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 行看江南秀色 托载万家灯火
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广场上,有一个面积约25平方米的重庆公路零公里标志。这个巨大的标志由内到外分为四部分,最里面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点,这就是重庆公路的“零公里”。从这里发端,密集的路网联通四面八方,其中有一条伴随长江左右一路向东,直达上海,这便是G50沪渝高速公路。
正值草木葳蕤花果飘香的时节,沪渝高速公路上客货车川流不息。道路两旁的山川田野、城镇乡村,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
打通要塞 带动沿线产业发展
长江三峡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柑橘和全球最适宜柑橘生长的地区之一。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忠县,共有标准化柑橘基地36万亩,年产柑橘36万吨。位于长江北岸的涂井乡友谊村,5800亩柑橘园是远近闻名的“三峡橘海”。
橘林漫步,馥郁的芬芳和清凉的山风令人心旷神怡。登高远眺,长江从眼前奔流而过,三峡风光和橘海美景交相辉映,累累硕果与大美山川相映成趣,让人如临仙境。
沪渝高速公路新立收费站旁,是列入全国首批18个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的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按照试点项目“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要求,忠县在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的“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内布局了新立“柑橘特色小镇”,橘乡人家风情廊道、环青龙湖慢行廊道、田园马拉松廊道,智慧柑橘示范区、柑橘文化博览区、橘乡荷海休闲区、三峡花卉植物园区等“一镇三廊四区”,构建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行六大支撑体系,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区。得益于长江黄金水道和沪渝高速公路,已于2020年年底开园的“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预计每年接待游客量将超过100万人次。
2009年建成通车的忠州长江大桥,是沪渝高速自西向东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将忠县到邻近的石柱县的车程由2个多小时缩短为30分钟,也打通了重庆至湖北、上海的高速公路的要塞,方便了重庆与宜昌、武汉、南京等沿线城市的交往。更重要的是,沪渝高速让重庆终于得以通过武汉和南京等交通枢纽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统计数据显示,沪渝高速石忠段2009年建成通车时,日均车流量为3956辆,到2019年日均车流量已超过2.4万辆。增加的车流和客流,为沪渝高速公路沿线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重庆境内的沪渝高速公路南线,经过以“丰都鬼城”闻名天下的丰都县。丰都境内旅游资源富集,距县城45公里的南天湖旅游度假区拥有高山湖泊、天然草场和15万亩原始森林,夏季平均气温20℃。县里瞄准沪渝高速带来的高品质旅游度假需求,以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滑雪为主线,开发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康体疗养、日常体验、夜游等五大类57项度假产品,成功跻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便捷的交通以及随之而来的客流和物流,用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增强了沿线区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心和自觉。丰都全境2901平方公里都是长江的集雨区,绿水青山既是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要求,也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2019年,水利部在全国遴选出17处河湖开展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建设,长江支流龙河丰都段作为重庆唯一的代表河流入选。丰都为龙河设置“一河三长”领衔这场生态保护攻坚战,仅用1年时间便结束了龙河23.6公里河道22年常年断流的历史,也让野生猕猴、鸳鸯等保护动物时隔20年再次现身龙河流域。龙河上游曾经破败不堪的古村落三建乡绿春坝村,也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村落。村党支部书记廖志伟介绍,绿春坝村保家楼依托传统民居开展乡村旅游,10家民宿去年4月以来已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
物畅其流 特色产品通达江海
沪渝高速东西横贯荆楚大地,川流不息的客货车呼啸而过,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物畅其流、民心相通的发展故事。
1991年2月建成通车的武黄高速,是湖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沪渝高速和福银高速在湖北境内的重要路段,为缓解武汉至黄石的交通运输压力、加强对外辐射和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素有“楚天第一路”之称。
沪渝高速湖北西段是迄今为止国内工程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地质最复杂、施工最艰难的高速公路之一,被誉为“我国乃至世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技术发展水平的范例”。它的建成通车,让鄂西武陵山区迈上了发展的“高速路”。
沪渝高速过宜昌长江大桥,就来到了素有“三峡门城、楚蜀咽喉”之称的宜都市。这里是山区、丘陵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和巴楚文化交融之地。2009年通车的沪渝高速宜恩段,是第一条经过宜都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它的贯通将宜都到武汉的车程缩短了将近3个小时,打通了宜都东西向连接大中城市的大通道。
“从那时起,宜都的特色农产品柑橘和茶叶以及装备制造类工业品才算真正能够通江达海、远销国内外了。”当年曾参与沪渝高速建设协调工作的宜都市交通运输局主任科员王先志说。
宜都经济由此进入发展快速道,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0多年位居湖北省前列,并于2015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众多荣誉,成为鄂西山区县市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2009年沪渝高速全线贯通,结束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不通高速的历史,也将恩施交通带入了高速发展期。如今的恩施,旅游公路、城乡公路、村级公路似条条玉带环绕。过去很多农村孩子上学要走几个小时,现在坐“村村通”很快就能回家。交通连接了山里山外,凝聚了党心民心。
连接纽带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2006年建成通车的沪渝高速浙江段起自湖州市南浔区,经过长兴县直到浙皖交界处。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2020年湖州人均GDP超过10万元,已经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进入工业大县长兴县境内,一个个花园式厂区让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曾是发展高耗能产业的污染严重地区。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说,粗放式发展长久不了,只有绿色发展企业才有生命力。从“低散乱”到千亿级战略产业集群,长兴县以蓄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向“绿”转型,曾经的生态问题县成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
沪渝高速也是连接长三角的纽带。沪渝高速安徽段东连苏浙沪,西接中西部,是长江经济带最活跃的沿江通道,也是安徽对接长三角的东向出口。
沪渝高速建成后,地处长三角西部、苏浙皖交汇处的广德市成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很快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到2020年年底,全县重点零部件企业的产值已达123亿元。位于广德经开区的中隆轴承有限公司正分批次将上海、杭州的生产基地转移到这里。公司管理部部长张丹说:“我们的货物主要通过高速发往上海、宁波的港口,当天发货当天就能到。”
毗邻沪渝高速的南陵县,仅用3年时间就吸引了中通快递的双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10多家为其配套的企业,实现了快递物流装备制造产业从“无中生有”到“风生水起”的嬗变。“在南陵,我们享受的是'首位产业’的营商待遇。”中通双彩生产总监杨周说,自己是南通人,也是“新南陵人”。
沿沪渝高速行至江苏,便来到了大美苏州。总长585米的元荡慢行桥将元荡湖湿地景观与环湖绿道对接,同时连接苏州吴江区和上海青浦区,实现了步行、骑行就能来往沪苏两地。两地的“生态一体化,文化一体化”,正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发展。
吴江片区还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形成了工业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跨区域联合河长制、长三角地区集团化办学、共建上海—吴江医疗卫生数据共享信息化平台、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专窗全覆盖等3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
隶属于苏州高新区通安镇的树山村,位于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东接姑苏古城,西邻浩瀚太湖。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树山村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效经济林果生产、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观光旅游”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注重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110余项市级及以上荣誉。2020年,树山村全年接待游客9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亿元。
(记者张国圣 夏静 张锐 马荣瑞 常河 丁一鸣 苏雁 刘已粲 陆健 严红枫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