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和曾几的师生谊
口新时报记者徐敏
曾几(1084-1160),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曾几这个名字很多读者不是太熟悉,不过要说到这首《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很多读者就十分熟悉了曾几与李清照出生于同一年,比陆游年长41岁。他是陆游的老师,陆游的爱国思想及诗作风格均受到他很大的影响,两人有一段非常浓厚的师生之谊。
在曾几所处的时代,尊崇黄庭坚“点铁成金”的江西诗派诗风盛行,他的很多文友也均是同道中人,曾几论诗也推崇黄庭坚和杜甫。不过,曾几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作突破了江西诗派的诗风,尽是风格清淡婉转的诗作。
除了那首著名的《三衢道中》,还有一首《途中二首》之二:“小麦青青大麦黄,新蚕满箔稻移秧。绿阴马僐休亭午若草牛闲卧夕阳。”这首诗作语淡情深,流丽精绝,很有唐诗的风格。又如其《咏南池》诗云:“衡门久栖迟,永日孰与俦。既绝车马喧,遂适林塘幽。荷香因雨来,水鸟鸣相酬。虚怀睨物表,可以观天游。古来英雄人,何异貉一丘。茫然不知归,没世随波流。”这首诗作淡泊平静,显然是陶渊明的风格。虽然这样清新自然、平易流畅的诗作并不是曾几诗歌的全部,但这足已让其超越同时期的其他作者了。
大约在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26岁的陆游拜曾几为师。《宋史·陆游传》中说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可见陆游早慧,早年同也曾学过陶渊明、王维、岑参等人的诗作试图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已的创作道路。陆游青少年时期,曾几早已在文坛上有了很大的名声,且有一段时间在陆游故乡任职。后来陆游曾在文中写过:“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诩戴王室,虽丑商方长,视之蔑如也。”这些言及国事的士大夫首推曾几。这种爱国热情的耳濡目染促使陆游自动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陆游成年之后正式结识了曾几,两人成为师生。
拜曹几为师是陆游诗歌创作道路上的第一块里程碑陆游由此走上了诗人之路。除了爱国思想和诗学理论外,曾几将其一生作诗经验的精华“功夫深处却平夷”传给了陆游。师从曾几之前,陆游青少年时代作诗从“藻绘”入手,因此“平夷”之说,陆游此前应该闻所未闻。曾几亲授陆游其中的“玄机”:平夷即是平淡,但诗歌美学上的平淡并非真正的淡而无味和平庸浅薄,而是诗句锤炼到不着痕迹、不生不涩、不隔不垛、音韵天成的艺术境界。这是以一种不到相当功夫而不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因而说“功夫深处”才能转为“平夷”。
陆游在曾几那里得此“玄机”,一生受用无穷,特别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作诗技巧的熟练,陆诗诗歌的这一特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及至晚年之作大得返璞归真之妙境当陆游成为一代词坛宗主之后,写过一首追忆成长道路上的诗作《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赵近尝示诗》:“忆在茶山听说诗,亲从夜半得玄机。常忧老死无人付,不料穷荒见此奇。律令合时方帖妥,工夫深处却平夷。人间可恨知多少,不及同君叩老师。“可见曾几对陆游一生开启之大,教育之深和影响之远。曾几不但在诗歌艺术上启诗人之蒙,使他犹如穷荒夜半中悟得玄机,而且在为人处世上给他以积极的影响,成为陆游人生旅途中难见的知己。
在陆游师从曾几的10余年中,师生关系十分融治。曾几称陆游为“陆子”,或称其字“务观”,现存诗集《茶山集》中有6首写给陆游的诗。曾几对陆游这名学生是十分满意的,在他去世之前,又将自己的孙儿曾黯送至陆游身边学诗。而陆游则是终生忆念恩师曾几,多篇诗文回忆跟随恩师学诗时的情形以及曾几的爱国和诗论思想。
曾几去世后,陆游为恩师撰写了一篇长达3300余字的墓志铭,详述了十几件曾儿生平事件。谈到曾几为人时陆游写道:“孝悌忠信,刚毅质直,笃于为义,勇于疾恶,是是非非,终身不假人以色词。”可见陆游对曾几的敬重和钦佩。
即便是恩师去世多年后,陆游仍然念念不忘师训。后来陆游偶然看到秀才李商叟收藏的《曾文清诗卷》,翻阅D)之后潸然泪下,题了这样一首深情感人的绝句:“陇蜀归来两鬓丝,茶山已作隔生期。西风落叶秋萧瑟,泪洒行间读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