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山海情》为何情难自禁?

感谢朋友的推荐,我和程老师一起追了《山海情》。

我奇怪的是,一部土得掉渣、讲述扶贫工作的电视剧,何以使得90后、00后的人如痴如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一般来说,一部伟大作品,只有抓住热点、痛点、共鸣点,才有可能脱颖而出。那么《山海情》是因为什么呢?

我感觉有三个原因。

一是真实。

人是真的,每个人物都不是凭空捏造,都有真实的原型。事是真的,不虚美,不隐恶。扶贫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艰难裂变后的水到渠成。情是真的,兄弟情,父子情、父女情,家乡情、山海情,全部发自肺腑,激荡人心。

二是人物。

人物塑造太成功了。大人物、小人物全都演技在线,连山村里出现的一条小狗,都浑身是戏。我毫不讳言,这部戏的人物,让我想起了《红楼梦》,典型形象不下数十个。白老师、马德宝、马喊水、李大友、白麦苗、李水花、凌教授、陈县长等等,哪一个人物不是栩栩如生,就像是从你生命里走出来似的。

三是叙事。

从《史记》开始,以人物纪年,彻底打破中国编年的史传传统,后人评价,逻辑的链条断裂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但,《山海情》更厉害,是编年和纪传合一,所有人纪传人物,都围绕着建造闽宁村的编年历史进行。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虚幻大剧《权力的游戏》,人家遵循人物的发展逻辑,没有主人公不死的神话,史塔克的脑袋直接被砍下,血色婚礼上,史塔克的长子和夫人全军覆没,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山海情》也是如此。张树成主任说走就走了,挂职副县长陈金山来了,劳务输出和庭院经济之后,陈金山也高升走了。走了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凌一农教授来了,含辛茹苦,帮助农民种出了双孢菇,又为农民找销路,等一切上了正轨之后,凌一农教授又离开了……

这不是编剧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也是史诗的逻辑。

四是创造。

看《山海情》让我变得年轻,浑身热血始终奔流着,眼睛明亮和湿润,想要大喊一声,我爱这个世界。

这就是浮士德所说,创造的冲动。浮士德与魔鬼打赌,如果有一天感到满足,希望停下来,就要把灵魂输给魔鬼。魔鬼用金钱、权力,甚至美女海伦都没有锁住浮士德,但当浮士德看到一大堆人在填海造陆,已经走入暮年的浮士德,热泪盈眶,说,多么美啊,停下来吧,我愿意为你输掉灵魂,因为这一种创造的美。

我也想大声喊,给我们一个努力奋斗的公平的环境,我们用汗水和泪水,也能够创造一个新世界。山海有情,人更应该有情,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汪明荃 - 流淌的歌声 第7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