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存最古木构建筑——兴国寺

甘肃现存最古木构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古朴雄浑,临空欲飞的元代佛殿般若殿

斗拱造型优美,变化丰富

柱头巨大的龙头雀替,雕刻活灵活现

二道寺门与钟鼓楼联构,形式罕见

【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
河西走廊上古风犹存的寺庙

——兴国寺

甘肃天水秦安兴国寺般若殿前檐斗拱及匾额

时代:元

地址:甘肃秦安县城北街

位于甘肃秦安县城北的兴国寺,建于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2),是一组风格古朴,造型奇特,保存较好的元代建筑群。当年这座寺院的规模可说是十分宏大,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建筑大多毁弃,只有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迄今完好。是甘肃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兴国寺般若殿所有檐柱上端微向内倾,有明显柱侧角,各柱高度不等,有明显的生起

兴国寺主体建筑般若殿坐东向西,面阔三间,通长11.7米,进深两间三椽,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端各安一条龙吻,二龙怒目卷尾,张口吞脊,活龙活现。正中部饰以琉璃兽面,上置一火珠,两侧置走兽。垂脊和戗脊上饰天王、狮、豹、马、狗等。大殿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仍保持了元代建筑的特征。架梁用六根檐柱支撑,柱头卷杀为覆盆状,柱身下用素面圆形柱础,无雕饰。殿内梁架结构外露,无粗大金柱,用减柱法使殿内空间开阔。仅在斜梁和内额的下皮设置直径约十五厘米的四根小柱,表现出典型的元代建筑特点。柱头巨大的龙头雀替,雕刻十分精细,活灵活现。

甘肃天水秦安兴国寺般若殿前檐龙道雀替

般若殿的斗拱很有特色,在华拱表面雕刻着朵朵云纹,十分优美。而柱头斗拱和补间以及转角斗拱形式各异,富于变化。高大的斗拱将屋檐高高顶起,立柱的侧脚和生起使檐角飞升如翼,敦稳的大殿似乎就要临空飞去一般。大殿檐下正面三间设木隔扇门,门头阑额上方悬明嘉靖时期胡缵宗书“般若”木匾,是一件珍贵的书法艺术。

甘肃天水秦安兴国寺般若殿副阶用六根檐柱,分为五间,次间两根浑圆硕大

在般若殿前,左右分列着钟楼和鼓楼。钟、鼓楼中间有一座石砌建筑,石墙中间开方形板门,通般若殿。钟、鼓楼下的砖砌台基开有侧门,供人登楼击鼓敲钟。此三者紧紧相连构成一道屏障,这种建筑形式在别处比较少见。

兴国寺低矮的钟鼓楼

兴国寺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新华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