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种《寒山诗集序》探讨寒山生平

内容提要:《寒山诗集》有两个序言。一是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序。此序经余嘉锡先生的发现和扎实考证此序为伪作;二是《太平广记》收录的杜光庭所撰《仙传拾遗》中的徐灵府序。虽然此序言中亦存有令人怀疑的地方,人们仍然在此两序的影响下,对寒山到底属于李唐时代何时人进行大量考证。但透过其中记述的矛盾或漏洞,探索寒山生平,不失为一种方法。

关键词:寒山诗、序言、闾丘胤、徐灵府、杜光庭

在唐代诗僧中,寒山的生平是一个千古之谜。“寒山生平之谜”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他隐姓埋名,长期隐居,曾自谓“我住在村乡,无爷亦无娘。无名无姓第,人唤作张王”。〔1〕显然不愿说明根柢;另一方面,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所作的《寒山子诗集序》中不言年代“使人闷焉”。而将寒山诗“序而集之”的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没有关于寒山的记载,且在他的《寒山诗集》原序中注明寒山生平“大历中”的说法又令人怀疑。这就使寒山真实的生活年代更加云遮雾障,扑朔迷离了。

寒山生平的最早资料是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所作的《寒山子诗集序》与晚唐天台山道士徐灵府所作的《寒山子诗序》。这是考证寒山生活年代的直接资料。

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中漏洞百出,使人不得不怀疑此序为伪作。宋·释赞宁早就提出了疑问。他在《宋高僧传》〔2〕系中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师。知闾丘寒山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是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又大沩佑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汔济。其此之谓乎。这个疑问只是指出了“贞观说”、“先天说”与“元和说”孰是孰非。但并没有作出定论。钱学烈《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在引用《宋高僧传》赞宁系语时也指出:“赞宁乃一代名僧,博学广识,著述严谨,其所置疑,当不无道理。”〔3〕

赤城志卷第八“秩官門”〔4〕载:闾丘胤是贞观十六年(642)——二十年(646)郡守。此序似是闾丘胤任台州刺史时所写。序云寒山子“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旧唐书·地理志》卷四十载:“唐兴,吴始平县,晋改始丰,隋末废,贞观八年复为始丰县,上元二年改为唐兴。”徐灵府的《天台山记》中云:“州取山名为台州,县隶唐兴,即古始丰县也,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县。”所以贞观年间的闾丘胤不可能称“始丰县”为“唐兴县”。而另一个人物是道翘。在国清寺的历史上,确曾有过一位寺主叫道翘。道翘是武后仪凤二年(677年)寺主。唐人李邕所撰《国清寺碑(并序)》中亦载:“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为有守,惠爱恤下,贞固干时;大德行续、上座神轨、寺主道翘……。〔5〕前后相差三十余年。因此,贞观时的闾丘胤与仪风时的道翘非同时人。卸任而去的闾丘胤怎会于三十年后“令道翘”收集寒山诗呢?所以,闾丘胤序为伪作无疑。

徐灵府《寒山子诗序》中“大历说”的来历。宋人李昉的《太平广记》中“寒山子条”:“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咸通十二年(871),毗陵道士李褐……。”文后注这条记载来源于杜光庭著的《仙传拾遗》。论者一般称之为徐灵府序。

天台山,道曰桐柏释曰天台,此两者同体而异名。〔6〕徐灵府钱塘人。号默希子。居天台云盖峰目为方瀛。以修炼自乐。尝为诗云:学道全真在此生,迷途待死更求生。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得生知何处生。据徐灵府所撰的《天台山记》记载:“灵府以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徐灵府元和十年(815)与陈寡言、冯惟良等随田虚应东入天台山修道,冯惟良创华琳峰栖瑶隐居,陈寡言居玉霄峰,徐灵府则伴师以居。长庆元年(821),徐灵府始于云盖峰虎头岩筑室,自造庐于石层之上,虎头岩前跳苍峰。会昌中(841~846),唐武宗李炎闻其道行高卓、雅有情趣,甚感欣悦。遂频频下诏,谕浙江廉访使征召入京备问。徐灵府以方外之人喜野鹤闲云坚辞不赴,并献诗言志:“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未颂紫宸命,遣下白云峰。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廉访使奏以衰稿免命。由此“绝粒十余年”,“并对辄题于树间石上的“寒山子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久之,凝寂于山中,享年八十二岁”。〔7〕

灵符自“会昌中(843)之后“绝粒十余年”至寒山“十余年忽不复见”之前对寒山子诗“序而集之”。而诗“行于人间”之后,有寒山见李褐事,只能说明咸通年间寒山尚在世而徐灵府已经凝寂。

在寒山研究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史料中关于寒山生平的记载,而且还要联系此生平年代的背景来推定其确定性。

