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卫风·河广》/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647期)
河广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宋襄公思母之作,一是宋桓公夫人思念儿子所作。《毛诗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由于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此诗作;
“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宋襄公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作诗义自止。”—【汉】郑玄《毛诗郑笺》
“子之念母,虽千乘而不顾,母之念子,从一苇而难杭。两两相望,难乎为情,正在此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赏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回到卫国的宋桓公夫人一心帮助家人保家卫国,最终使卫国得以恢复实力,但是被休了的宋桓公夫人却再也不能回到宋国了,她与儿子宋襄公就只能天各一方。
我们都知道宋襄公是一位非常讲仁义的国君,因为思念母亲,他想如果他直接把母亲从卫国接回宋国,那么就对不起自己的父亲,这就是不忠;但是如果一辈子都让母亲沦落在外,那他这个儿子就是不孝。所以权衡再三,于是,宋襄公想出修筑望母台的办法。
他想在宋国临近卫国的地方修建了望母台,这样一来忠孝两全,一举两得。百姓听闻宋襄公因为思念母亲想要修筑望母台,都被他的孝心感动,所以很多人前来帮忙,结果只用了五天的时间望母台就修建好了,之后每到母亲生日和自己生辰,宋襄公总是会到望母台上来遥望母亲。
宋桓公夫人生完儿子宋襄公之后,就被宋桓公所遗弃而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卫国,之后宋桓公去世,宋襄公继位,宋桓公夫人在卫国思念自己的儿子,想去宋国,但是因为自己是被遗弃的,于礼上不得再前往宋国了,所以就写了《河广》这样一首诗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谁说黄河广又宽?一片芦叶渡对岸。谁说宋国路遥远?踮起脚跟在眼前。谁说黄河广又宽?河宽难容小木船。谁说宋国路遥远?一个早晨去返还。”
原文:
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注释:
⑴卫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⑵河:黄河。苇:用芦苇编的筏子。(3)杭:通“航”,“渡”之意。
⑶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一说我。
⑷曾:乃,竟。刀:通“舠(dāo)”,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⑸崇朝(zhāo):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译文:
谁说黄河水广阔呀!
一艘芦苇小筏就可以渡过,
谁说宋国很遥远?
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水广阔呀?
竟然难以容纳一条小木船。
谁说宋国很遥远?
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天语赏析:
按理说,宋襄公做了国君后,可以接回自己的母亲,但宋襄公是历史上仁义的典范,特别是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
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齐国,楚国国君相聚在一起,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齐君和楚王的不满,宋襄公又自做主张,没有经过齐国,楚国的同意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宋襄公的哥哥公子目夷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襄公不听。在到盂地前,公子目夷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
宋襄公回国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目夷劝阻他,襄公不听。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地。"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和敌人讲君子之道!只能是自取其辱,贻笑千年。
天语小诗:
为《卫风·河广》而作
你我相隔着
无形的墙
思念啊
在两端哭泣
这无法逾越的距离
这遥遥无期的守候
你用执着凝固成
河边的静默的风景
我用思念托
起千万颗繁星
在每个孤寂的
夜里
将思念轻轻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