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第一性与精神第一性的对话——舒挽溺

《正确认识黑格尔哲学的前提条件》之二

关于物质第一性与精神第一性的对话

舒挽溺

为什么标题我要选择物质第一性与精神第一性的对话而不选择物质第一性与精神第一性的对立呢?因为两者的关系既可能是对立的;也可能不是对立的。两者属于什么关系,完全由客观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对立性大家讨论很多,我这里只讨论两者之间的对话性。

恩格斯指出:“什么是本原,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个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28页)

这是我们大家普遍非常肯定恩格斯从本体论的角度和列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所作的科学的界定。恩格斯认为:物质与精神什么是本源的,是物质还是精神,只有在谁产生谁的问题上才有意义,“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他特别强调指出:“就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 1973年10月 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39-140页)也就是说,只要承认人是通过自然演化而来;客观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就是唯物主义者。在承认这一标志性前提下,讨论意识的作用即意识作用如何发挥的问题,不应该被扣上唯心主义的帽子。

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反杜林论》恩格斯 1971年12月 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98页)兽性是什么呢?是人从自然界进化而来的生物属性;人性又是什么呢?是人类对自身审视后对自身兽性的扬弃,但并非是对自身肉体的扬弃;人性对兽性的扬弃剩下什么呢?剩下“人类精神”的不断完善,“人类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那么,从野兽演化为人是如何发生的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1971年8月 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49页)当然,如果我们要把劳动这一概念专属于人的话,那么,劳动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呢?这是本文所关注的哲学问题。

依照恩格斯的认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这应该是符合科学的判断,符合现代生物科学家对最接近人类的大猩猩的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假设如何制造工具是发生在类人猿与人的出现的界限的质变前还是出现在质变后呢?笔者认为:发生在质变后应该更符合客观实际和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问题的全部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精神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问题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

精神是如何体现出精神有能力保持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呢?精神是这样证明自己的,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所以哲学思维无论与一般思维如何相同,无论本质上与一般思维同是一个思维,但总是与活动于人类一切行为里的思维,与使人类的一切活动具有人性的思维有了区别。”(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38页)这种区别就在于一般思维表现为对具体对象的存在形式或运动形式的关系的思维,而“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同上,第7页)是对科学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概念式的再认识。通过这种再认识,主客观的同一性才能在实践中充分的体现出来。黑格尔说,“理性的本能使人感觉到,经验得出的这个或那个规定,在该事物的内在本性或类中有着自己的根据,并且理性的本能往后依据着这个规定。”“对真理的认识就在于,按照客体本身,即把客体作为不掺杂主观反思的东西来认识。”(转引自《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人民出版社1965年2月版第114、117页)黑格尔就是告诉大家,实践活动必须要依据客观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才能获得预期的目的。

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这种观念性的存在的精神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体现。马克思还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对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一种能动性的活动。“实践虽然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但它与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大相径庭。自然界中发生的客观过程都是不自觉的盲目的自然力彼此发生作用,'都没有任何事情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因而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人在行动之前,就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理论、意见,提出计划、方针、办法,然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实践过程贯穿了人的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实践的这种特性就是实践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赵家祥 聂锦芳 张立波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实际上,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历史。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版第262页]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说:“没有好的全战役计划,绝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这就是说,即使初战打了一个胜仗,若这个仗不但不于全战役有利,反而有害时,则这个仗虽胜也只算败了。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胜了,敌军全局将起如何变化,假如败了,又将起如何变化。虽结果不见得乃至决不会尽如所期,然而必须依据双方全局,仔细地切实地想明白。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同上,第205页)对一个人来说,具有大局观是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已经养成了的最重要的优良品行。或者说,处理任何事情,深思熟虑地计划安排先于行动。

所以,可以说制造工具发生在从猿人到人的质变后更符合客观实际和更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

