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明星教授带你看宋朝
◆ ◆ ◆
前不久,《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落幕了。
像往季的节目一样,这一季选手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忍不住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是啊,在《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舞台上,涌现出了多少优秀的人物。
她们中,有北大博士生陈更,当康震老师用绘画的方式来阐释诗歌时,她脱口而出苏轼《定风波》中的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她们中,有00后美女武亦姝,她的偶像不是什么歌手、不是什么网红,而是陆游、苏轼和李白。
而更让人难忘的,是前几季的主持人董卿。
她口吐莲花、侃侃而谈,那种优雅和知性,仿佛浑身自带光芒。
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上,当台下专家讨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时,董卿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
随后,她又说出了另一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在要求用两句话评价10后小选手沈子扬的优秀表现时,董卿脱口而出:“自古英雄出少年,丈夫未可轻年少”。
在鼓励只有五年级的骆子愚时,她立马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雏凤清于老凤声。”
陈更、武亦姝、董卿等女人的博学多才,让人们忍不住感慨: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当我们回望历史,其实在宋朝,也曾出现过这样一位优雅知性、名动千古的女人,她,就是女词人李清照。
1101年,北宋文艺圈,曾经有三件大事发生。
第一件,是大文豪苏东坡去世,那个写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痴情男儿,以另一种让我们悲痛的方式,与妻子实现了团圆。
第二件,是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受到了宋徽宗赵佶的赏识。
而第三件大事,就是18岁的大才女李清照结婚了,嫁给了同样才华横溢的赵明诚。
如果说苏东坡的诗词是豪放派,那么李清照的诗词,就是婉约派。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简简单单的一句诗词,就有穿越千年的力量。
李清照不仅有才华,还非常有胆识,别的不说,在那个时代,她居然敢离婚!
当时,她第一任老公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她的崇拜者张汝舟。
一来二去,二人很快就结婚了。
要知道,那个时代,二婚可没有那么容易。
而更不容易的是,李清照发现张汝舟,居然贪恋她的钱财,强行要把李清照与赵明诚毕生收集、所剩不多的文物卖掉。
李清照立马决定离婚。
可是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离婚需要面临两年的牢狱之灾。
但是李清照只坐了9天牢,就放出来了。
李清照身上,还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为什么苏东坡,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为什么《清明上河图》,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实际上,宋朝还蕴藏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
这一次,包括董卿在内的10位国内著名学者、文化大咖,推出《我们为什么爱宋朝——知性女人必学的审美提升课》,带你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宋朝文化之旅。
由董卿领读 汇聚10位文史领域大咖
带你体味宋朝美学之旅
曾有人问董卿:一个女人永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
董卿回答道:“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
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个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一直以来,董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还是《见字如面》,她都孜孜不倦的推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实际上,董卿也不是天生就文化底蕴深厚,而是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熏陶。
在2010年元宵晚会上,董卿误把欧阳修的名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的“昼”念成“书”。
剧作家魏明伦发现后,第一时间通报给媒体,为董卿纠错。
一时间网友纷纷指责董卿,觉得她作为央视主持人,竟然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董卿马上向魏明伦发送致歉信,同时也公开致歉。
也是因为这件事,让董卿明白自己的知识底蕴还远远不够,于是她决定,在事业高峰期来了个“急刹车”,重新去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
这才有了如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
她用诗词歌赋,温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
她的美,美在了气质里,美在了骨子里,美在了岁月里。
而这一次,董卿联合来自故宫博物馆、中国社科院、北大国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十位学者组成的国内顶尖讲师阵容,带来《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知性女人必学的审美提升课》。
课程将带你从10个纬度看宋朝:总览、《清明上河图》、理学、宋词、茶道、宋瓷、书法、宋画、名物、雅集。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
《清明上河图》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情节?
宋朝喝茶也要“拉花”?
为何古今中外都追捧宋瓷?
为什么宋词不是读而是唱出来的?
宋朝朋友圈的中心人物都有谁?
……
音频分为10个章节,每一章节有3讲,共长达600分钟。
每一个专题,都由一位专攻此方向的大师学者来解读。
比如大家都非常喜欢而且熟悉的的《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就倾情加盟。
学识渊博的康教授,曾这样谈到诗词的作用。他说:“诗词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尽管篇幅不长,却敏感地捕捉了中华民族全部的情感世界——亲情、友情、爱情。这种功能至今没有削减。”
在这次课程中,他将深入浅出为大家讲解:
1.为什么宋词不是读而是唱出来的?
2.宋词如何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之美?
3.宋朝都有哪些重要又有个性的词人?
要知道,宋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说,而康老师的课,更是学生拼劲手速,都很难抢到的。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则为大家带来总序《你想认识一个真实的宋朝吗? 》。
为什么说宋朝“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宋朝的文化风气是什么样的? “雅俗兼备”的宋人对生活意境有什么追求?
这些问题,她都会一一为大家揭秘。
说到宋朝,当然不得不说《清明上河图》,它堪称北宋社会的“百科全图”。
故宫展出这幅作品时,观众要排6个小时的队才能见它一眼。
这次课程专门请来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余辉老师,为大家讲讲《清明上河图》背后那些事儿。
宋词、宋瓷、宋画、茶道……
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这些专家学者将带我们一一领略。
这样难得的机会,这样高端的阵容,确实是难得一见。
每个华人
都应该拥有一个宋代的空间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蒋勋先生则说,今天大企业的职场人,每天回到家,应该有一个宋代的空间给他。
宋朝,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巅峰。
在日益浮躁的当下,每个华人,都应当拥有一个宋代的空间,放下喧嚣、浮躁和狂躁,拥有一个宁静、平和、安谧的内心世界。
很多人在听了宋朝的那些事儿后,都深受启发和教育。
一位学员李明华(化名),25岁,大学毕业没多久,因为喜欢董卿老师而报了这门课。
她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要租房、要开销,日子过得很拮据。
前阵子,她职场上又出了点问题,被老板狠狠骂了一顿,她觉得特别失败,情绪一度很崩溃。
后来,她偶然听到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哪怕经过“乌台诗案”的苦楚,照样吃红烧肉,活得云淡风轻。
她于是也“化悲愤为食欲”,越来越感到精神的宁静和放松,对生活也重新充满了希望。
更重要的是,她还开始学茶道,把“凤凰三点头”学的出神入化。
现在公司来了客人,她一边泡茶,一边侃侃而谈,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成为领导眼中的得力干将。
还有一位学员,是2个孩子的妈妈。
她全职在家,平常只知道做做家务,自己能力有限,也没办法辅导孩子做作业。
有一次,同学家长推荐她这门课,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孩子们报了这门课。
每天晚上,一家人静静地围坐在书桌前,听这些专业的老师讲解。
慢慢的,她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新的想法。
她开始学画画、学书法、写诗歌,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
前阵子,她跟儿子一起完成的一幅画,还在学校获了奖。
孩子现在都把妈妈当成了偶像,孩子也越来越喜欢上了读书。
她万万没想到,诗词歌赋真的拥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她的心房。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阅读,便是一种生命的化妆。通过读历史、读诗词,女人能变得越来越知性、越来越优雅、越来越有底蕴,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和光芒。
一身诗意千寻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