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诊所被罚,「 三无」中药粉中招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健康卫士
多家诊所被罚,“三无”中药粉中招比例居多
近日,据一诊所朋友反映,当地多家诊所受到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此次执法较以往更全面、严格。
在被罚诊所中因中药粉外用违规的案例占比较重,这并不是说诊所不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监管部门处罚的理由是这些产品是“三无产品”。这些中药粉大部分只用一个瓶子盛装,上面写着退热粉、疼痛粉等字样,没有正规批号及生产厂家。
一位被罚的村医朋友说道,自己此次被罚金额至少在两万以上。
就在今天上午,还有朋友陆续给笔者发信息,说当地又有两家诊所被罚了。
配制中药制剂要有证、要备案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在此提醒大家近期要自查自己诊所的管理及诊疗行为,及时改正,尤其在中药粉及自制制剂方面要特别注意。
2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总局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明确将由中药饮片经水提取制成的颗粒剂以及由中药饮片经粉碎后制成的胶囊剂等,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行备案管理;传统中药制剂限于取得该制剂品种备案号的医疗机构使用,一般不得调剂使用,需要调剂使用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变相销售,不得发布医疗机构制剂广告。
《公告》还提到,医疗机构配制传统中药制剂应当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相应制剂剂型的医疗机构可委托符合条件的单位配制,但须同时向委托方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简单点说,诊所使用中药粉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购,有正规批号、厂家 、发票齐全,一切都合规才行;如果自制中药制剂,要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没有相关证书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机构配置,然后备案。
市场监管人员致村医、诊所、药店朋友的一封信
下一步,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将会全面开始。下面是笔者一位市场监管朋友的温馨提醒,希望所有诊所朋友们能仔细阅读: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由几个单位的执法部门合并而成的,其监管职责涵盖了原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版权)、物价、餐饮监管(其他地区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卫生局的职能)、酒类产品监管等部门职责。
设立这样的部门是为了以前一些部门业务交叉综合管理,排除一些职责不清的问题,此次改革后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成为事实意义上的一个综合的市场监管机构。个别地区已经开始了有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专项行动,就是整合工商、质监、食药、发改委价格、商务部分职责,还有科技局部分职责后的第一次行动。 保健市场专项行动。
保健市场不是保健品市场,而是所有产品凡是宣称具有保健职能的产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一般食品,还有一些辅助人体的一些产品。宣称有疗效的只能是药品,其他产品宣称疗效,或者暗示有疗效的,比如说有些产品的名字上带有暗示疾病嫌疑,或者其他产品的名称用已经有的药品名称,都在这次整治范围之内。要求各个卫生室,药店开展好自查工作。
基层行医不易,我们虽说是乡医,但是由于信息闭塞或常识缺乏,有时稍不注意就触犯了有关规定,一旦被查处就追悔莫及。
为了避免大家犯错,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建议大家:
一、清除那些来源不清的药品和保健品。
二、清除那些包装有嫌疑的药品和保健品。
三、清除那些票据不全的药品和保健品。必要时对经营的产品一一确认,确保无假货。
四、购进产品时,一定要保存好送货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确保购进产品的追溯性。
五、保存好购进产品的资质、票据、检验报告。
六、索要的资质证明文件,一定要齐全,不要缺项。特别是开户行账号、印章模板和随货同行单模板票样。
七、有个别诊所依旧没有索要供货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或者索要的文件不是装订成册的,项目填写不齐全。
八、索要的票据只有随货同行单,个别票据上没有供货单位印章,没有及时索要供货发票。
这里解释一下没有发票只有随货同行单的情况。随货同行单只是一张废纸,证明不了购货的合法性,所以一定要索要发票,真正正规的批发企业出售的每一批药品,都会开具发票,如果不开具,对批发企业肯定重罚。
九、对于诊所、村卫生室等小型医疗机构来说,尽量不要销售自制药,想配制中药制剂可以委托具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者取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个别诊所存在自制制剂的嫌疑,大家分清联合用药和自制制剂的区别,一个合法,一个不合法。
十、药房没有温湿度调节设备,随地摆放药品的现象还是存在。
十一、拆零药品建议原瓶拆零,不要倒入其他容器内,因为无法确认它的有效期。
十二、送货人身份证及联系方式。微信联系的保存微信聊天记录。
十三、不要在电视、广播、报纸、APP、微信,网站非法发布产品广告。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估计被罚的几率非常小!
大家平日除了加强自己的医学知识以外,还要多多关注国家对基层医生的政策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