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期/贾巨川作品《捧着妈妈肖像入眠》梁剑清读

梁剑说:感谢著名党史专家、《习仲勋传》作者贾巨川老师对龙山书院《美丽的原创生活》的支持。我与贾老师素未谋面,他却将自己怀念母亲的一首诗作发给了我们。看着老妈妈认真的数着钱,原来是妈妈在为儿子分发稿酬,贾老师题图标题为:经典妈妈。有这样的经典妈妈,难怪会育出贾老师这样的经典儿子。贾老师的妈妈患脑萎四年,他从未雇用他人,也不顾自己已过花甲之年,他亲力亲为,侍服在侧,因母亲不能站立走路,吃喝拉撒睡,穿衣如厕,上床轮椅,全凭贾老师一人抱扶,直至五十多天前吃饭中突然逝世。在母亲膝前尽孝多年,妈妈的猝然离去,让儿子觉得天塌地陷般无助,只有捧着妈妈的肖像,方可入眠,因为在梦中,妈妈依然年轻、美丽,儿子亦犹如孩童、天真烂漫......

儿童节来临之际,刊发这样一篇母子情深的文字,既祝愿我们的孩子永享母爱亲情,也祝福我们的父母健康长寿......今天刊出的贾巨川,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就是一个思念母爱,渴望继续尽孝母亲膝前的儿子、撒娇母亲当面的孩童。

捧着妈妈肖像入眠

我醒了,时钟才过深夜两点,

双手间,捧着的iP还一闪一闪……

哪里有,一位老人慈祥的笑脸,

哪里有,梦境中娘唤儿的呢喃。

五七了,亲爱的妈妈还没有走远……

五七了,心痛难放开您起程的衣衫……

我知道,

您丢不下用心血拉扯大的儿女孙子,

我明白,

您走得匆忙有许多的叮嘱还没说完……

窗户外,长夜漫漫,漆黑一片天……

床头上,白炽灯光,暖流涌胸间。

难忘呀,

千余个昼夜母子为伴,暑热冬寒……

难忘呀,

几回回娘俩相对无语,寝食难安。

怎么了?刚才的妈妈还仪态万千,

怎么了?稍刻化作雨雾濛濛云烟。

霎时间,这世界怎么会如此生疏漠然,

霎时间,周围景物竟那样的冰冷黑暗……

哦,是热泪遮蔽了眼帘……

哦,是无眠包裹着心酸。

对呀,一个失去母亲的母亲节,

对呀,妈妈的英灵又走回人间……

归来兮!妈妈,

细雨霏霏轻轻为您擦洗岁月的尘埃……

归来兮!妈妈,

鲜花朵朵悄悄把您打扮得更加经典……

咱回家吧!经典妈妈,

咱回家吧!思念永远……

写于2016母亲节,母亲逝世服至五七夜

附1、挽母亲联

五度春秋,执汤奉食,床前尽孝,唇齿相依,叹不假天年,何日庭中再侍母;

九宵昼夜,茹素披麻,灵下怀恩,阴阳睽隔,唯长思畴昔,每逢梦里泪唤儿。

附2:作者介绍


贾巨川从军转干部到党史专家

陕西之子·教育·学者 正文 

贾巨川,男,1951年11月28日生,陕西省合阳县人。中共党员,渭南师院中文系、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文化程度。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现为渭南师范学院二级教授。

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文书,连、营职干事。自1984年起,先后参加了全国自学考试“党政干部专修科”、“法律专业”课程学习,并通过国家自学考试,获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和西北大学颁发的“党政干部专修科”文凭、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和西北政法学院颁发“法律专业”文凭;1992年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习,1995年毕业。1990年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联合评为“全国自学成才先进个人”聂荣臻元帅题词鼓励:“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1987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党史研究部门工作,任中共渭南党史研究室副主编、副主任。期间,参加了省、地12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省级以上报刊图书发表论文、研究文章、专题综述、人物传记等13篇,计10万字。其中获省级二等奖1篇。独立执笔撰写并由省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中共渭南历史大事记》,20万字;参与主编编写《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等图书5部,约1422万字;撰稿、编导完成由廖汉生将军题写片名记录八路军总部和三个主力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电视纪录片《雄兵东渡》,片长42分钟。

1996年奉调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历任期刊部副主任、征集研究处处长、研究处处长、副巡视员。承担中央办公厅下达的《习仲勋传》研究和写作课题,独立执笔完成该《传》写作,计100万字。上卷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计50万字。新华通讯社于2008年4月21日播发了电讯通稿。该书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图书博览会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该书荣获陕西省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和十七大以来全国党史优秀图书一等奖。《青海湖》等多家杂志全文连载或选载该书内容。《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长篇书评,给予较高评价。专家评论:“丰富翔实的史料,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清新的写作风格以及精雕细刻的文字煅造,使历史人物走出历史。使传主的生平事迹、理想追求、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跃然纸上,给人以深刻启迪”。“《习仲勋传》值得称道的是史家的笔墨纵横捭阖,以历史的原本为纲,将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勾勒得清晰可见,同时又不放弃历史的细节和相关的人物的刻画。是一幅由无数历史人物和事件构成的'清明上河图’”。“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示了习仲勋其人、其事、其人生轨迹。叙事、写人、言志,大处着眼,高处俯瞰,以时势为轴,以史料为骨,使一代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共产党人呼之欲出,引导读者深入到传主的思想深处和内心世界,从更高层次上认识老一辈革命家的本色”。“文品见人品,人品出精品”。编写《习仲勋年谱》计12万字(《渭南师院学报》连载)。受聘承担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出版的《习仲勋画传》文字撰稿人(33万字)。

在全国一级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党的文献》首篇发表《毛泽东九致习仲勋信述实》;全国性期刊《财经》、《中华儿女》、《百年潮》、《炎黄春秋》、《纵横》、《名人传记》、《党史博览》及《党史文汇》、《陕西日报》、《当代陕西》、《新西部》等十多种报刊发表文章38篇,计35万余字;多次获全国论文一等奖及省级奖项,文章多被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站转载。接受了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德国《亮点》杂志、新华社等国内外重要媒体的采访。访问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常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军委常委、共和国开国上将在内的习仲勋、王平、杨成武、廖汉生、汪锋、马文瑞、张宗逊、孙毅、安志文、王世泰、张贤约、王政柱、张邦英、郭洪涛、白栋材、李启明、常黎夫、刘懋功、李赤然、范明等百余位老同志、老将军,征集了60万余字的访谈录。1996年7月被授予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赴京出席表彰大会。受到了胡锦涛、尉建行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并合影留念。

(本文配图由作者本人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