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期 || 田兆宝:米脂艾姓名堂大 /杨莉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则是追溯祖宗血缘关系的标识。然而当老祖先不得已把原姓改成他姓, 毫无疑问,其中一定就有故事发生了,改姓原委就是故事。总以为本文会告诉你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然而读完洋洋数千言,也没有解开改姓谜团。其实这也无妨,迷雾重重更富神秘色彩,谜团未解完全阻挡不了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透过一则姓氏故事,让你感悟到一方地域文化的厚重与繁华,这才是作者的本意所在。
文/导语:田兆宝
诵读:杨 莉
编辑:林小菲
陕北民间历来有“米脂艾家,绥德蔡家”一说,意思是说艾姓、蔡姓是当地大姓,人口众多。米脂艾姓人口主要分布在米脂城乡和子洲县(上世纪40年代新设子洲县,米脂划拨出一部分归了子洲),许多村庄全村人都姓艾,连村名都是艾字打头,如艾家渠、艾家峁、艾家坪等等。有艾家族人做过统计,仅米脂县境内艾姓人约2万出头,按米脂全县人口23万计,差不多10个米脂人就有一个姓艾的。而米脂境外艾姓人也足有1万多。这就是说,现在天底下同属一个老祖宗的米脂艾姓人至少3万有余。
据《米脂艾氏宗谱》可知,从明代至今,艾姓一直是米脂大姓,米脂艾姓又有“老艾”和“小艾”之分。“老艾”原籍四川,一世祖到陕北做官,随后定居米脂。“小艾”一世祖贺旺,于明代天顺年间由山西迁来米脂,经商卖砂锅,后改贺姓入籍姓艾,为与米脂老户艾姓区别,后代人就谦称自己为“小艾”家,但人丁大旺于“老艾”家。本文所说的米脂艾姓实际就指“小艾”家。
始祖身世扑朔迷离
关于艾氏家族的姓氏本源、由贺改艾的缘由等问题,因始祖旺公未传后世,一直是个迷团,至今不为人所知。道光十五年《訚川艾氏宗谱》载:“背宗离亲,仁人不为,而谓我始祖旺公为之乎!”“我始祖旺公大有不得已者在也”。谱又云:“二世三世之不传,心领之而不敢传;四世五世之传久安之,而不可传;六世七世以至余十一世,欲传之而不能传。”很显然,十一世之前起码是知道始祖改姓底细的,只是不敢传或不能传。而后世艾姓人即便想传也不知道传什么,想知道也不知问谁去。
笔者曾听一位有文化的艾氏族人这样说来:说那旺公弟兄二人原为安徽人氏,在当地做官,因为为官清廉,秉公办事,由此惹恼了当地恶霸,于是旺公的兄长遭人暗害,仇家还扬言要户灭九族。贺老二(旺公)闻讯后,携家带口连夜逃离当地,辗转多日到山西,落脚在黄河畔上,以种田、做砂锅生意为生。因为常跑陕北,见米脂风情地貌俱佳,故落藉米脂,怕留隐患连累后人,遂改贺姓为艾姓。传说并非史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始祖旺公隐姓埋名、远离故土,必有其难言苦衷。
米脂当地有个艾氏族人叫艾有为,是个学者,他撰文分析说:“在人类文明史上,人最主要的识别符号就是姓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句千古流传的俗语,表达了人们对姓氏的重视和对人格的尊敬。旺公为饱学之士,岂能不明此理。人生一世,只有一姓,除非有特殊原因,一般人是不会随便易姓改祖、隐姓埋名的。以此理,如果笔者推测不谬的话,始祖权衡利弊,良苦用心,改贺为艾原来就是障目之法,只不过是为有一日能真正恢复原姓罢了。”然而,艾姓历代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即便艾姓人不认为这是改姓后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当今社会想把艾姓再改回去是绝无可能。只是改性缘由将成为千古之谜流传后世。
李自成给艾家放过羊
艾氏始祖旺公从明代由山西石州(今离石)来米脂经商贸易和定居,后人繁衍成众,主要朝无定河西发展,至今河西(包括今子洲县)艾姓居住的村庄有数十个。据一些艾姓老人讲,米脂西部土地广,他们祖上富裕,弟兄多,就在米脂西面大量买地,仅在今属米脂龙镇一带,就一次买地四千垧,四千垧约近两万亩。可见明清时米脂“小艾”家兼并土地的数量是很大的,十足的富甲一方。
李自成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大约和艾家第六、七世是同时代人。《明史·李自成传》记载:他“幼牧羊于邑大姓艾氏,及长,充银川驿卒。”即是说李自成幼年给艾家放过羊,长大后在银川当驿卒(传递公文的小兵)。陕北人曹颖僧《延绥揽胜》:李自成父母亡后,“乞贷于邑艾氏,尝为之牧羊”。按此说,李自成借贷与牧羊是同一主家,就是艾家。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李自成,陕西米脂县双泉堡人。乡中号为闯踏户。因负本邑艾同知应甲之债,逼勒为寇。”即:李自成是负艾应甲之债,逼勒为寇的,也就是说李自成造反与艾家逼债扯上关系。
