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的防火墙
(本文载于《科技日报》2021年5月7日第8版,有修改)
紫禁城(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拥有数量庞大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由于木材具有易燃性,因而紫禁城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火灾。紫禁城里的历代帝王高度重视防火,并采取了多种措施。防火墙是其中的一种科学防火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粘土砖的不可燃性,将其砌筑成厚厚的墙体,以阻断火势蔓延。紫禁城内现存多种形式防火墙,如隔断墙、院墙、封后檐墙、硬山山墙等。
太和殿东西两侧的防火卡墙(图1)为紫禁城防火隔断墙的典型。据《康熙起居注》卷七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初三凌晨,太和殿发生火灾。火灾由紫禁城西北位置的御膳房内太监用火不善而诱发。火势顺着西北风向南窜,跨过了乾清门广场,依次穿过后右门、中右门,然后又因西风而拐了个弯,沿着太和殿西侧的木质斜廊而蔓延至太和殿,并烧毁太和殿及其东侧的木质斜廊。康熙三十四年(1695),太和殿复建工程启动。工程负责人梁九认为太和殿在历史上的多次火灾均由建筑两侧的木质斜廊引燃,因而向康熙皇帝建议,把木质的斜廊改为砖砌的卡墙。该建议得到了康熙的批准。太和殿两侧的防火墙,有利于阻隔建筑两侧的火源由东西向蔓延,对太和殿的防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1 太和殿东侧的防火卡墙
紫禁城防火隔断墙的另一种典型形式,是用于长廊式建筑的隔断墙。如保和殿东侧的庑房,分布在东崇楼到左翼门之间,总长度约为150米,在纵向包含房屋30间(古建筑领域中,四根立柱围成的空间为一间房)。为避免其中任一的建筑失火而蔓延至其它建筑,在清代每隔5间房设置一座隔断墙,每座隔断墙厚度约为1.5米,共包含防火隔断墙7座。每座防火隔断墙亦对廊子进行了分割,并在廊内做成了券洞形式,集实用功能与建筑艺术效果于一体(图2)。另各隔断墙之间的屋架没有任何连接,可避免火源从屋顶蔓延。防火隔断墙的布置,可避免火灾发生时出现“火烧连营”的局面。
图2 保和殿西庑防火隔断
紫禁城内院落布局的方式是基于火灾教训而形成的。紫禁城初建完工时,建筑数量多、彼此间距密集,其中一座建筑失火后,往往殃及周边的多座建筑。嘉靖皇帝执政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一记载,嘉靖十年(1531)正月二十六日,紫禁城的东宫(皇子、皇孙生活的场所)发生火灾,有十四间相连的房被烧毁。火灾后,嘉靖帝召见大学士张璁并进行了训诫:“宫中地隘而屋众,且贯以通栋,所以每有火患”、“务使道途疏阔,堂舍整简,勿令相近”。他要求对紫禁城内房屋间距进行整改,拉大各个建筑院落之间的间距。这种整改方式,促成了今天的紫禁城各个院落的布局形式(图3),并产生了很好的隔火效果。
图3 东筒子巷防火院墙
封后檐墙又名封护檐墙或风火檐墙,亦为紫禁城内防火墙的主要形式。封后檐墙的做法始于雍正五年(1727),主要特点是建筑的后檐墙不开设门窗,且屋檐位置的檩枋、椽子等木质构件均用砖墙封砌,不露在外面(图4-图5)。据乾隆年间大学士鄂尔泰等人所撰《国朝宫史》卷三记载,雍正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雍正颁布诏令,说“宫中火烛最要小心”。他认为日精门、月华门以南的围房有做饭的值房,火星常常会窜到房檐上,很容易产生火灾,并危及其他建筑,因而下旨“可将围房后檐改为风火檐,即十二宫中大房有相近做饭小房之处,看其应改风火檐者,亦行更改”。需要说明的是,“围房”一般指兵丁、太监的值守用房,其等级较低。易知,紫禁城内封后檐墙的做法是由雍正首先提出来的,有利于避免火势由屋檐向外蔓延。
图4 露出檩椽的后檐墙
图5 不露出檩椽的封后檐墙
紫禁城内硬山山墙(图6)也具有防火功能。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只有前后两个坡,且建筑山墙(即两侧的外墙)从地面一直砌筑到瓦顶,将建筑内部的木构架封护起来。硬山山墙与封后檐墙均为封护木构架的防火方法,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出现在明代,用于封护建筑两侧端部木构架;后者出现在清代,用于封护建筑后檐的木构架。硬山山墙的建筑做法与徽州的马头墙有着类似之处(图7)。马头墙的特点是山墙高出屋面,其形状类似马头。当相邻建筑发生火灾时,马头墙可阻断火源。1977年出土于安徽歙县的石碑,其上刻有《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碑文记载了明代弘治年间的徽州知府何歆的治火功绩,其中包括建造大量的马头墙,以避免密集的民居发生火灾蔓延。这是徽州马头墙用于防火的较早史料。
图6 硬山山墙
图7 徽州马头墙
由上可知,紫禁城内的防火墙形式丰富,且具有科学性、简洁性和实用性,不仅为我国明清时期建筑防火历史提供了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建筑智慧。
(作者信息:周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