结代”之症,酒乃取其温通心脉之功效,入煎也罢,兑服也罢,只要能发挥这种功效即可。不过药酒兑服的话临床还要根据具体病人酒量之大小而定,一般黄酒30/50毫升即可。据现代药理研究报道,加白酒久煎,也利于药物有效成份析出,且地黄、麦冬乃阴柔之品,得酒之辛通,使补而不滞,故有“地黄麦冬得酒良”之说。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