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古今碧玉关”征文获奖稿件之一 铮铮岁月骨,巍巍碧玉关

文/李素文

一直很执拗地认为,在老家一些知晓的地名中,“碧玉关”听上去算是最美妙动人的一个。不管你是穿过纷繁的城市而来,还是踏着温静的乡韵而至,尽管在你的精神世界中,这也算得上是一程小小的完美旅行。可若未到“碧玉关”,这便定然是一件憾事。

“碧玉关”这三个字,透着剔骨的秀雅,似乎玲珑到让人不敢触碰。可穿过历史的尘烟,顿时升腾起一幅幅雄壮的画面,碉堡、哨卡、城池,这些历经刀剑,历尽沧桑的黄土,已凝聚出一个巨大的骨魂气场,仿佛一个个生命留下的一双双眼睛,从几千年前的某一天,一直活到现在,望着天空,大地。在磨难与抗争中,这方厚土,像一棵被暴风裹挟并抛弃的大树,面对着层层叠叠的土石,荒芜的山梁,或许,她自己感到,她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生命体,不动声色地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作出了抉择,她接纳了“碧玉关”这个名字,还有跟这个名字有关的一切。

花开花落,一个千年,草荣草枯,又一个千年。历史的风雨我们无法躲避,也无法走进她留下的许多秘密。但我们能感觉到,这一把把厚重的黄土,她是热爱生命的,她躯体上的每一个生命,也在无限地回报着她们的爱。此地因何得名“碧玉关”,她无关山形地界,无关气象木石,她关乎于一人,此人为君王之女——“碧玉公主”,用一女子来命名一个地方,想来此女子定当不同凡响。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内心对这位传奇女子,和“碧玉关”这个地方的敬畏,只觉得山重水复间,这个人与这个地方都有一种美,美得不知有多少人和物暗自惭愧汗颜。小女子她不绣织香巾,不使丫头不唤仆,她一身铠甲,战袍骏马,锋刀利箭,旌旗烈烈。为保家园安宁,驰骋于烽火危难之中,奉父王之命到此守关,她名唤“碧玉”,因此,此地也就顺乎情理地被称为“碧玉关”。

我们需要历史来证明已逝的岁月,当这些岁月在史册上一一复活,再次从我们的脑海中闪出,不经意间发现,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旋风一般卷来卷去的,是那些我们明了或迷茫的柳暗花明。有时无所适从,有时会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与其他事或物的局限性。每一个地方的每一把黄土,都太伟大了,她们安宁,她们美好,人与其它生命才方可安然无忧。

碧玉关被那千年的风刀削砍,被那烈烈狼烟炙烤,在漫漫岁月中铸就了这铮铮铁骨,碧玉关在人们心扉深处,在这片故土之上,以无形之形坚韧高大,巍巍屹立。

碧玉关还真是大自然赐于故土的一块玉,日月把四季雕刻在她的躯体上,阳春白雪,山林花木,清风中摇曳的谷穗,细雨中荡漾的麦田,它们的生命和人类一样美丽。历史远去,时光延伸,当时代在前行的同时,有许多生命,被现代的钢筋水泥挤压,失去怡然柔和的空间。人们开始渴望大自然能跟当初一样温情和谐。只要人们遵循自然规律,真心真意地爱护家园,广袤的自然当然也会容人之错,把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美好一一展现于世。碧玉关已在人们的勤奋劳作中越来越美。

那是一个春夏之交,应亲友之邀,我走进了碧玉关那美丽的村落,村庄外不远处,山峦起伏绵延,仿佛直达天穹,天空净蓝,漂游着大大小小的云朵,像一只只初次试飞成功的白天鹅,扑扇着翅膀,追逐亲吻着同伴,快乐悠闲地嬉戏在山峦,村落上空。几块黄澄澄的油菜花尽头,是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果园,因山里的春天暖起来不是那么明显,虽说是接近夏天,但各种果树花才刚刚开得繁起来,看上去像漫着绯红色的烟霞,清早间的露珠,滴湿了攀着舍墙的瓜秧豆蔓,密叶间不时传出高高低低的虫鸣。村道旁一树最初开放的紫丁香,惹出一排不知名的花架来,花开正好,清香呛人。一阵清凉的风从远处吹来,拂过村庄,吹动一大片墨绿的玉米地,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村落旺盛的心跳。这个也带一“玉”字的农作物,养活了守在这片土地上,千世万代的父老乡亲,碧玉关也像是她的母亲,她在娘怀里,不畏寒霜,无惧酷暑,亦没有忧患,只待秋天献出自己的全部,她对母亲的依恋热爱向来都是根深蒂固。

生活在这般妙趣横生的村落,即便是没有娱乐活动,也可以去野外吹吹蒲公英,听听泉溪的曲儿,踏踏白雪覆盖的花草土径。相信对生活的感受,在亲近大自然的那一刻,会美好到令人感动!

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总是在忙啊忙,奔波间,世界原有的美在眼中似乎不存在,把心情与精神放逐在大地万物丰富的美之外。有次乘坐的车在老虎湾山顶上行过,车上有人操着外地口音问山下那是什么地方,说那些人家太美了,有人告知那是碧玉,记得时值大约是临冬,从山顶俯视,收过庄稼的农田平整干净,有乳白色的雾气大团大团的从中升腾而起,半湿的土壤舒畅地吸收着阳光,乐于奉献的她已明确了自己的下一个起点,正在储备力量。偌大一个镇子,像是一幅静止的画面。村落周边一连几个小小的丛林,像一座座待演的剧场。那里有众多平凡的角色,活泼的兔子,柔软的花藤,美丽的野鸭,动容的泥土和种子,清净的农人和自在的牛羊。碧玉关无论经历了多少磨难,她骨子里仍然是执着向上的样子,她把乐观的人生信念,传递给守护着这方天地的男男女女,让他们都有一副铮铮铁骨,无畏困难艰辛,让不断向前,不断创新的碧玉关凝聚出一股巍巍正气。碧玉关和碧玉关的人们,他们是彼此心中一把高大的火炬,有了亮光,心就不迷茫,力量永不枯萎!

责任编辑:张筱 郭晓鹏 编辑:张晓宏 刘云

作者简介:李素文 ,笔名李含,通渭鸡川人,通渭县作家协会会 员,曾多次获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优秀奖,通渭县文学作品二等奖,三等奖,有诸多作品发表于网络,书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