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技术】海藻针织纱线的研制与开发

文/张红梅 汶上如意技术纺织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纺织服装等产品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采用功能性纤维,加入高科技元素的功能性纱线品种日渐增多。具有阻燃、抗菌等特殊功能的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海藻纤维是以从海洋藻类植物(见图1)中提取的海藻酸钠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纤维(见图2)。海藻根据颜色分为红藻、褐藻、绿藻和蓝藻四大类,目前国内外海藻纤维的原料多来源与褐藻。
1 海藻纤维的特性
1.1 优点
1.1.1阻燃性能优良
海藻纤维极限氧指数LOI≥45%,离火自熄。不会在空气中燃烧、发烟、熔化或产生熔滴。
1.1. 2 耐盐水性能优良
在生理盐水中长期浸泡、洗涤而保持原有形貌,不溶解。
1.1. 3 回潮率高
纤维回潮率超过16%,舒适性超过长绒棉,手感类似于丝绸和羊绒。纤维的平均强度超过2.6cN/tex。
1.2 缺点
海藻纤维的缺点是吸色性能较差。
2 海藻针织纱线的开发试验
2.1 产品开发方案设计
由于海藻纤维吸色性差,纺成白纱再进行筒纱染色或坯布染色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色纺纱的工艺,同时根据针织内衣服用性能的特点,采用兰精1.33dtex ×38mm染色莫代尔、精梳细绒染色棉与海藻纤维进行拼色混纺的方案,混纺比初步选定莫代尔/海藻纤维/细绒染色棉60/20/20。试纺方案见表1。
2.2 开发试验发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试纺5个品种,发现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由于海藻纤维比较滑、清花无法成卷,并且硬丝多。
(2)纤维静电大,梳棉工序棉网破洞,生活难做。
(3)并条、粗纱工序绕皮辊、皮圈现象严重,下皮圈损坏较多,并且海藻纤维短绒集聚在粗纱锭翼臂内外,形成许多粗纱疵点,见图3、图4。

(4)细纱断头多、绕皮辊、皮圈、绕下销棒现象严重,见图5、图6,网格圈损坏多。

(5)海藻纤维没有染色,在浅色中柔和漂亮,在深色品种暴露明显。
(6)纱线在织造过程中断头多、破洞多,无法满足后道需求。
3 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在开发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各工序的工艺进行重点研究,同时对关键设备进行了改造。
3.1 产品方案的调整
为提高混和纤维的可纺性,我们对混和原料进行了调整,将细绒染色棉改为长绒染色棉,同时增加棉纤维的配用比例,减少莫代尔纤维和海藻纤维的使用比例,通过配比优选,我们选定为45莫代尔/40长绒棉/15海藻纤维进行再次试纺,具体方案见表2。
3.2 生产工艺的调整
(1)对海藻纤维的预处理工艺进行优选,确定最佳的抗静电剂和水的使用比例,养生24小时后再与精梳长绒棉及经过了预开松处理的莫代尔混合上盘。
(2)清花工序贯彻以“多松少打、少落多梳,充分混合”的工艺原则,梳针滚筒速度由650r/min降为550r/min,加大尘棒隔距,利用气流使海藻纤维的硬丝、并丝及早落掉。为减少棉卷破洞,棉卷的重量由470g/m提高到510g/m。
(3)在成卷机的上方加装粗纱吊锭,粗纱条与棉卷同步卷绕保证棉卷成型良好,见图7。
(4)对梳棉机台进行单独隔离加湿。相对湿度由原来的55-60%调整为65-70%。生条定量由原来的19.5g/5m调整为21g/5m,出条速度由原来的80m/min调整为60m/min。
(5)并条皮辊、粗纱皮辊皮圈全部进行酸处理,以减少静电引起的粘缠现象,粗纱锭翼空心臂每24小时要清洁1次。熟条定量20.5g/5m,粗纱定量环锭纺6.3g/10m,赛络纺4.0g/10m;并条罗拉表面隔距9×13mm,粗纱罗拉表面隔距9×23×25mm。
(6)细纱车间的相对湿度由原来的53-58%调整为63-68%,优选后区牵伸倍数,赛络纺、紧密赛络纺为1.18倍;环锭纺、紧密纺为1.22倍。细纱罗拉表面隔距18.5×38mm。
(7)在络筒上安装上蜡装置,纱线全部上蜡(要使用水溶性蜡块),络筒线速度由1000m/min降低到800m/min。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各工序生活基本正常,各种纺纱方式均可顺利完成,纱线指标见表3。纱线在试织过程中断头率低,破洞现象大大减少。
4 结语
生产实践表明,海藻纤维完全适用于针织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但可纺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需要提高纤维的抱合力,减少并丝的现象。

编辑:纺织大学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