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到底做了什么,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
楼兰人不会奉一个“太监”为王,这点是不容置疑的。长远来看,如果日后他得势了,就不可避免与汉帝国的战争交锋,拼个你死我活。衡量利弊后,匈奴人找准合适的时机将另外的一个名叫安归的质子带回楼兰,随后安归继位称王。
自安归继位后,楼兰逐渐呈现了“奴化”的特点,原因是安归长时间居住在匈奴,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于对国家军事实力的考虑,汉武帝末期推出了暂停与匈奴交战的政策。该政策的推出干扰了安归的判断,他错以为是匈奴的实力之强大足以让汉帝国退缩。事实证明,他错了。
从汉武帝年间一直到到汉昭帝初期,安归变成了西汉和西域互通往来的绊脚石。频繁从中作祟,安归和匈奴合作在半道拦截并杀害汉使以及行商人士。楼兰人之所以嚣张跋扈是因为汉昭帝不出兵政策,否则按照常理来说攻打楼兰这个小国对汉帝国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面对如此困境,当时的驸马监傅介子勇敢站了出来,直面解决。他带领一行人出使大宛。此行虽然只有三十人,他临危不惧,巧妙的化解了危险,唬住了龟兹和楼兰两个国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经过此次出使任务,傅介子差不多了解了情况,心中有数。他向霍光申请和同行的那三十人一起突袭龟兹,扭转西域向匈奴一边倒的局面。霍光深思熟虑后,同意傅介子从安归身上开刀。
傅介子一行人再次踏上西域的征途,只不过这次多拿了一些行礼,大都是一些真金白银,用来迷惑对方,掩人耳目。
到达目的地之后,傅介子便派人前去通报安归前来领皇帝的赏赐。此时的安归也觉察出不对劲,找个借口推脱了。
傅介子见状,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再次派人传话,如果安归拒绝接受这些金银奖赏,明日傅介子就启程回国,并将它奖给其他国王。在贪婪之心的驱使下,安归还是没有经住诱惑,再加上他认为汉朝的文官使臣也不会威胁到他,于是他前去赴会。
这样一来,便进入了陷阱里。酒过三巡,安归几乎失去了理智和基本的判断能力。傅介子以有密旨给安归为由,趁机让其跟随自己来到营帐。不久后,安归人头落地。就这样,安归的性命终结了。随后傅介子宣布另一位人质尉屠耆将成为新的楼兰王,拥者赏,反者亡!如此情形,楼兰全军为了自保,全部投降以表诚意。
傅介子此次西域之行,不费一兵一卒,顺利解决掉了安归,威慑住了楼兰国。此举令西域各国恐慌不已。之后傅介子将“楼兰国”更名为“鄯善国”。而这就是在历史上广为传颂的“傅介子斩楼兰王”的历史故事的经过始终。
之后的数百年里,汉朝与鄯善国还是会有战争上的摩擦争斗,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方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融合。在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和战争局势逐渐紧张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北魏帝国在公元六世纪消灭了鄯善国,自此,沙漠中的楼兰古国已不复存在。
傅介子的伟大事迹让人为之振奋。难度之大他却还是义无反顾,不顾自身的安危。千百年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着热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祖国守卫和平的决心始终不动摇。
历史上流传千古的绝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彷佛让人身临其境,脑海中再现英勇的将士们在茫茫的风沙中没有丝毫的退缩,驰骋战场的英姿飒爽,大漠荒凉,难凉将士们的热血!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写下这首诗时想必也是有感而发。
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楼兰王安归所得出的结论是截然不同的。总的来说因为国家弱小不得不依附匈奴苟且生存,所以做了很多有损汉朝利益的事情,但是从楼兰国的角度来看,此举属实被迫无奈。
反过来讲,中原人也并不是对楼兰人恨之入骨。甚至汉武帝在当时还很理解安归的处境。迫于历史形势,各有各的难处。匈奴和大汉势不两立,战争的代价也只有双方才心知肚明。
结语:如此看来,王昌龄诗句中的“不破楼兰终不还”表面看是写中原人想要打败楼兰的决心,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人民痛斥战争入侵,渴望和平,希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愿望以及报效祖国的情怀。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