艾应甲是旺公六世孙,艾万年是其第三子。《李自成始末》记载:李自成“破家,买娼韩氏为妻。渐贫乏,乞贷于同里艾举人家。因负钱不偿,艾氏执而鞭辱。……自成复与高迎祥再入秦,大肆攻掠。宁州副将艾万年与自成同里有隙,贼攻愈急。万年曰:'当日不早除此无赖,令猖獗至此!’出战被执,骂贼而死。”。
今人所编《米脂艾氏宗谱》载:艾万年“......不久授孤山副总兵,卫戍甘肃平凉。总督洪承畴扬言6个月剿灭李自成义军,命万年出征,他深知兵疲将怯,同乡人杀同乡人在不负朝廷,不负家乡人,亲情与乡情、忠、孝、义的矛盾心理驱使下,悲观厌战。是年六月十四日,勉强帅副将刘成功、柳国镇,王锡命合兵三千人马与李自成,在宁州襄乐镇甘家寨决战,陷入重围,自刎身亡,以昭其心。”。显然,《米脂艾氏宗谱》是艾氏族人编的,话说得婉转了许多。李自成是农民领袖,艾家祖先处处和李自成作对,名声不好,艾家人深知。
李自成给艾家放过羊,还欠了艾家的债,无力偿还且遭艾家鞭辱看似事实,由此李艾两家结怨,虽不能说李自成揭竿起义完全是因为艾家“逼勒”的结果,怀恨于艾家也在常理。艾家人不是在朝廷做官就是当地的商贾富农,与李自成代表的不是一个阶级,敌对关系肯定存在。直到现在,一些艾姓老年人也在说,老先人西山有不少地,李自成为先人家拦过羊、借过债,结了仇。
米脂艾姓人才辈出
始祖姓艾名旺即旺公,只生一子名文吉;文吉生三子,名茂、芳、蕙。后代艾姓人已传到20世往后了,但是说起你是艾姓哪一门的,都能追溯到茂、芳、蕙三门。500多年来艾姓一直是米脂望族,明清时期尤为显赫,当朝皇帝先后为艾家下的“敕命诰封”文书就达24件之多。始祖艾旺一生为商,救助危困,朝廷念其对国家对地方贡献不小,死后公赠通议大夫,户部右侍郎(正三品)。二世艾文吉,太学生,身为扬州盐商,能继父志,扶危济困,死后诰赠通议大夫,户部右侍郎(正三品)。三世艾蕙,太学生,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正三品)。四世艾希淳,进士,历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户部右侍郎等要职(正三品)。五世艾杞,进士,任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六世艾应甲,选贡,任江西赣州府同知(相当于州长助理)。七世艾万年,武举,任大同府总兵官、加都督同知(正二品)。八世艾能奇算是“另类”,崇祯年间随张献忠起义,以勇猛著称,与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合称“四将军”。九世艾珽奇是清代慈善家和诗人。十世艾芳曾历任大理寺少卿、光禄寺正卿(从三品)。仅举几例,远不止这些。
近现代艾氏杰出人物有:十八世艾楚南,早期参加革命,解放后历任哈尔滨市委书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十七世艾子高,西安外语学院体育教授。十八世艾奇玉,上世纪八十年代陕西省民政厅厅长。一度时期,陕西省公安厅两个副厅长(艾蕴药、艾绳章)和西安交警大队长(艾绳俊)都是艾氏十七世传人。十九世艾绍山,曾任陕西省烟草局局长。知名度较高的应数十六世艾丕善了,祖籍米脂桃镇,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曾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分管组织、政法、统战工作。在外地的厅、局、师级以上党政军领导约有二三十人。在陕北及米脂当地,艾家人当官的、从事科教文卫的更是不计其数。
笔者与艾家有点关系
笔者老家在绥德最北边的一个村,往北再跨一步就是米脂县。我的奶奶、母亲、嫂子及两个弟媳都是米脂娘家,我们家与米脂源远流长, 我对米脂的熟悉和热爱程度并不亚于绥德。我的妹妹学校毕业后分在米脂政府部门工作,后来嫁人,一不留神就进了艾家的门,妹夫在教育界工作,是“绳”字辈十七世孙。六十年代我读初中,一位生物老师是艾姓“绳”字辈的,课讲得极好。多年前我去一家三甲医院看牙,根据老大夫口音和处方签名,我说“大夫您是米脂小艾家十六世传人呀!”大夫惊讶问道:“你是什嘛人?”
1997年,我写了一篇《米脂城里艾姓多》的文章,发给《西北工商时报》登出。1999年艾氏族人修编《米脂艾氏宗谱》,也不知咋的找到我的那篇文字,顺手就放到《宗谱》的“附录”里去了。我妹妹因是艾家媳妇,就得到一本《宗谱》,并发现了我的文章,于是就问我可知此事,我说完全不知情。我妹妹半开玩笑说:未经作者许可,得要讨个说法哩。我笑了笑说:大事化小,索要一部《米脂艾氏宗谱》就算了结。于是我就得到一部洋洋百万言的《米脂艾氏宗谱》,闲来翻翻,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