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说》及其版权之争

一个人有境界没学问不行,有学问没境界也不行。周敦颐的真学问在哪里?就在《太极图说》,这是其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太极图说》是周敦颐30来岁的时候写的,一共才249个字,字字珠玑。周敦颐30来岁写出《太极图说》,40多岁写出《爱莲说》,前者体现了他的哲学上的创新,后者体现了他境界上的造就。这应该是周敦颐成为道学开山的基本标志。

1、《太极图说》说什么?

去过周敦颐家乡的都知道,那里有一个“月岩”奇景。它实际上是个巨大的岩洞,有东西两座洞门。如果从东洞门进,往西门走,一开始可以看到一弯“残月”,接着便能见到一轮“皓月”,继续往前走,月亮由圆而缺,最后成为“上弦月”。当地人传说,周敦颐小时候曾在月岩读书,正是这个经历,为他后来悟出“无极而太极”提供了实际的场景。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不妨来看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开头几句: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这段话大家似曾相识,因为《易传》上面就“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解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本来就叫《太极图易说》,是用来解释周易的阴阳变化的。这个宇宙观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周敦颐关键是加了一个“无极而太极”,从无极到太极,这个引发了争议。

实际上,周敦颐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前人没有发现的“天人一体”观:由无极到太极,到阴阳五行,到万物化生,然后是“主静立人极”。宇宙万物的变化,都遵循这么一个程序。那么人呢?人也是天地万物的一分子,人生的最佳状态就是“主静立人极”。人生有动有静,但要以静为主,有了静人生才能达到极致。周敦颐还自己加上一句:“无欲故静。”这为后来的“天理人欲”之辨提供了思路。

2、周敦颐的“太极图”不是阴阳鱼

有人说,太极图是“中华第一图”,它被描述成阴阳鱼,非常优美而神秘。我们在道观里面,甚至在摆地摊的算命先生那里都能看到。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徽标也选了这个图,韩国人把这个图绣到了国旗上。这里要说明一下,韩国人这个国旗图本来就是中国人帮他设计的。

1882年,清朝协助朝鲜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那个时候朝鲜是清朝的附属国。在条约签订前,朝鲜官员提出用中国的龙旗,但负责朝鲜事务的马建忠不同意。经过双方商量,马建忠建议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八卦纯用黑色,太极用半红半黑,这个方案是韩国国旗图的最初造型。现在韩国的国旗没有侵权,而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韩国、新加坡本来就属于中华文化圈。

我们现在来对比一下几个太极图:一个是阴阳鱼图,一个是周敦颐的太极图,一个是道士炼丹图。这3个图,第一个是常见的太极图阴阳鱼,它最简明,也最好看,基本意思是宇宙万物分成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第二个周敦颐的太极图,周敦颐用在人生上,重在“主静立人极”。第三个道士用它来炼丹,口诀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和主静是同一思路。所以,周敦颐这个太极图与道教是有关系的。

3、《太极图说》的千年版权之争

现在问题来了。你前面说《爱莲说》与佛教有关,现在又说《太极图说》与道教有关,那儒家的面子往哪儿搁。其实,这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里子”的问题。我们现在觉得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但在某个特殊的时代,它是很敏感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用现在的话说,这涉及到版权的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太极图说》中“无极而太极”明显与老子有关,《道德经》上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这是原话,你怎么去否定呢?还有那个“太极图”,明显与道士炼丹的程序一致,你怎么去否定?至于“主静立人极”,可以说与道家有关,也与儒家有关,儒家的经典《礼记·乐记》就说: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意思说,人的本性就是静的,七情六欲的产生,源于与外界的接触。可以说,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一个综合。

但是,这个问题在宋明时代就没有这么简单。按照朱熹、张栻等儒家学者的意见,这当然是周敦颐“不由师传,默契道体”,没有人教他,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从而上承了千年不传的孔孟道统。但朱震、陆九渊等认为它来自道家、道教。清代的一些学者甚至详细考证,找到它与五代道士陈抟的《先天图》和道教其他炼丹经典的证据。佛教方面甚至认为《太极图说》源于某个禅师的口授。

到底谁说对了呢?我认为,只要不存门户之见,这样的问题并不难回答。

第一,在精神境界上,《太极图说》与《爱莲说》是相通的,前者讲“主静”,以静为主,是修心的方法,后者讲“出淤泥而不染”,是境界的提升。周敦颐30来岁写《太极图说》,到了47岁的中老年总结出《爱莲说》,说明他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极致。孔孟儒学过去不怎么讨论的心性问题,经过周敦颐与和尚道士的交往,援佛老以入儒,开出了儒学精神生活的新天地,这本身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综合创新。在此以前,还没有哪位儒者能达到这个高度。

第二,在宇宙论方面,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把人类道德生活的原则与宇宙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理道德生活找到了源头,哲学上叫做“本体论”的证据,为后来程朱理学中的核心议题“天理人欲”之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第三,肯定周敦颐对儒学的创新,并不否认周敦颐对佛教还有道家、道家学说的吸收与融通。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需要源头活水,人家有长处,你不去学习借鉴,偏要自我陶醉,那只能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就不可能有建树。我们现在提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是中外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对待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周敦颐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立门户之见,他之所以能够成为“道学宗主”,正是因为他能够在坚持儒学的价值立场,不设藩篱,大胆吸收佛道的思想营养,海纳百川,综合创新。像周敦颐这样大气魄的学者,只有后来的王阳明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这个非常了不起。

好了。关于周敦颐我们就说这些。顺便提一下二程。有人说二程的老师是周敦颐,可是二程不怎么认他这个老师。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呢?其实,周敦颐在做地方官时,二程的父亲认识了他,觉得他有真学问,于是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带过来,让周敦颐做他们的老师。按时间算,周敦颐只教了他们才1年的时间。那么,周敦颐教了他们什么学问?二程有了名气地位以后,到底还认不认他这个老师,我们下次专门来讲理学的开创者程颢、程颐。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列入“非遗”,“太极”里有着怎样的东方神秘力量?

    牙买加当地时间12月17日7时30分,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了! 乍一看这消息,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太极拳不应 ...

  • 太极图之演变

    金栋按:传统观点认为,太极图始于宋代.相传由宋初道士陈抟(图南.希夷)将"无极图"(下图四)传给周敦颐,周氏将无极图的顺序做了颠倒,以附会<周易大传>,名曰" ...

  • 丹霞源:《太极图说》及译文

    周敦颐太极图 丹霞源:太极图说 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 ...

  • 太极图说[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哲学著作]

    基本介绍 来源介绍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 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形象化地表 ...

  • 负阴抱阳 太极图说

    太极图,是研究道学原理的重要图象之一.按道学的观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一切有形有质的东西(有极图)都来自于无形无象(无极图),当有极图被无极图化生的同时," ...

  • 王阳明《太极图说》行楷赏析

    <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全文249字.王守仁/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此本为王阳明行书< ...

  • 中华奇书《太极图说》,寥寥249字,道破宇宙人生之真谛

    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 ...

  • 王阳明《太极图说》

    王阳明《太极图说》

  • 周敦颐《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  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 ...

  • 太极禅乐 |《无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 ...

  • 王阳明《太极图说》行楷欣赏

    王阳明 王阳明是我们比较了解的一位"心学"大师,除了在哲学上的贡献,他也堪称一位书法大家. 其书法初师"二王",但不为古法所囿,"拟形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