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万奖金,拿完就回国!女科学家不顾德国挽留,坚持归国效力
有关留学生的话题总能在网上引发一阵热议。留学通常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但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留学之后便觉得国外空气都比国内香甜者,典型例子就有杨舒平;留学后为加入外国国籍,削尖了脑袋花样百出者更是常见。
很多人不知道,“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历史上,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曾经多次派出“遣唐使”,那些随着“遣唐使”来到唐朝学习的日本学生,就是最早的留学生。
但到了近代,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因为清廷的腐朽没落眼界狭窄,直接导致挨了打之后才懂得要开放学习先进技术。我们都很熟悉的詹天佑,就是清廷于1872年至1875年间选出的中国历史上最早官派留学生之一,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这样的认知有些人早已抛弃了,有些人却仍在坚持,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后者,对比很多引发网友怒火的留学生,她反倒被形容为从人才层面薅了一把外国的“羊毛”。
她就是庄晓莹,人称“美女科学家”。从这个名字以及她的秀气长相来看,你很难想象这样的美女竟然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而且还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远超其他男科学家的成就。
毕竟提起大学里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家想到的都是男生扎堆、女生少得可怜的场景。庄晓莹早在2001年就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之后7年时间一直在同济学习,先后发表了本科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
选择土木工程,是因为庄晓莹认为这一专业绝对不是“大兴土木”那么简单,它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而且在上个世纪90年代,庄晓莹目睹了上海基础设施的发展,对工程师产生了敬佩崇拜心理,她也想与城市一起成长。
尽管家里人都反对庄晓莹自己选的专业,她却仍然坚持。事实证明,庄晓莹在这方面具有非凡天赋,2007年庄晓莹出国深造,她拿到了英国杜伦大学(2011年英国综合排名第六)的全额奖学金,在那里攻读专业博士。
那时候有一句流行语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庄晓莹就是一个天生对数理化爱到骨子里的人,除此之外,她的英语水平也远胜其他的同学,读大学期间,她就做过领域的同声传译。
虽说留学期间的庄晓莹并不为很多人熟知,但她之后获得的奖项,以及做出的毅然回国决定却让大家注意到了她。庄晓莹,是德国洪堡基金会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仅次于莱布尼茨奖的世界第二奖项)自2002年设立以来第一位工程领域的获奖者。
获奖者可得到的单项最高资助金额足有1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便是1300万左右,令人瞠目。庄晓莹抱走了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德国科学界自然注意到了这样难得的人才,他们希望庄晓莹可以留在德国研究,优越的物质与科研条件,也的确非常吸引人。
庄晓莹原本可以拿着奖金资助,在德国直接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生,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和实验室;回到国内可能一时半会没法获得如此资格。但让人意外的是,庄晓莹却仍然不顾这样的挽留,坚持回到了母校同济大学任教,她说:“想为家乡,为国家做点事。”
因此有人笑称,庄晓莹这是“薅了一把外国羊毛”。要这么说的话,庄晓莹“薅羊毛”还真薅过不少,她陆陆续续拿到的荣誉都已经攒下一大堆了:
英国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年度唯一)、欧洲计算力学协会年度最佳博士论文提名、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陶乐茜研究生奖学金(DHPA)全奖......
与学成之后便再没想过回国,为各种待遇所吸引的留学生不同,庄晓莹认为近年来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创造的条件足以吸引一众海外科学家效力,即使不谈条件,单谈内心情怀,她也希望自己能回到故乡的土地,见证祖国科技的不断进步。
而对于庄晓莹的决定,德国人表示获奖者即使不留在德国进行科研工作,选择回国,将来也希望他们能成为德国人的朋友。现在的庄晓莹仍然没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后悔过,她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了研究和给学生上课这2个方面。
到目前,围绕纳米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庄晓莹已经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因为实在太忙,庄晓莹连买件新衣服的时间都没有,经常被家里人念叨。但她的成就与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无数学子,同济师生公认庄晓莹是一个真正的“美女科学家”,这种美与外在无关,是基于内在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