如信寒山大历中即大历八年(772)30岁隐居,按唐制寒山十五岁参加科考,则前推十五年至757年为寒山开始参加科考时间。此后尚有十余年“曾经四五选”的吏部铨选时间。即至德二年(757)至大历八年(772)。而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755年12月16日)至宝应二年(763年2月17日)。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禄山果叛,称兵诣阙。十二月丁未,陷东京。”明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哥舒翰为贼所败,关门不守,……。”〔8〕“肃宗二载五月丁巳,贼将安武臣陷陕郡,民无遗类。”〔9〕“十四载,安禄山反,诏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遂收云中、马邑,开东陉。加御史大夫。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会李光弼攻贼常山,拔之,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破贼史思明众数万,平稾城。南攻赵郡,禽贼四千,纵之,斩伪守郭献璆,还常山。”〔10〕史臣曰:“及天宝之乱也,天子不能守两都,诸侯不能安九牧。自三盗合从,九州羹沸,军士膏于原野,民力殚于转输,室家相吊,人不聊生。”“肃宗永泰元年(765)正月癸巳朔,制曰:'顾以薄德,乘兹艰运,戎麾问罪,今已十年。饮至策勋,惟凶渠之授首;劳师黩武,岂人主之用心。军役屡兴,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毙于锋镝’”。“二年春正月乙酉,制:顷以戎狄多虞;急于经略,太学空设,诸生盖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扫,上庠及此,甚用闵焉。”〔11〕安史之乱双方激烈争战、朝廷自顾不暇之时,寒山怎能有科考及“曾经四五选”的经历呢?所以“大历说”是不能成立的。

徐灵府序言中“大历中”的来历。

杜光庭(850——933)。“唐咸通(860一874年)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学道。中和元年(881年),随僖宗入蜀,见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王建建立前蜀,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13〕。《缙云县志·人物·仙释》载:“杜光庭,邑人。唐咸通中与郑云叟赋万言不中,遂入天台山学道”。杜咸通中(860—873 )入天台山是肯定的。杜光庭为冯惟良弟子应夷节的徒弟。徐灵府是田虚应的徒弟。元和十年(815),徐灵府与冯惟良为烟霞友。徐应是杜的师爷辈。所以袁清湘《徐灵府与上清派南岳天台系》中推断“从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中的记载来看,他当见过徐灵府序而集之的寒山子诗集。”〔14〕寒山诗[197]有:“老病残年百有馀,面黄头白好山居”之句。由咸通十二年(871)寒山见道人李褐时,上推百年为“大历中”。杜可能认为寒山“十余年忽不见”即为去世。于是由所谓的寒山的“老病残年百有馀”及所谓的“卒年”推出了“大历中”的隐居时间。此说可供各位专家参考。

据成化版《顺德府志·仙释》卷十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清康熙年《任县志》记载:“寒山拾得俱修炼于县之东乡,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明姚广孝《苏州府枫桥寒山寺重兴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疯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张人骏、程德全所撰的《募修寒山寺启》亦言:“在唐元和间,有寒山子”。

元·释念常《佛祖通载》是编年史。《四库总目提要》说:“念当姓黄氏,号梅屋,华亭人。延祐中居嘉兴大中祥符禅寺。是编前有至正元年虞集序。所叙释氏故实,上起七佛,下迄元顺帝元统元年,皆编年纪载。”他将寒山事排在了元和十三年正月七日归寂的“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之后说:“时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为人臞(qú)野。好冠桦皮冠着木屐。裘衲繿缕状若风狂。笑歌自若。其所居近天台国清寺”。〔15〕念常记载寒山隐于“唐兴县”。天台始丰县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改为唐兴县。从地名变迁来说,这与寒山隐居“元和说”正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之后记载的丰干、寒山与拾得的事迹则是参照闾丘胤序而采用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按编年记载,此处将寒山隐居时间由“贞观初”修正为“元和十三年”必有所依。很可能是考证了闾丘胤生平及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中寒山与赵州、沩山相见的时间做出的修正。〔16〕这也证明姚广孝所云寒山为元和中人确有所据。只是将闾丘胤出守台州由“贞观初”修正为“贞元末”令人怀疑。查《嘉定赤城志》贞元共二十年:贞元十五年—十七年为庐国因,十八年—二十年(805)为韦叶。闾丘是之前一百六十多年前的(贞观十六年(642))郡守。此处的“贞元末”虽与寒山元和间隐居相差无几,但引用闾丘事肯定有误。