因此,类人猿在长久选用自然形成的坚硬并且锋利的石块用于割肉后,假如某一天类人猿群见到自然中发生石块相互碰撞产生了锋利的碎片,这些石块也被类人猿群捡起来使用,其中某只“聪明”的类人猿产生了通过让石块碰撞能产生锋利石块的观念,自然界因此产生了最重要的质变,虽然他和它们还长时间的一直生活在一起,他也不知道他和它们已经出现了质的区别,更重要是假设他在观念支配下从高崖上向下扔石块并且产生了希望所需的锋利石块,这块石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具,这件工具是人类精神创造客观存在的开始,这块石块与其它石块好像没有任何区别,但这块石块却包含着人类的创造精神的开始。如果他的行动或多次行动没有引起其它类人猿的学习,他的死亡代表着智慧星火的熄灭,自然界将重新开始它的“等待”。如果他的行动或多次行动引起其它类人猿的学习,领悟了其中的含义,开始了相同的行动,并且通过遗传世代延续下去,由此,我们才可以说人类真正开始了他的行程。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恰恰都表现为精神观念或概念的先在性。经济发展如此,社会发展如此,军事行动如此,事无巨细人人都是如此。精心安排,先在性观念正确者,行动少错误者胜出;事先缺乏安排,临时抱佛脚者,何来成事之可能。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舒挽溺

2021年5月5日清

(0)

相关推荐

  • 纪大海:关系存在的哲学意义(一)

    哲学是一门源于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追问的学科,而"关系"则贯穿了人的一生.优促会特邀四川优质教育促进会专家顾问.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纪大海先生带来他的作品&l ...

  • 哲学基本问题

    含义 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它是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而人和世界关系最本质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人作为考察人和世界关系的主体,本身既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又是一 ...

  • 第一性

    ​政治知识: 哲学的 基本问题: 第一性 公基知识 考试过程 涉及的知识点 非常复杂琐碎 涉及到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这一部分 关于马原 考试中的 出题方式 为理解性考察 大部分都是 案例型题目 这是考 ...

  • 《伟人恩格斯》

    恩格斯的精神风范内涵非常丰富,它表现在为劳苦大众解放而奋斗终生的信念,为高扬真理旗帜而坚守阵地的恒心,为革命事业大局而勇于牺牲的气概,为实现崇高理想而鞠躬尽瘁的品格. 今天,恩格斯的人生境界和崇高的精 ...

  •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实物,不以精神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要想获得正确认识,肯定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至无穷.这样才能保证主观意识正确反应客 ...

  • 绿A营养医学在西安:为大众助力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

    自4月16日绿A"2019微藻营养医学"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启幕以来,绿A在全国各地的营养医学助力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5月,西安绿A分公司就在当地连续举办了两场营养医学助力活动. 观 ...

  • 从物质扶贫到精神脱困,《最后一公里》于欢乐中满溢感动

    在电影<最后一公里>中,主人公李双洪的一句话震耳发聩:"如果不把根深蒂固的陋习打掉,就不是打通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 现实确实是这样,扶贫,并非是喊喊口号.发发救济 ...

  •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物质简单,精神丰盈,灵魂有伴,随心所欲 |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六百廿六期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626期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 物质简单 精神丰盈 灵魂有伴 随心所欲 「 语录特辑」 文字:雪小禅 图片:雪小禅 | 孤独是最强的能量.又老又孤独.一个知己也没有,大概也不需要.更不需 ...

  • 人生有两大苦,物质匮乏和精神空虚

    一般人把身外之物当作人生的幸福来源,希望从财产.社会地位.妻室儿女.朋友或是社会那里得到幸福,所以当他失去这些东西或是发现这些令他失望的时候,他的幸福基础就崩塌了. 换句话说,这个人的人生重心随着每一 ...

  • 物质世界与精神王国

    有人说,人应该对世俗有热望,有期待,有追求,并不断有所"获得",才能在世间立足,尽到"生而为人"的责任. 如上这般论述,应该没有人没有道理不认同,毕竟每个人都在 ...

  • 缤纷周日 | 《小狗钱钱2》:同时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算是成功

    让你懂得比金钱更珍贵的是什么 | 第1967期 今日豆瓣评分7.3分,4843人评价 内容简介 畅销书<小狗钱钱>掀起了一股风靡欧美的"金钱童话"潮流,相信你已经认识了 ...

  • 有情是否就能饮水饱?物质幸福和精神契合哪个更重要?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早前,香港有部电影叫做<有情饮水饱>,看名字就知道它的核心.从前,话是这么说:"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而现在,女人们 ...

  • 庄子:最好的活法,物质简单,精神富足

    <庄子·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简单质朴.一个人的境界越高,越注重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享受. [01]物质简朴,过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