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吊儿郎当的蒙古男人,随随便便就成功了

只有走进乌兰巴托,你才会发现蒙古男人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没有高大威猛的外表,没有纵马扬鞭的飒爽,有的只是小个子,粗糙的皮肤,懒惰的性格。但是,就是这种吊儿郎当的模样,人家却总能随随便便成功。

作为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人多,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而其中30岁以下的,占据了八成以上。蒙古女多男少,大约为51比49,但是在乌兰巴托,这个比例更要悬殊。行走街头,你随处可见青春靓丽的女孩子,而小伙子显得格外稀少。

我们的导游姓陈,是蒙古国立大学的学生,她告诉我们,目前在她们的班级中,42个学生,其中有31名是女生。为什么男生这么少?陈导解释说:男人们是不需要通过上大学来提升自身素质,找到幸福生活的,只有女生需要努力提升自我素质才能找到幸福。

对于陈导的这种解释,我们最初是不理解的,后来逐渐感受到了蒙古男人们简单的幸福。

在蒙古,男尊女卑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一直存在,这种传统游牧民族的习俗,至今根深蒂固。男人们会继承家族的财产,有羊群,就有幸福生活。而女人们则是相夫教子的存在。

目前的乌兰巴托近郊,聚集了大约70多万的贫困人群,他们大多数是告别游牧生活的牧民,失去了羊群,但男人们没有失去高傲的自我情结。他们不愿意劳作,很多人沉浸在当年的生活中,懒惰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他们指望妻子们的缝缝补补过日子。

但是,对于女孩子则不一样了,她们没有家庭的财产可以继承,她们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就需要自己努力。这也是蒙古大学里女孩子多的原因。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子,并不愿意回到传统的蒙古包中,嫁给懒惰的男人,这也是目前蒙古单身女性比较多的原因。央广网曾经以《蒙古国女人“一夫多妻”的悲惨生活:单身母亲多是大学生》进行过报道,虽然有些片面,但从一个角度也能看出,很多蒙古女孩子宁可自己带孩子,也不喜欢再养一个“巨婴”。

在成吉思汗广场,我们发现一个立拍得摄影小摊,摊主是一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看到我们走近,也不主动招呼生意,就那么淡定地坐着,似乎收入和他没有关系。而另一名似乎是女老板的漂亮姑娘,则忙碌地跑前跑后。

陈导告诉我们,虽然蒙古新的女孩子独立性强了,但是总要嫁人的,因为蒙古男人们并不担心娶不到媳妇,相反,他们很挑剔,女方结婚需要提供嫁妆,提供房子,而男方,只需要买一辆二手的日本车就可以了。结婚后,夫妻两个一起赚钱,男人们能出来就不错了,主要辛苦的还是女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