这几则史料,都较详细而明确的记载了寒山活动地点及生平年代时间或隐居的时间。据汪祖民教授《赴国清寺寻访寒山、拾得遗踪》〔17〕考证及韩  鹏、郭书学《开封、苏州两地传统文化的趋同性研究》都指出:《国清寺志》记载:“他(寒山子)生活在公元约734至871年(即玄宗开元—懿宗咸通)之间,其中在天台生活了70多年。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人们在他栖遁外,建设了寒岩寺和寒山大士纪念塔,以供瞻仰。这在《天台县志》也是有记载的,比在国清寺中的记录的“三贤堂”早了108年。”汪教授及韩先生引用《国清寺》及《天台县志》相互参照进行考证,提出了寒山生平至咸通年的时间段,这期间也就涵盖了元和。这个结论是值得认真对待的。

据以上的论述及汪教授的考证可知:寒山于元和中(813)隐居于天台。此时按寒山诗[302]:“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至徐灵府“会昌中(843)之后将寒山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时寒山隐居已三十年,时年六十岁。寒山诗[49]:“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十余年忽不复见”正是寒山回乡“时来访亲友”期间。寒山诗[133]吟道:“之子何惶惶,卜居须自审。南方瘴疠多,北地风霜甚。荒陬不可居,毒川难可饮。魂兮归去来,食我家园葚”。项楚先生在此诗注中亦言:“故寒山诗“食我”言还乡之美。”此时六十岁的寒山因正值会昌法难,天台无法容身。于是回到了故里。

至于寒山的入灭年代,更是难以定论。闾丘胤序说寒山:“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追之。其拾得,迹沉无所”;徐灵府序说:“十余年忽不复见”;元释念常《佛祖通载》说寒山:“遂隐入岩石。拾得亦潜去。后不知终”;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说:“寒高声喝曰贼贼.遂入岩石缝中。且曰报汝诸人.各各努力.石缝忽合。后有僧采薪南峰.距寺东南二里.遇一梵僧持锡入岩.挑锁子骨.曰取得拾得舍利.乃知入灭于此.因号岩为拾得”。这几则史料都是来源于闾丘序,故不可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须知“隐去”、“潜去”、“迹沉无所”并非入灭。倒是徐灵府给出了一个“十余年忽不复见”比较客观的说法。《嘉定赤城志》人物门说寒山拾得:“遂握手出门而去。其后寒山隐寒石山,拾得隐祥云峰。有遗迹可考。唯丰干不知所归。”但未记其卒年。

由寒山诗集伪序中“僧道翘收集并纂集成卷”和《仙传拾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的诗集内容及数量的一致,可得出寒山诗的结集都是在寒山“隐去”之后“十余年忽不见”之前,即寒山“咸通十二年(871)”见毗陵道士李褐之前。

寒山见李褐事,正一道士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之二亦有记载:寒山于“咸通间,出谒李褐。褐见其蓝缕,不礼之。次日更衣乘白马而来,待之甚厚。老人曰:子知有寒昆子耶?曰:知。老人曰:贫道即是也。”此故事虽是引自于《仙传拾遗》,但此文已经称寒山为“老人”。汉典对“老”的解释:“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人。《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由此我们亦可证知:寒山隐居于唐元和年间,咸通十二年寒山八十岁左右,自是可称为老人之时。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用寒山拾得诗统一为中华书局《寒山诗集》序号.

〔2〕《宋高僧传》[M]系卷第十九“感通篇”第六之二“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赣师寒山子拾得)”。中华书局本.北京.1987.8.483-486。

〔3〕钱学烈《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01-107页

〔4〕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第八秩官門·历代郡守

〔5〕鞠俊《寒山生卒年考论》《文教资料》2012年11月号中旬刊。

〔6〕《嘉定赤城志》天台·禅院·一十有五·景德国清寺

〔7〕任林浩:《历代名道》《徐灵府与南岳衡山》《浙江历代著名文史哲学家评传》第二卷《唐五代卷》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9.23 南宋·正一道士陈葆光《正统道藏·正一部》·《三洞羣仙錄》卷之六。

〔8〕《旧唐书》 卷十本纪第十.

〔9〕《旧唐书》卷十本纪第十。

〔10〕《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二.

〔11〕《旧唐书》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代宗系言。

〔12〕《旧唐书》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永泰二年(766)春正月乙酉制。

〔13〕罗争鸣《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出版社:巴蜀书社。2005-12。

〔14〕袁清湘《徐灵府与上清派南岳天台系》。

〔15〕元·释念常《佛祖通载》[M/OL]卷第十五·唐丙戌(三)。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14。

〔16〕我的《唐诗僧寒山生卒年新考证》[C/OL]《第十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2018.10.202-204.

〔17〕汪祖民教授《寒山子研究》《第三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OL]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08.3 .256。韩  鹏、郭书学《开封、苏州两地传统文化的趋同性研究》《第九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 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15.9 .49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