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三重境界

真正接触教育科研的时间并不长,但我是把志趣同平日工作联结起来,也真正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研究,投入感情很多,发现了一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认为课题研究应有三重境界,不知你在第几层?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现在,无论是职称评审,还是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都把课题研究列为一个评审条件,有些老师很搞不通,感觉教师本身负担就够重了,为什么还要搞课题研究呢?有些进取的老师,还是硬着头皮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渐渐懂得课题研究的程序。但是,懂了还不行,关键在于实践,自己动手做课题,又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即使一个题目,都有明确的要求,一个题目要简洁,要有课题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能使用启示句和疑问句,一次次请教,一遍遍修改,经过选题、立项、开题、中期、结项、评审……一套程序做下来,老师感言“仿佛脱了层皮”。终于,课题结项了,有些老师的课题还得了奖。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研究的课题,感觉自己经过这套严格的程序,挺了不起的,有成就感。我第一次正式做课题是2015年,现在看来,即使题目也有些小问题。但是,毕竟进行了尝试。等再次去做时,发觉容易了很多。课题研究严格的程序背后,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当你懂得了规律,再去做时,就发觉也不是那么难。

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完成了课题研究程序,得过大大小小的奖,课题研究已不再神秘。渐渐地,课题研究就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这时,会发觉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联系得很密切。平时,发现了问题,就会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并且认真地进行思考,把思考的内容用课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完成了选题。有了课题,就要开始研究。研究,就要弄清楚目标是什么,对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把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内容,然后进行课题分工,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边尝试、边总结、边反思,这就是研究过程。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就是研究报告。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反复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进行反馈和验证,就是课题推广。你看,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联系很密切,并且相互促进,课题研究推进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翻过千山万水,课题研究的程序早已烂熟,也早对课题被立上市级、还是省级不再有太多的在意,课题被评为几等奖也不放在了心上。但是,课题研究的思维方式已不自主地运用到了教育教学中去。于是,不仅仅是把问题当作课题,而是学会了与问题和平共处,当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时,很敏感地把它们一一搜集起来。在平时的工作中,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自己实践,用实践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且懂得了坚持,懂得了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工作之余,会把反思和记录作为一种习惯,经常梳理自己悟到了哪些东西,还有哪些不足。这个时候,你也许没有主持教育行政部门专门立项的课题,但你时时刻刻都在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在工作,课题思维已内化到了你的脑海里。

前段时间,有老师喜形与色地告诉我,课题终于被立项了,仿佛中了大奖。这种老师把课题看得太功利了,立上,就大喜;立不上,就丧气。岂不知,课题研究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也有的老师获得课题大奖时,仿佛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其实,他完全把别人的评判作为自己成长的标准,拿课题奖项和级别来炫耀的人,就是没有自信。为什么没有自信,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还没有真正理解课题的意义。

当然,也有的学校和老师懂得了课题的作法,也乐于做课题,进入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第二重境界。于是学校出台了办法,建立了制度,形成了正循环。很好!但是,如果把这种被动变有老师的主动,让老师不由自主地运转起来,进入课题研究的第三重境界,乐此不疲,岂不更好!

课题研究的三重境界,就如开车的司机一样。刚学会开车时,祝贺你,找到了一种新的代步工具,已进入了第一重境界;当能够上路行驶时,虽然小心翼翼,但是车能载着你前进,车已经成了你前进的工具,你已进入了课题研究的第二境界;当你人车一体,轻松驾驶,随时出行,把车当作你的一部分时,已进入了第三重境界。

从课题研究的作用来讲,第一重境界是由外到内的境界,通过课题研究规范、科学的程式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第二重境界是内处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第三重境界是由内到外,课题研究已成为自己一种思维方式,不但会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还会提高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用王阳明的话来讲,应是“心力”,直接在心上下功夫!

我有二十余年的教龄,经过了近五年对教育科研系统思考和实践,回头来看,我完全是课题研究的受益者。是教育科研也让我对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自己思维方式进行了升级提高。也许,我已度过了前一重境界,正在第二重境界,但离第三重境界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越来越体会了课题研究的乐趣!倘若如一天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我得感谢这份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