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卫风·河广》/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647期)

天语说:

河广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宋襄公思母之作,一是宋桓公夫人思念儿子所作。《毛诗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由于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此诗作;

“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宋襄公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作诗义自止。”—【汉】郑玄《毛诗郑笺》

“子之念母,虽千乘而不顾,母之念子,从一苇而难杭。两两相望,难乎为情,正在此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赏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今天的故事发生宋国,宋襄公的母亲是卫国人,卫国遭受了狄人的攻击,在战争中仅仅只剩下几千人得以幸免,出于同情宋桓公与夫人将这些人收留并安顿下来。宋桓公夫人见到这些逃难卫国人的,宋桓公夫人想到自己的国家遭受战乱苦,心急如焚,于是请求宋桓公出兵支援卫国,但是宋桓公怎么肯,夫人再三求情都没有得到允许。最后宋桓公以夫人讨论国事的罪名把她休了,并送回卫国。

回到卫国的宋桓公夫人一心帮助家人保家卫国,最终使卫国得以恢复实力,但是被休了的宋桓公夫人却再也不能回到宋国了,她与儿子宋襄公就只能天各一方。

我们都知道宋襄公是一位非常讲仁义的国君,因为思念母亲,他想如果他直接把母亲从卫国接回宋国,那么就对不起自己的父亲,这就是不忠;但是如果一辈子都让母亲沦落在外,那他这个儿子就是不孝。所以权衡再三,于是,宋襄公想出修筑望母台的办法。

他想在宋国临近卫国的地方修建了望母台,这样一来忠孝两全,一举两得。百姓听闻宋襄公因为思念母亲想要修筑望母台,都被他的孝心感动,所以很多人前来帮忙,结果只用了五天的时间望母台就修建好了,之后每到母亲生日和自己生辰,宋襄公总是会到望母台上来遥望母亲。

宋桓公夫人生完儿子宋襄公之后,就被宋桓公所遗弃而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卫国,之后宋桓公去世,宋襄公继位,宋桓公夫人在卫国思念自己的儿子,想去宋国,但是因为自己是被遗弃的,于礼上不得再前往宋国了,所以就写了《河广》这样一首诗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谁说黄河广又宽?一片芦叶渡对岸。谁说宋国路遥远?踮起脚跟在眼前。谁说黄河广又宽?河宽难容小木船。谁说宋国路遥远?一个早晨去返还。”

《毛诗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由于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此诗作;
当然对于如今的我们,究竟是谁所做已无法考证,从诗中,我们看到这是诗人难言之隐、家乡易达、欲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和惆怅。

原文:

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注释

⑴卫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河:黄河。苇:用芦苇编的筏子。(3)杭:通“航”,“渡”之意。

⑶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一说我。

⑷曾:乃,竟。刀:通“舠(dāo)”,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⑸崇朝(zhāo):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译文:

谁说黄河水广阔呀!

一艘芦苇小筏就可以渡过,

谁说宋国很遥远?

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水广阔呀?

竟然难以容纳一条小木船。

谁说宋国很遥远?

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思念故国的但不能如愿的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从诗中我们看到,诗人久久伫立在黄河边,眺望自己的故乡,唱出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惆怅。
首章以设问开头,自问自答。我们都知道,在卫国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诗人说:“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说黄河水广阔呀!一艘芦苇小筏就可以渡过。我们中国一直有两大河,南方是长江,北方是黄河,诗人在这里讲,其实用来夸张的手法来比喻河水狭窄,谁说黄河水广阔呀!一艘芦苇小筏就可以渡过。也就是说要横渡黄河并不是什么难事。也许诗人的心中正升腾着强烈的思乡之情,也正因如此,面对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眼中竟然也不是什么可以阻隔的障碍。于是他又唱:“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望见。强烈的思乡之情,让诗人有了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眼前的黄河,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可以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第二章诗人无奈之下又复叠地唱:“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说黄河水广阔呀?竟然难以容纳一条小木船。“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强烈的思念之情催发了诗人想像,反复的问答使我们从诗中看出了诗人的难言之隐,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宋国真的那么遥远不可到达,踮一踮脚就可以看到了,也不是因为黄河宽广不可横渡,一艘小舟不过终朝就能抵达,而是因为有更深的道义、礼节或者制度上的原因和限制,导致自己无法去到宋国。宋桓公夫人从卫国嫁到宋国,给宋桓公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襄公,但生完儿子之后,就被宋桓公所遗弃而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卫国,之后宋桓公去世,宋襄公继位,宋桓公夫人在卫国思念自己的儿子,想去宋国,但是因为自己是被遗弃的,于礼上不得再前往宋国了,两个人这样两两相望,彼此思念,却又难于超越现实,真情真意实在是非常感动人心。
全诗虽然仅仅只有八句,从诗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位游子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诗人不但运用设问与夸张的语言加以渲染,而且还以排比、迭章的形式来歌唱。通过这样反复问答的节奏,就把宋国不远、家乡易达而又思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这首诗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好像现在的顺口溜民歌一样,通俗易懂。

按理说,宋襄公做了国君后,可以接回自己的母亲,但宋襄公是历史上仁义的典范,特别是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

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齐国,楚国国君相聚在一起,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齐君和楚王的不满,宋襄公又自做主张,没有经过齐国,楚国的同意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宋襄公的哥哥公子目夷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襄公不听。在到盂地前,公子目夷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

宋襄公回国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目夷劝阻他,襄公不听。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地。"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和敌人讲君子之道!只能是自取其辱,贻笑千年。

天语小诗:

为《卫风·河广》而作

你我相隔着

无形的墙

思念啊

在两端哭泣

这无法逾越的距离

这遥遥无期的守候

你用执着凝固成

河边的静默的风景

我用思念托

起千万颗繁星

在每个孤寂的

夜里

将思念轻轻吟唱

(0)

相关推荐