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继宁的山水画
他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他的笔墨趣味既是艺术手段,又是精神气韵;他的色彩既是随类赋彩,又是随情赋彩;他的意境表达是艺术精神的揭示与阐释,更是文化涵养的因心造境。
董继宁:1955年10月生于湖北咸宁。197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武汉纺织大学特聘教授,湖北大学特聘教授,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湖北省对外交流协会理事。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文化名人、文化部优秀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作品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勤政殿、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收藏。作品曾获1990年首届北京艺苑美术奖、澳大利亚“93雪梨”亚太地区水墨画大赛金奖、“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油画风景展”艺术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并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入选“百年中国画展”。
作品千余件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美术》、《美术研究》、《国画家》、《香港文汇报》、《欧洲时报》等百余家报刊杂志。
曾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武汉、香港、台湾、美国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曾出版《董继宁画集》、《董继宁中国画作品精选》、《魂系山情·董继宁画集》、《中国画二十家·董继宁》、《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名家·董继宁画集》、《继宁山水》、《继宁速写》及文集《灯下独语》等。
董继宁的山水画创作,在植根传统的同时,注重写生。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化追求溶入他对大山大水、真山真水的精神关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表述方式。即:笔墨的挥洒写意、构图的诗境营造、色彩的随情渲染。作品以写意的笔墨,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崇敬和对自然蓬勃生命的感念,以诗意化的构图及充满激情的色彩,表述着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和对天地生命的礼赞。
董继宁长期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研究、教学工作,于中国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多有创获,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色彩之运用,不囿于陈法,悟冷暖明晦之理,复与宋元诸家之墨法、笔法汇融贯通,时出新意。
兴酣浓烈时,有堆金错彩之妙;意远淡雅处,得铅华洗蜕之境;巨幛大幅,气度恢宏;卷册小品,意趣清远。欣赏董继宁的山水画,总被其宏大的气势所震惊,又为其精微的细节所惊叹,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周韶华评其画曰:“大地性、宇宙性、再造大千世界的当代性,是董继宁的山水画神韵之所在”。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董继宁先生是全国著名的山水画家,早在1990年就获美术大奖,受到美术界的关注。尽管他长期担任湖北美术学院的领导工作,但仍坚持美术创作,并获得很高的成就。
近年来,董继宁先生更潜心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研究,继承李可染先生“为祖国山河立传”的美学理想,以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史为主题,创作了“江山万里行”主题山水画展,既表现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董继宁先生的创作实践,对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学理上的推进,具有探索和指导性意义。
邵大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董继宁在90年代初期就出了不少作品,而且还得了创新奖。他早期的画比较注重气势,这些年他的画有了很大变化,除了重气势以外,还很重视语言的丰富。
中国画远看气势,近看其质,就是看绘画语言的丰富表现,一幅画要有势有质,那么中国画的艺术效果就出来了。董继宁的画在这一点上有势有质,有大的气势、大的格局,在具体的艺术语言处理又非常细致微妙。
艺术语言在中国画艺术中很重要的是笔墨,但笔墨不把握整体格局的话,笔墨与整体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我觉得董继宁的画既注重大的方面,又注重小的方面,这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他还会有很广阔的前途,我觉得董继宁在当前的山水画坛还是很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
中国画现在有人光讲究笔墨,但光讲究笔墨符号不一定有好的艺术效果和精神内涵,所以这种气势和微妙的处理相结合,有一种文化内涵在里面,光讲究气势或光讲究笔墨效果都没有文化内涵,这是当前中国画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有的人的画远看很有气势,但细看不行,中国画既要经得起远看,又要经得起近看,所以它不仅是画面效果的问题,它还是一种精神内涵的问题,精神内涵在艺术语言里微妙地表达一种文化精神,而董继宁的画就具备了这种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