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工具创新排行榜

创新加速度
对于新一代网络原住民而言,世界范围内信息的高效流转是自然而然的,但事实上今天我们熟悉的许多工具,它们出现的时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久远。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出现在70年前,第一台商用移动电话诞生在38年前,1998年,中国的门户网站才兴起,开始在真正意义上进入网络时代。而基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电子商务等极大便利生活的创造仍是进入新世纪后才逐渐普及的新事物。
正如《全球科技通史》里从能量与技术的关系出发所阐述的,能量对技术是推动关系,技术的进步让人类能更有效地获取能量,而更多的能量让人类可以进一步发展技术,从时间维度上看,科技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叠加性进步的力量,所以其发展是不断加速的。纵览历史的长河,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不仅技术本身不断实现飞跃,其产业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市场经济商业化的动力下,今天,一项新兴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迅速地投入使用,提升社会运转效率,改变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根据今年1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开数据,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3.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37.7万件,截至2020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221.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694.8万件。科学推动技术发展,技术发展进一步通过工具迭代提升社会生产力,创新的势能正加速释放。
万物数字化
数化万物,今天各项新工具的出现离不开数字化对社会场景全方位改造这个大背景。
从一个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出发,如今购买商品不再需要走入各大商场精挑细选,在线上就可完成购买行为,等待送货上门;进入餐馆可以扫码自助点餐,等候送餐机器人运送菜品;打开打车软件填写出发点、目的地后,即可有司机接单并获取其距离、车牌、车型等信息。在这一系列的数字化场景背后,是社会生活效率的大幅提高,在线上完成商业行为大幅减少了人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的高速传输将提供方与需求方高效匹配,短时间内使双方达成交换与合作。
对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而言,数字化除了将业务从线下转向线上以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还意味着从根源上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产品创新。数字化带来的需求与服务的匹配,不仅可以让企业利用用户消费的大数据及时调整产品特点,从而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期待,甚至可以将用户反馈需求这一步提前到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疫情后风行的社区团购就是其中一个例证,通过提前将用户需求汇总到平台,精确掌握市场需求以提供更新鲜优质的产品,既降低了双方成本,又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数字化所能提供的也并非只有快捷和低成本。在数字化时代,消费者可获取的社会信息资源相对以往获得了指数级增长,信息生产和信息交换的高效使得消费者有方式获得关于商品最真实全面的了解。出于对于社会资源的总体把握和认识经验,消费者进一步拓展了自己获取信息的工具,如今,外出旅游前、购买商品前、选择餐厅时,消费者可以利用很多资讯渠道,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从而更好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决策。
工具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手段,而进入数字化时代,工具从机械性转向智能性,通过加速聚合、分析、传递信息,进一步表达和实现人的意志。
走向“无人化时代”
“全知”的另一边,是实现“全能”。
无人矿区里,矿车自主运行“装、运、卸”作业过程;无人农场里,旋耕机、抛秧机实现自动避障、精准抛秧,上空盘旋的无人机可精准施肥;无人驾驶货运网络推向市场,自动驾驶汽车“提速”上路,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疫情的冲击更是让无人场景普及得自然而然。
尽管无法预知人工智能将在何时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但当下科技的演进趋势却在明明白白地昭示:一场智能革命正在发生。过去,不论是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还是信息时代,工具都是被动地被人类加以使用,从蒸汽动力技术到电气制造技术,再到电子控制技术,作为一种动力机械,工具逐步减轻了人在体力劳动上的负担。而当下的科技发展对工具的改造意味着工具更加智能化,具备自主性,虽然仍然需要人力加以管理,但对人类而言,在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中又实现了新的等级跃升。
从积极角度看未来世界,智能工具的充分利用将极大程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这令人想到马克思所说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解放从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走向人的全面发展。或许有一天,智能机器的使用正能促成其实现,使得人劳动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出于兴趣,人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与自由发展的空间。
结语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这里的媒介包括了延伸人类器官的所有工具、技术和活动。今天,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发展,不仅拓宽了人向外延伸的广度和深度,各种硬件与软件更是替代了人的一部分功能,实现了人与世界的深度交互。持续地突破当下、探索未知,未来科技还将赋予人何种能力、如何重塑人的社会生活令人期待。
(文/红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