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有约 | 杨洛:王小航
作者简介:杨洛,原名杨劲昌,山西应县人。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朔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部分作品入选《中国网络文学精品年选》、《半窗红日》、《中国诗》、《中国诗歌精选》、《世界华文作家》、《中国青年诗人精选集》、《应县文艺》、《梨花诗刊》、《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关雎爱情诗》,曾以《可怜的赵姨娘》一文获得第九届山西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说来也真是惭愧,有许多巨擘硕儒的文章,隐藏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我竟未曾拜读过。偶然邂逅,便是诚惶诚恐,为了老前辈们学识的渊博,更是为了自己见识的浅薄。比如说,最近从图书馆借来的《云乡漫录》。
《云乡漫录》是著名学者邓云乡先生的随笔合集之一,邓先生出生于山西灵丘,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一生大部分时光工作在上海电力学院。以古朴雅致的散文随笔和浩繁的红学研究著作而为学界所称道。读先生的《云乡漫录》,找到了那种久违的爱不释手的感觉,可最感唏嘘的是《胡适与王小航》一文。
看了标题,也许有人会说,王小航?谁是王小航?大概是无名小辈吧!可就是这个早已被遗忘了的王小航,却是频频出现在胡适的日记里,其人生际遇也被邓老慨叹不已。因为他是近代中国官话合声字母的创造者,更是戊戌变法的风云人物。
王小航是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二甲翰林,后担任礼部主事。这听来霸气的官职其实只是个七品小京官。因为年轻时气盛,又赶上光绪下诏要变法维新,王小航大笔一挥,一封奏折立即写就,里面的内容却是惊天之语:奏请光绪帝出国巡游、建议新设教育部等。
王小航的顶头上司,也即礼部的满汉两位尚书都是西太后的人,不肯为他代递奏折,于是王小航奋力抗争,于是把事闹到光绪帝那里,于是礼部六堂官被锐意进取的光绪帝革职,于是王小航被赏三品顶戴、四品候补,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可是,可惜,维新只有百日,戊戌变法转眼成了戊戌政变。政变之后,王小航怆然逃亡日本。所幸那时没有网络,更没有水军,要不然这王小航立刻就成各大头条里叛国的汉奸了,就会被所谓的愤青们用最下流的字眼来辱骂了。
这次流亡生涯对于王小航自是大不幸的事,可对于中国文化却实在是一件大可幸的事了。流亡中的王小航在岛国学习日语时,接触到了平假名与片假名,深感这些由岛国创造的、却根源于中华文化的注音工具对于语言学习有多么的重要,因此他也创造了中国的拼音工具——官话合声字母,并编写了《官话字母凡例》。这一事件在当时可是汉语言发展史上的革命性事件,因为从此汉语言也有了拼音,识字普及到大众中也变成了可能,打破文化垄断也成了可能。
只是,那时的大清还在腐朽的气息里蒙昧,大清末朝的官僚们也是庸凡之辈,宣统朝的摄政王载沣严禁各省传习王小航的官话字母。但腐朽没落的专制王朝仅是貌似强大而已,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面前它终究是不堪一击的。很快就是辛亥革命,很快就是民国政府,王小航在民国二年担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的“读音统一会”副会长,终于可以大力推行以他所创造的官话合声字母为主干的注音字母方案了。
王副会长可不是顶个虚衔、素尸餐位、打哈哈的官僚,他虽已不年轻,但还是那么气盛。他与吴稚晖为了入声存废问题激烈争论的场景,被时任教育部佥事的鲁迅写在了文章里。
虽然在解放后,王小航那颇多中国特色的注音字母被西化的拼音方案所代替,但至今还可以在新华字典里看到它们存在的痕迹。不过,说到王小航最令人敬重的一面,还是他那激越的赤子之心,他那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
北洋军阀大力鼓吹黩武强兵之际,王小航却在文中呼吁“救亡主义,全以教育为主脑,然既非前此学部所持尊孔、尚武、保国粹之谓”。清朝遗老们鼓吹复辟帝制,王小航却在文中痛斥“清末王公大臣,概皆麻木不仁,识见迂谬,一切用假面具以欺天下耳目,天理灭绝”,并明确指出其灭亡是必然的。面对国民的虚妄自大,蒙昧不化,王小航大声疾呼,“中国之大,竟寻不出几个明白的人,可叹可叹”。
文字来源:杨 洛
责任编辑:敬 阳
文字编辑:李晶晶
图文排版:高 欣
图片来源: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